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羅山公安局:深化社區警務建設 繪就基層治理的“平安底色”

來源:中華網河南 時間:2023-08-06 11:11:31

今年以來,羅山縣公安局按照市局黨委關于“雙爭”工作的部署,把社區警務工作置于基礎性、支撐性、先導性位置來抓,做實“上下聯動、內外協同、點面結合”三篇文章,致力實現“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的工作目標,持續繪就基層治理的“平安底色”。

?羅山公安局:深化社區警務建設 繪就基層治理的“平安底色”

堅持上下聯動齊發力

對上,充分調動黨政資源,推動“雙爭”工作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定期向黨委政府作出專題匯報,征得重視和支持。縣政府撥付專項工作經費,進一步強化了社區警務的基礎保障。推動各鄉鎮(街道辦)通過黨政聯席會形式研究部署“雙爭”活動,積極推動社區警務和基層治理具體工作舉措深度融合。

對下,強化組織領導,確保“雙爭”工作規范有序開展。建立專班實體運行,出臺了專項工作方案,建立了一整套培訓、考核、督導工作機制,畫出“路線圖”,排出“工期表”,實現“雙爭”活動的落地開花、生根結果。

?羅山公安局:深化社區警務建設 繪就基層治理的“平安底色”

堅持內外協同融資源

對內,充實社區警務的骨干力量。從局機關選調13名優秀黨員民警下沉派出所擔任社區民警。目前,全局共有社區民警89人,社區輔警262人,專職從事社區警務工作,實現了基層社會治理的“警力全覆蓋”。

對外,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社區警務。組建了89個以社區民警為核心,社區網格員、志愿者、物業、快遞員、保安員等群防群治及社會力量組成的“社區警務團隊”。推廣網格化管理和社區警務“1+1+N”模式,即“1”名社區民警,“1”名專職輔警,“N”名警務助理、治安信息員、轄區網格員,建立起“民警包片、輔警包村、網格員包點”的三級管理模式,將社區警務的觸角延伸到轄區群眾的家門口。

?羅山公安局:深化社區警務建設 繪就基層治理的“平安底色”

堅持點面結合提質效

在點上,鼓勵基層首創,探索切實轄區實際的社區警務新路徑。寶城派出所社區民警總結出來“四步四心”工作法;麗水派出所探索出“訪、講、巡、管、調、服”六字工作法;竹竿派出所邀請在職法官、檢察官、律師擔任“法律顧問”,打造“法律顧問進家門”工作法。廣泛推廣上述切合轄區實際的社區警務工作模式,為推動全縣“雙爭”活動走深走實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11名社區民警、2名社區輔警在第一季度“雙爭”考評時被評為全市優秀社區民輔警。

?羅山公安局:深化社區警務建設 繪就基層治理的“平安底色”

在面上,做實社區“小警務”,促進轄區“大平安”。社區民輔警通過走訪摸排、巡邏防范、宣傳引導、預警勸阻等工作,深入開展群訪群治、聯防聯治,轄區可防性案件發案率持續降低。今年以來,全縣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7%、治安案件立案同比下降31%,排查化解各類糾紛830余起,有效避免了各類惡性案事件的發生,有力維護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持續提高了群眾安全感。社區民輔警走門入戶,通過“警調對接”化解陳年糾紛、救助交通事故群眾、破獲群眾身邊盜竊小案,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被群眾自發拍攝抖音視頻廣泛傳播,獲得群眾自發贈送的錦旗23面,和諧了警民關系,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抓基層、打基礎既是社區民警的主責主業,更是公安機關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固本之舉。下一步,羅山縣公安局將不斷優化社區警務工作經驗,扎實推進“主防式”派出所建設,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郝昱瑋 彭瑩瑩 張保華)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