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酒店市場景氣調查報告

來源:CHAT資訊 時間:2023-07-28 11:14:58

據文化和旅游部官網于7月13日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游數據情況》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游總人次23.84億,同比增長63.9%;國內旅游收入(旅游總花費)達2.3萬億元,同比增長63.9%。而細化到季度來看,2023年第二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次為11.68億,較第一季度的12.16億略有下滑。與此同時,第三季度中國酒店市場綜合景氣指數也較上一季度存在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仍達到歷史次高點。

本文就報告《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酒店市場景氣調查報告》內容整理五大看點,本文僅節選自報告部分內容

此次調查涵蓋的結論旨在協助酒店業同仁充分了解行業動態,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更快實現常態化健康運營。本次報告匯總了此專項調查的研究成果,共收到來自全國3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601份有效問卷。在此誠摯感謝各參與者的行業見解分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次調查中,酒店市場業績前景預測部分所呈現的景氣指數反映了市場對整體業績表現的期望值。該指數范圍從-150至+150,“-150”表示市場對預期業績表現非常悲觀,“0”表示業績預期持中立態度,“+150”則表示市場的預期值十分樂觀。

隨著國內疫情管控政策的全面放開,消費端的強勁需求釋放出積極信號,文旅市場回彈迅速。整體來看,對于第三季度的實際業績表現,市場對于住宿率、平均房價和總收入的預期趨勢較為一致,均呈現積極的預期結果。

住宿率|整體預期較為積極

本次調查中,住宿率的平均景氣指數為77,其中約有八成受訪者認為市場住宿率將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有15%受訪者認為住宿率與去年同期持平,另有5%的從業者認為住宿率將不及去年同期水平。該結果表明市場整體對住宿率有積極預期,但仍有部分從業者仍持有相對審慎的態度。

平均房價|市場反應喜憂參半

相比之下,受訪者對于市場平均房價的預期相對保守,平均房價的景氣指數為65,低于綜合景氣指數。超七成受訪者認為平均房價有望超越去年同期水平。另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呈持平或下降的市場預期:其中17%的受訪者預期房價水平將與同期持平,8%的受訪者預期房價水平將同比下降。

總收入|市場信心較上一季度有所回升

受訪者對于總收入的預期整體較為積極。有八成受訪者認為酒店市場有望實現超越去年同期水平的總收入,約二成的受訪者對于總收入的表現持持平或負面預期。

縱觀全國市場,2023年第三季度各區域的酒店景氣指數普遍較第二季度有所回落。其中,華北地區的增幅顯著,以92的景氣指數引領各區域市場,主要得益于北京旅游熱度的明顯上升;同時,上一季度呈疲軟態勢的海南逆勢上升,景氣指數上升至85;華中/華南、西南和華東地區景氣指數則下滑明顯,整體市場預期較為謹慎。

北京|景氣指數 100

第三季度正值國內疫情全面放開的首個暑期,文旅市場的強勁復蘇為積極的市場預期提供了基礎。作為全國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北京的行業從業者對酒店住宿率和總收入的市場預期持十分樂觀的態度。根據第二季度受訪者的實際住宿率顯示,北京市受訪者酒店住宿率達到77%。多家旅游平臺發布的數據也印證了火熱的文旅市場預期——根據攜程發布的《2023暑期預訂趨勢洞察報告》,北京位列2023年暑期熱門目的地榜首;去哪兒大數據也顯示,截至7月3日,景區預定量較2019年增長4.5倍,市場業績喜人。

三亞|景氣指數 91

三亞市場景氣指數相比上一季度提升9個指數點,是一線酒店市場中唯一一個景氣指數有所上升的城市,其住宿率景氣指數達到109,收入指數則升至100。繼「五一」旅游市場的現象級火爆景象之后,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來臨,三亞作為國內唯一的熱帶海濱旅游度假目的地,其行業從業者對未來短期內酒店市場的預期仍延續積極態度。

上海|景氣指數 88

深圳|景氣指數 79

廣州|景氣指數 70

上海綜合景氣指數為88,較上一季度下降了10個指數點,其中市場對于第三季度的住宿率和收入的市場預期下滑明顯,住宿率指數由上一季度的106下降至93,收入指數則下降了11個指數點,說明從業者對于住宿率和收入秉持謹慎保守的預期。

相比之下,廣深兩地在本季度展現出相對謹慎的市場預期,綜合景氣指數相較上一季度均回落24個指數點,是一線城市中下降最為顯著的兩座城市。從業者對住宿率和房價表現的市場預期均持有謹慎態度。

青島|景氣指數 93

作為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濱海旅游城市,青島第三季度傳統的暑期旅游旺季為從業者提供了十分樂觀的市場預期,且受訪者對平均房價抱有更加積極的預期,平均房價指數達到100。

杭州|景氣指數 58

南京|景氣指數 64

蘇州|景氣指數 55

杭州的酒店市場景氣指數較第二季度下降了35個指數點,排名跌至重點二線城市倒數第三位。近期,為籌備亞運會,杭州酒店市場面臨著多家酒店集中入市的境況,市場普遍對「競爭市場新酒店供給」因素較為敏感,該因素景氣指數為-66,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從業者對酒店市場的綜合預期。

同為長三角經濟圈的重要二線城市,南京及蘇州三城均未延續上一季度的增長態勢,本季度綜合景氣指數下滑明顯,下降指數點均超過20,受訪者對第三季度的收入預期保持謹慎的態度。從各類市場需求來看,受訪酒店對商務與會議市場需求展現出相對消極的預期。

隨著防疫政策的全面放開,國內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城市活力逐漸復蘇。進入到第三季度,受訪者對各類客源市場的復蘇情況更加清晰的認知。國內民眾被壓抑的出游熱情終于在2023年迎來釋放,但受經濟下行的影響,民眾從「報復性旅游」逐漸回歸理性,國內商務或旅游住宿消費也受到影響,第三季度較第二季度的景氣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但總體上仍較為樂觀。其中,國內旅游散客仍位列各需求市場恢復預期首位,環比下降幅度最低。

與此同時,自第一季度我國出入境政策全面放開的半年以來,國際旅游和國際商務需求均出現一定增長。然而,國際旅游和商務會議仍然受到較為復雜的國際形勢影響,受訪者對各類國際旅游需求和國際商務需求的消極情緒不減反增,市場預期環比下降均達到近20個指數點,其中國際旅游散客和團隊景氣指數均為負值。約四成受訪者認為第三季度國際商務和各類國際旅游需求并不樂觀。

從受訪者對各項宏觀因素影響的預期數據中,有三分之二的宏觀因素較上一季度而言有所下降,其中「中央政府政策」和「當地經濟增長趨勢」兩項因素景氣指數下降明顯,說明受訪者對于政策制定和經濟增長所能誘導的住宿需求信心表現相對不足。

同時,延續第二季度的趨勢,「當地旅游發展趨勢」這一宏觀影響因素依舊位列榜首,約76%的從業者認為其將對第三季度國內酒店市場業績產生較好甚至非常突出的積極推動作用。

對比酒店同期實際經營業績水平時,大部分酒店受訪者表示2023年第二季度的實際經營情況遠超2022年同期水平,主要歸功于住宿率、客房收入和餐廳收入的大幅提升。綜合來看,整體市場第二季度平均客房住宿率達64%,較第一季度(46%)明顯提升;平均房價由第一季度的529元提高至第二季度的699元。

在各區域中,享有稀缺性海濱資源和高端住宿產品的海南在第二季度位居業績榜首,酒店市場平均房價達到922元,環比增長109.7%;每可售房收益率達到564,環比提升182.7%,遙遙領先其他區域市場。華北地區在第二季度的酒店市場業績提升明顯,位列各區域第二,其中該區域住宿率較上一季度提升21%,達到69%,實現了持續領跑;每可售房收益達到522,較上一季度提升105.9%。

在國內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開的利好下,中國酒店市場借由第一季度的社會消費需求回彈,迎來了第二季度的火爆,國內酒店從業者信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復。對于2023年第三季度,其作為疫后的首個完全放開的暑期長假,市場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繁榮景象,但綜合景氣指數的回落也暗示著市場對于商務需求和旅游消費后續增長動力的信心不足。與此同時,仍然復雜的國際局勢、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以及有待進一步釋放的國民消費潛力,也持續且深刻地影響著酒店行業發展和從業者信心。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