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每日消息!赴美核酸要求取消,中美航班短期難增加、票價仍維持萬元以上

來源:界面新聞 時間:2023-03-13 10:10:53

當地時間3月10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宣布,美國從當日4點開始取消針對中國赴美旅客的強制性新冠病毒檢測要求。這意味著,北京時間3月11日凌晨4點后,國內搭乘直飛航班赴美的旅客,不再需要提交新冠陰性證明或康復證明。

自今年1月8日起,我國正式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實行近三年的“五個一”、入境集中隔離等國際客運航班管控措施也悉數取消。限制放開后,中外航司紛紛宣布恢復或增加國際及地區航班。


(相關資料圖)

從恢復進度來看,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地區的航班恢復速度最快;日本、韓國等東北亞國家及歐洲國家次之,而美國、加拿大航班恢復進程最為緩慢。其中,中美航班仍和“乙類乙管”前的航班量保持一致,沒有任何新增。

過去三年時間,受新冠疫情影響,中美航班大范圍削減。2020年1月底,由于中國疫情較為嚴重,美聯航、達美航空、美國航空等先后暫停了中美航線運營。國內航空公司在民航局“五個一”政策限制下,只保留少量中美航班的運營。

隨著疫情緩解,中美雙方為復航做出政策調整。2020年6月16日之后,中美航班由每周4班擴容至每周8班;8月中旬中美航班繼續增加,在此前基礎上翻番,達到每周16班;而在當年的11月中旬,中美航班量再度提升,從每周16班增加至每周20班。

承運航司方面,美國共有美聯航、達美航空、美國航空三家航司執飛;中國由國航、東航、南航、廈航等航司執飛。從班期密度來看,截止目前,中美直飛航班大多為每周1班、部分達到每周2-5班,天天班尚無。但在2019年,僅達美航空一家在中國運營的航班就達到每天6班。

疫情以來,中美直飛航班的增減一直遵循對等原則,在對等原則下兩國航空公司的航班數量保持一致。未來中美航班能否突破瓶頸、實現量的增加,還要視雙方航權談判情況而定。

目前出入境限制大幅度放寬,中國赴美旅客強制性核酸要求也已取消,旅客出行需求相比之前更加旺盛。 攜程數據顯示,2月10日至3月9日,內地游客赴美的商旅訂單量環比前一個月增長超過70%,酒店預訂量增長超過10%。美國宣布對中國赴美旅客取消強制核酸后,美國簽證搜索量環比前一日增長超1倍。

但是供給端,中美航班短期內增班無望,且時常面臨航班取消的不確定性。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本周東航、廈航、南航等航司在向美國交通運輸部提交最新航班計劃時,撤回了原本的增班計劃;2月下旬,美聯航針對10月底前不會新增直飛中國航班一事也做出回應,“美國和中國大陸之間的航班繼續受到美國交通部的管轄,該命令限制了中美之間的航班量”。

運力供給受限的背景下,中美航班萬元票價仍是常態。

在去哪兒平臺上,3月底至4月,北京、廈門、廣州、深圳飛往洛杉磯,上海飛往舊金山、底特律、西雅圖、達拉斯、紐約,廣州飛往紐約的直飛機票在售,含稅價格在8000-12000元之間,返程價格在10000元以上,部分航班甚至高達20000元。

此前,界面新聞通過攜程了解到,疫情高峰期(2020年-2021年)中國飛往美國經濟艙均價達到11186元,2019年經濟艙均價只需5029元,漲幅達到122%。

回國票價更加高昂,疫情高峰期(2020年-2021年)美國飛往中國經濟艙均價為13949元,比去程均價高了2000元左右,而2019年美國飛往中國經濟艙均價僅為4289元,疫情后的價格翻了2倍以上。

今年1月8日起,中國民航局已開始受理中外航空公司復航申請,其中包括中美航空公司恢復運營中美航線的申請。

民航局運輸司司長梁楠表示,民航局正在按照程序抓緊做好審批工作,歡迎中美航空公司依照協定和市場需求運營兩國間航班。在航班恢復過程中,民航局也會加強與美國民航主管部門溝通,推進中美之間航班順利復航。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