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法治與“數智”碰撞 智慧與實干融合

來源:法治日報 時間:2023-10-10 13:39:15

這里有硬核科技的炫酷云集,AI系統機器人、e聯智捷法庭等政法裝備產品琳瑯滿目,讓人過足“科技癮”。


(資料圖片)

這里有“智慧火花”的碰撞,參觀人員三五成群湊在一起邊聽產品介紹,邊進行“政法+數據”交流討論。

這里有創新與實踐的探索結合,來自山東省政法機關的受邀嘉賓分享因地制宜的科技創新妙招。

讓法治與“數智”碰撞,讓智慧與實干融合。9月27日至28日,由法制日報社、北京安全防范行業協會聯合主辦,法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法安網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浪潮集團、新華三集團、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協辦,濟南市委政法委支持的政法智能化建設技術裝備及成果展山東巡展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邀請山東省委政法委、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以及濟南、青島、淄博、濟寧、泰安、聊城、菏澤等地政法機關圍繞“政法智能化建設與數字法治”實踐應用搭建展區、分享經驗,50余家科技企業攜最前沿政法裝備產品踴躍參展。

智慧內核驅動“數字政法”轉型升級

“我是一名書記員,最關注智慧法庭系統,思考怎樣能方便電子卷宗制作,讓審判‘提檔加速’。”9月27日上午展會剛剛開始,來自商河縣人民法院的樸雯琪就在各展區里開始了尋找。

在浪潮集團展區,樸雯琪找到了“答案”——集團開發的智慧法庭系統能為法官、書記員、當事人提供庭審智能輔助,可以在本地開庭、互聯網開庭等多場景中應用。

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區內,幾位來自煙臺市司法局的參觀人員認真聽取行政執法和監督平臺介紹。“我們這次來有兩個目的,一是了解與行政執法監督系統相關的平臺建設,二是學習兄弟單位的先進做法,以改進自己的工作。”一名參觀人員說。

創新從小處著手,更要從大處著眼。近年來,山東省委政法委高度重視“數字法治”建設,通過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建設實現案件辦理“一網通辦”,通過網格化智能平臺和“一站式”矛調平臺建設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為政法工作現代化山東實踐提供有力支撐和強大動能。

如今,“數字政法”的轉型在齊魯大地提速進行。在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展區展出的一套從立案、審判、執行到送達的全流程智慧法院應用系統,標志著山東智慧法院建設邁上新臺階,實現全時空服務群眾訴訟、全流程服務法官辦案。在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展區,集遠程指揮、遠程技術協助、辦案組織管理、快檢設備管理等實戰功能于一體的公益訴訟指揮中心系統獲得參觀檢察官點贊。

“網上公安政務服務系統將310余項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打包上網’,比如這套公安電子證明開具系統就可以實現臨時身份證明、無犯罪記錄證明等常用證明的自動打印。”在山東省公安廳展區,省公安廳辦公室民警周昂向參觀者介紹著“24小時不打烊”的公安網上服務。山東省司法廳展區內,幾名參觀者對全省監獄智能視頻分析應用平臺的即將上線充滿期待,希望通過這一平臺推動智慧監獄建設。

只有提高政法智慧化水平,才能讓群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展會上,多款便民服務產品讓大家眼前一亮。“互聯網無人律所整合律師資源,能在6秒內作出服務響應、匹配專業對口律師。”在無錫中鎧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展區,公司執行總裁鄭晨耐心講解互聯網無人律所的主要功能。北京華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展區工作人員徐穎忙著給參觀人員發放宣傳彩頁,“我們的‘萬象’法律大語言模型,以通用大語言模型為基礎,能為法律行業業務場景提供全面知識服務”。中國移動展區內的“智慧法務一站式能力平臺”則通過合同智能起草、審查、比對等,助力實現合同管理的標準化、智能化、可視化,賦能企業合規管理建設。

“創新+科技”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質效

“社區周圍廣場舞噪聲擾民,周圍群眾反映強烈,我作為網格員應該怎么辦?”濟南市舜華路街道豐奧社區網格員劉靜來到新華三集團展區,在“百業靈犀”平臺展示頁上點選了這個問題。

“首先要充分了解情況,你需要扮演一個協調者的角色,組織雙方坐下來尋找解決方案并制定執行規則……”AI助手“小智”立刻給出最優建議。“如果建議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做到‘量身定制’,就更有借鑒意義。”劉靜說。

以信息化為支撐,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山東各級政法機關因地制宜,不斷探索科技賦能的有效路徑。在淄博政法展區,《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智慧淄博燒烤服務”小程序內嵌入了網格化智能工作平臺,暢通群眾訴求反饋渠道,共辦結涉燒烤店鋪等網格事件9755件。濟寧政法展區的魚臺縣“魚快辦”為民服務平臺整合12345熱線、網絡問政等平臺工作職能,實現各類矛盾糾紛閉環處置。菏澤政法展區內的單縣“百姓管家”平臺整合政法綜治、應急管理、綜合執法等部門資源,做到“百姓吹哨、干部報到,企業吹哨、部門報到”。

如何提升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也考驗著基層治理的智慧。記者發現,中國電信展區內的基層治理平臺面向群眾、工作人員及領導提供移動端,不僅能分角色定制版本,還能通過積分獎勵提升居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營造基層治理生態圈。

“應用為王”尋找科技與實踐最佳結合點

在濟南政法展區,濟南市司法局的一輛社區矯正移動執法車引來眾多參觀人員駐足。“車內配有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對一些行動不便的社區矯正對象可以上門辦理入矯手續、開展判前調查。”濟南市司法局工作人員韓衍章介紹說。

“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是提高社會治安防控水平的重要舉措,青島的做法開闊了我們的工作思路,很有啟發。”濟寧市公安局民警高晗在青島政法展區內參觀了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經驗后說出了自己的感受。目前,青島市已經建成智慧安防小區6705個、智慧安防村莊811個,全市創建“零發案”小區6295個。

在火熱的基層實踐中,科技創新與政法工作深度融合。泰安政法展區對涉案財物管理系統進行了重點展示,該系統整合市縣政法機關涉案財物管理場所,年均避免財物價值貶損3000余萬元。聊城政法展區內的政法指揮調度平臺通過網格管理、數據歸集、智能管控、部門協同等方式,構建了一套指揮調度體系,實現“運算智能化、交辦一體化、處置協同化”。

“參加這次展會我們既展示了自己的亮點工作,又學習了兄弟單位的做法,開了眼界、長了見識。”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展區負責講解的工作人員劉田田利用講解間隙,到臨近展區參觀學習。“濟南中院展區對‘智慧執行跨部門查控平臺’和‘智慧訴訟服務平臺’進行了展示,體現我們在科技助力審判執行高質量發展中的努力。”劉田田介紹說。

在濟寧政法展區,“1+4+10+N”為基本建設框架的信息平臺格外引人注目。“‘1’即建設省數字法治綜合應用濟寧分門戶和數字法治一體化平臺;‘4’分別是‘和為貴’平安濟寧指數、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應用、全市執法司法監督平臺、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集成應用;‘10’分別是社會治理統一地址庫、多網融合網格化社會治理平臺等10個標志性應用。”濟寧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姜元峰介紹說。

“以創新驅動發展,山東公安全面推進新時代技防管理高質量發展,打造社會治理高質量發展‘平安細胞’,目前全省智慧安防小區和技防村覆蓋率達100%,群眾安全感和對公安工作滿意度分別高達96.71%、98.21%。”在山東省公安廳展區,省公安廳科技安全中心主任宋立峰告訴記者。

作為政法智能化建設技術裝備及成果展配套活動,本次展會以“數字法治與山東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設置“山東省數字法治系統建設優秀成果展示區”,展現全省智慧法院、智慧檢務、智慧警務、智慧司法、智慧治理創新案例,展現山東數字強省建設發展成果。展會還組織參展嘉賓到山東智慧公安聯合創新中心、濟南市數字法治創新中心現場觀摩,感受科技與政法工作的深度融合。

責任編輯:

標簽: 展區 智慧 平臺 山東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