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焦點熱文:(身邊的變化)“網紅局長”湯化雨的戰國趙北長城情結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4-07-14 21:00:51
中新網包頭7月14日電 題:“網紅局長”湯化雨的戰國趙北長城情結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看著蜿蜒曲折的戰國趙北長城遺址,湯化雨的聲音本能地提高了八度,他似乎一下子回到了社交媒體上的直播狀態。

圖為戰國趙北長城遺址?! ≈行戮W記者  李愛平 攝

7月14日上午,他指著掩映在綠色中的一處戰國趙北長城遺址說:“每次在這里錄制短視頻或直播時,內心里就會涌動出別樣的情緒。”

湯化雨是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拐區政協副主席兼文體旅游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他口中所說的戰國趙北長城遺址位于石拐區境內,在當地人眼中,正是依靠湯化雨的傳播,石拐區的這處長城遺址才漸次為外界所熟知。

圖為戰國趙北長城遺址?!  ≈行戮W記者  李愛平 攝

湯化雨介紹,該段長城遺址筑于戰國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拓地九原(今包頭市)后,約在公元前300年或稍后。起于今河北省蔚縣,向西經尚義縣南進入內蒙古興和縣,又經烏蘭察布市北到卓資縣沿大青山南麓西行,至包頭市東河區莎木佳鎮廟溝轉入石拐區。

“這段長城遺址最大的特點是墻體就地取材,多系土筑,個別石筑。”湯化雨告訴記者,公元前333年趙為防魏在其南境(今河北省臨漳縣、磁縣一帶)筑長城,故稱此段長城為戰國趙北長城,蜿蜒至包頭石拐的這段長城亦沿用趙北長城說法。

“戰國趙北長城石拐區段或修建于低谷或逶迤半山坡上,分成數段,總體走向依然清晰可見,大致呈東南——西北走向,蔚為壯觀。”站在這段長城遺址上,湯化雨介紹說,石拐區段克爾瑪溝中1740米的戰國趙北長城以及五當召鎮的后壩障城目前保存完好,是戰國趙北長城全線保存最好的長城遺跡,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范文瀾、呂振羽等人曾訪問過該段長城。

對于這段長城遺址的傳播,湯化雨認為“社交媒體幫了大忙”。2022年以來,他在對外宣介當地的文旅特色時,主動走到前臺,拍起了“陌生”的宣傳視頻,還搞起了直播。

“一開始還有點不自然,但經過幾次熟悉,人慢慢變得松弛了,在鏡頭前也能侃侃而談了。”湯化雨透露,作為文旅局長,他趕上了那一撥流量,外界將他冠以“網紅局長”稱號。

“有了一定影響力后,就覺得光介紹戰國趙北長城遺址還不夠,還應該讓更多人提高保護長城的意識。”49歲的湯化雨認為,如何讓當地的長城遺址名聲更盛成了他的新使命。

湯化雨介紹,戰國趙北長城文化展示區項目已成功列入國家發展改革委“十四五”時期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項目庫,擬打造國家長城文化公園。

“目前在建的趙北長城文化展示區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文化旅游綜合服務中心、趙北長城主題文化廣場、長城文化墻等。”湯化雨介紹。

“倘若有必要的話,我還會繼續直播下去。”湯化雨認為,自己對這段全長約22公里的戰國趙北長城情有獨鐘,“在夢里都覺得它是一塊寶。”(完)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