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央行前瞻降準0.25個百分點 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空間進一步打開

來源:中國網財經 時間:2023-09-15 09:26:16


(相關資料圖)

中國網財經9月14日訊(記者 藺壯壯) 今日,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人民銀行決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

在連出降息、優化房地產金融政策等大招后,央行年內二度降準,篤定不移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回升向好。多位專家表示,此次降準處于經濟回升接力的關鍵時刻,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過5000億元,“真金白銀”注入實惠,有效激勵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的資金投入,增強了金融支持擴大內需的后勁,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好金融資源的先期帶動作用,宏觀指標將呈現更多積極變化,經濟穩步回升的可持續性進一步提升。

銀行體系流動性延續合理充裕

今年以來,在內外部多重挑戰下,人民銀行穩好、穩住了流動性總量。除了精準到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持續加量續作MLF、推動落實再貸款工具外,9月14日再度宣布降準0.25個百分點,在大招疊出、信心回暖的黃金點位上,繼續順勢而為,有效緩解流動性擾動影響。央行踐行了“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承諾。

對于此次降準時機的選擇,專家表示,9月中旬流動性面臨地方債發行、稅期高峰、監管考核等因素影響明顯加大。地方債發行已在提速,繼8月發行1.2萬億元后,9月還將發行超過1萬億元,金融機構認購繳款抽離大量流動性。每月15日前后也通常是繳稅高峰,流動性壓力會階段性增大。9月還是季末月份,流動性指標等監管考核也會使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上升。多因素疊加后,市場短期資金供求變動加大,央行在統籌權衡好中長期流動性供給的同時,選擇流動性需求最為亟需的時點,及時出招,呵護市場。

此前已有不少市場分析認為中長期流動性出現短缺,采取降準等手段對沖近期流動性擾動因素是一種合適選擇,此次降準并非意料之外。專家指出,此次降準步長仍為0.25個百分點,不包括已經適用5%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釋放了超過5000億元的中長期流動性,總量適度,既能緩解短期流動性需求,又可在未來一段時期,持續補充信貸增長、現金投放、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補繳等中長期流動性需求,體現了央行精準適度為銀行補血,精心呵護市場流動性的積極信號。降準后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保持基本穩定,沒有大水漫灌。今年兩次降息、兩次降準的政策效果還將脈沖式持續釋放,央行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的信心、決心和能力進一步得到體現。

融資成本有望保持穩中有降態勢

此次降準之前,央行今年以來已降準一次,降息兩次,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明顯。央行數據顯示,1-8月企業貸款利率已降至有統計以來歷史低位,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同比也大幅下降0.95個百分點。

專家指出,要看到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凈息差較2019年已明顯收窄。央行再度降準,可以不斷優化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降低銀行負債端資金成本,進一步打開資產端貸款利率下行空間,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金融向實體讓利的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穩投資穩就業力度加大。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空間進一步打開。

另外,受繳稅、發債繳款等多重因素影響,近一段時間貨幣市場7天逆回購利率DR007總體在略高于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水平運行,且與隔夜利率利差收窄。央行此次降準,及時優化了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起到了維護貨幣市場利率基本穩定的作用。DR007將繼續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平穩運行。

責任編輯:

標簽: 流動性 金融機構 利率 市場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