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聚焦 > > 正文

歷史名園貼近市民生活!鼓勵歷史建筑引入圖書館等功能

來源:北京青年報 時間:2020-11-26 08:58:39

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昨日召開,《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提交審議,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提出,鼓勵歷史建筑結合周邊區域的功能定位,引入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和服務功能,鼓勵歷史名園采取多種開放方式,使歷史名園貼近市民生活。

保護對象

明確世界遺產、文物等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象范圍

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明確了保護對象。第十三條提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象包括:世界遺產、文物;歷史建筑和革命史跡;歷史文化街區、特色地區和地下文物埋藏區;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歷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遺產;山水格局和城址遺存;歷史街巷和傳統地名;風景名勝、歷史名園和古樹名木;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保護對象。

本市以連線、成片方式對保護對象實施整體保護,對保護對象周邊傳統風貌、空間環境的建筑高度、建筑形態、景觀視廊、生態景觀及其他相關要素實施管控。

保護區域

明確老城、三山五園地區等

重點保護區域

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明確老城、三山五園地區等重點保護區域。老城保護涵蓋明清時期北京城護城河及其遺址以內(含護城河及其遺址)區域。本市加強老城整體保護,保護下列內容為重點的歷史傳統風貌和空間格局:傳統中軸線和長安街;“凸”字形城廓;明清皇城;歷史河湖水系;歷史街巷和傳統地名;“胡同——四合院”建筑形態;平緩開闊的空間形態;景觀視廊和街道對景;傳統建筑色彩和形態特征;古樹名木和大樹。

三山五園地區保護涵蓋以北京西北郊清代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各歷史時期文化遺產,重點保護下列內容:山水相依的景觀格局;古典園林及相關遺存;歷史河湖水系及水工工程;古村落、古道和傳統地名;優秀近現代教育傳播地;革命紀念地;農業文化景觀。

三條文化帶重點保護下列內容:元、明、清時期的京杭大運河;各歷史時期的長城;西山和永定河沿線的歷史文化資源密集區;大運河、長城、西山永定河沿線的古村落、古道以及山水格局等。

保護規劃

應當包括保護范圍、保護內容

以及保護要求等

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提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體系包括北京歷史文化名城、老城、三山五園地區、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保護規劃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規劃編制部門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過程中,應當有計劃地編制保護規劃,并作為專項規劃納入相應層級的國土空間規劃。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可以與村莊規劃合并編制。

第二十五條規定,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當包括保護范圍、總體目標、保護內容、保護要求、保障措施等。

保護措施

在歷史文化街區等區域

禁止擅自拆除既有建筑等

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第三十八條規定,在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的保護范圍內,禁止從事對保護對象可能造成破壞性影響的活動,包括擅自拆除既有建筑,從事突破建筑高度、容積率等控制指標,違反建筑體量、色彩等控制要求的建設活動,在歷史建筑上刻劃、涂污等。

第三十九條提出,在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的核心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活動。但是,新建、改建、擴建必要的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按照保護規劃進行風貌恢復建設除外。

在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的核心保護范圍內進行必要的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按照保護規劃進行風貌恢復建設的,應當嚴格保護歷史格局、街巷肌理和傳統風貌。鼓勵聘用傳統工匠,盡可能采用傳統工藝和傳統材料。

在傳統村落的核心保護范圍內進行新建、改建、擴建的,不得改變歷史格局、街巷肌理和傳統風貌;建筑外立面的維修應當盡可能采用傳統工藝和傳統材料。

第四十條規定,在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的建設控制地帶內新建、改建、擴建建筑物、構筑物,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確定的建設控制要求,嚴格控制建筑物、構筑物的高度、體量、色彩、容積率等,與核心保護范圍風貌相協調。

保護利用

鼓勵歷史建筑結合周邊區域功能定位

引入文化和服務功能

關于完善相關利用措施方面,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提出促進歷史建筑和歷史名園的開放利用。第六十二條規定,“鼓勵歷史建筑結合周邊區域的功能定位,引入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和服務功能;鼓勵歷史名園采取多種開放方式,使歷史名園貼近市民生活。”

此外,完善革命史跡的保護利用,規定革命史跡的保護利用應當維護革命史跡本體安全和特有的歷史風貌。鼓勵結合重大歷史事件等,依托革命史跡組織開展紀念活動,注重發掘整理、宣傳展陳史料和英烈史跡,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精神。

本市鼓勵和支持歷史建筑、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等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象的合理利用和有序開放。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根據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需求,制定歷史建筑、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正面或者負面清單,明確鼓勵、支持或者限制、禁止的活動。

此外,鼓勵老字號原址、原貌保護,挖掘、展示傳統技藝,加強對老字號歷史環境的整體保護利用。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14 676 113@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