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世界熱議:大連新機場:全球最大的海上機場

來源:民航之翼 時間:2023-03-17 10:58:35

隨著疫情的逐漸消散,民航業加快恢復,民航機場的建設也在快馬加鞭。


(相關資料圖)

根據《“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新建擴建140個機場,預計到2025年,民用運輸機場數量達到270個以上。

在此期間,新建遷建的大型機場主要有:

成都天府機場,已經建成投運。

青島膠東機場,已經建成投運。

呼和浩特新機場,正在加緊建設。

廈門翔安機場,正在建設。

還有三個大型機場,其中:

新建廣州新機場

遷建大連新機場

遷建三亞新機場

從全球來看,日本大阪的關西機場是最早進行填海造陸的機場。

日本大阪關西機場于1987年動工興建,于1994年9月22日正式投入使用。經過5年的填海工程,用了1.8億立方米的土方,在原先水深達17至18米的大海里填出了5.11平方千米的機場用地。

我國香港國際機場于1993年開建,1998年7月6日正式建成通航。

由于香港機場位于赤鱲角,有時也稱之為香港赤鱲角機場,其處于香港西部海域位置,起初該島嶼面積十分狹小,后來經過人工填海之后,才達到12.48平方公里的面積,目前已填海造陸6.5平方公里。

不過,這些填海面積在基建狂魔看來都不算回事。

廈門、大連、三亞這三個海邊城市,都涉及到填海造地,其中:

廈門翔安新機場總填海造地面積約15.6平方公里。

大連新機場填海面積20.87平方公里。

三亞新機場也將大量填海,可能面積更大,但具體方案還未對外公布。

其實,大連、三亞這兩座城市的新機場工程,地方早就有意向,但因為環評的問題,一直遲遲沒有獲得通過,甚至還被有關部門處罰過。

不過,最近隨著《大連新機場總體規劃》終審會的召開,大連新機場的建設也即將啟動。

大連新機場填海面積20.87平方公里,約是日本關西機場的4倍。

大連新機場項目于2002年啟動,已完成選址、概念規劃、預可行性研究等階段的工作,并于2022年10月取得立項批復,預計2023年開工建設。

項目選址金州灣東部海域,是國內首個采用離岸式“人工島”建設的機場,“人工島”長6.2公里、寬3.5公里,離岸最近距離3公里。

據了解,大連新機場采用水上回填形成人工島作為機場用地,填海面積20.87平方公里,形成陸域面積20.29平方公里,形成方式多樣,目前已完成14.8平方公里。

大連新機場位于金州灣東部海域,將按照4E/4F標準,總體規劃建設4條跑道、航站樓90萬平方米。

本期目標年為2030年,航站樓55萬平方米,總機位數198個,設有遠距平行跑道2條,長度分別是3600米和3400米,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300萬人次、貨郵55萬噸、航班起降33萬架次需求。

遠期目標年為2050年,航站樓面積90萬平方米,擴建2條3000米跑道,總機位數299個,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100萬噸、航班起降55萬架次需求。

大連新機場建成后,將是全球最大填海機場。

屆時,集旅游觀光加出行一體的一個新型大型機場將橫空出世。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