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等國有六大行凈利“亮眼” 2021年內平均日賺34.86億元
六家國有大行2021年“成績單”悉數亮相。3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021年,六家國有大行營收凈利均實現正增長,合計日賺更是達到了34.86億元,經營數據表現“亮眼”,曾受疫情影響資產質量普遍承壓的情況也在2021年得到改善。不過,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背景下,六家國有大行凈息差處于略微收窄狀態。
凈利“亮眼” 息差呈收窄態勢
從業績數據來看,六家國有大行營收凈利均實現正增長,凈利潤更是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合計日賺34.86億元。
工商銀行仍是“最賺錢”的國有銀行,2021年該行實現歸母凈利潤3483.38億元,同比增長10.27%;建設銀行實現歸母凈利潤3025.13億元,同比增長11.61%;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歸母凈利潤均超2000億元,分別達2411.83億元和2165.5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7%和12.28%;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75.81億元、76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89%、18.65%。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看來,六家國有大行經營與凈利潤“雙升”,凈利潤同比兩位數增長,經營數據表現“亮眼”。
近年來監管引導銀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在此背景下銀行凈息差也處于略微收窄狀態。2021年六家國有大行的凈息差仍保持一定的下滑,從凈息差(即“凈利息收益率”)由高到低依次來看,郵儲銀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36%,同比下降6個基點;建設銀行凈利息收益率也同樣減少了6個基點,為2.13%;農業銀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12%,較上年同期下降8個基點;工商銀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11%,同比減少4個基點;中國銀行凈息差下降10個基點,達1.75%;交通銀行凈利息收益率則微降1個基點,達1.56%。
周茂華預計,后續銀行凈息差整體仍有小幅下降空間。一方面,國內經濟內需恢復進度不夠理想,部分企業經營壓力依然不小,需要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合理讓利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央行協同多部門繼續維護存款市場正常秩序,總量與結構工具協同配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中小企業多渠道融資等,維護存款負債成本基本穩定。
不良率齊降 撥備持續增厚
2020年受疫情影響,銀行業資產質量曾普遍承壓,六家國有大行不良貸款率均有所抬升,但在2021年這一情況則有所改善。
從2021年年報數據來看,截至2021年末,交通銀行仍為六家國有大行中不良貸款率最高的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8%,較上年末下降0.19個百分點;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14個百分點,達1.43%;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均為1.42%,分別較上年末減少0.14個百分點和0.16個百分點;中國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3%,比上年末下降0.13個百分點;郵儲銀行不良率仍維持六家國有大行最低位,達0.82%,較上年末減少0.06個百分點。
為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六家國有大行持續增厚撥備。截至2021年末,郵儲銀行撥備覆蓋率仍維持在六家國有大行最高位,撥備覆蓋率為418.61%,較上年末增長10.55個百分點;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撥備覆蓋率均超過200%,分別為299.73%、239.96%和205.84%,較上年末分別上漲33.53個百分點、26.37個百分點和25.16個百分點;中國銀行撥備覆蓋率則增長9.21個百分點至187.05%;交通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66.5%,較上年末上升22.63個百分點。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認為,從資產質量來看,2021年六家國有大行不良率均出現下降,撥備覆蓋率維持高位,主要得益于國內經濟穩步恢復,企業經營狀況整體改善,利好銀行資產質量與盈利表現。不過需要關注的是,當前經濟發展預期依舊不明朗,銀行亦需要通過增厚撥備的方式來提升風險抵御能力。
“當前一些階段性、局部性的風險壓力相對突出。比如一些房地產企業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資金鏈趨緊;個別地區地方政府債務面臨到期集中還款的壓力;產業鏈中下游部分弱勢企業以及傳統的能源企業面臨產業升級以及綠色轉型的困難;一些對外依存度較高的進出口企業面臨疫情和地緣政治等外部不確定性。”中國銀行風險總監劉堅東在該行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對于影響銀行資產質量的潛在風險點,2022年中國銀行將繼續把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有機結合起來,特別是繼續加強對各類風險的主動防控和重點領域的風險識別和管控。
聚焦數字、綠色、普惠轉型
轉型已成為當前銀行業離不開的話題,秉承與實體經濟同頻共振、共同發展的宗旨,六家國有大行均已聚焦“互聯網+體系建設”,持續加大數字領域、綠色低碳、普惠金融業務的轉型力度,塑造綜合化、輕型化、數字化的新金融形象。
國有大行正在提速數字化轉型,例如近三年來郵儲銀行科技投入累計超過27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3%以上;交通銀行2021年金融科技投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
走好綜合化路線圖是銀行業務發展戰略性目標之一,也是推動銀行轉型成為“全能銀行”“金融超市”的重要途徑,除了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外,創新普惠金融服務,提升鄉村財富金融服務覆蓋面也成為六家國有大行發力的目標。例如2021年工商銀行推出的工銀“興農通”品牌,拓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廣度和深度,普惠貸款全年增長超過50%。
在綠色金融進入規?;⒍嘣l展的當下,也有多家銀行高管透露了未來綠色金融轉型的發展路線圖。劉堅東透露,未來中國銀行將繼續完善頂層設計,加大綠色金融政策支持,完善激勵配套措施,持續提升綠色金融業績表現和創新能力。農業銀行也表示,將健全綠色金融工作機制,推動多元化綠色金融產品創新。
當前,銀行轉型已經進入深水期,業界更加聚焦多項前沿技術的整合應用,力求使銀行前中后臺一體化發展。零壹智庫分析師李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我國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態勢,銀行應當更注重可持續發展,譬如在綠色金融領域,加強節能環保、專精特色的綠色信貸投放;在普惠金融方面,加大對下沉市場農村縣域地區的扶持力度,尋求跨越式增長的突破口。
“整體來看,綠色金融、科技金融以及農村金融均屬于數字普惠金融的組成部分,這些領域的金融需求尚未完全覆蓋。”李薇進一步指出,展望未來,銀行更應加強與外部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在獲客活客、線上平臺運營、生態治理、智能風控等方面,進一步提質增效,優化完善消費端與產業端的場景布局,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生態體。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 李海顏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 []銀行業績報喜 2021年江蘇銀行歸母凈利增長超30%
- []萬科非開發業務高速發展 去年實現合同銷售額6277.8億元
- []證監會核準中海油A股IPO 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26億股
- []外資入場A股盤中高開高走 全日成交額達9600億元
- []動真格了,“高教洼地”們出路在哪?
- []央行持續凈投放!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寬松|債市縱覽
- []美國計劃未來數月內每天釋放100萬桶石油儲備
- []新北洋聚焦智能物流,讓大件分揀更有效率
- []年報速遞|中梁控股去年收入約761億元,共獲取85個新項目
-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較周二紐約尾盤漲157個基點
- []年報速遞|金融街去年營收241.55億,歸屬股東凈利約16億
- []年報速遞|新城控股去年營收1682.3億,同比增15.64%
- []三大航2021年仍未擺脫虧損,但有了這些關鍵性復蘇
- []國航2021年巨虧188億元,連續兩個年度名列三大航虧損第一
- []年報速遞|大悅城地產去年營收123.31億,毛利率38.3%
- []多多教練V5.0重磅發布,開啟智慧駕培體驗新篇章
- []年報速遞|德信服務去年收入8.7億元,毛利率34.4%
- []中國報道刊文:面對多重危機 如何避免世界經濟“大蕭條”?
- []早讀拾光(3.31)丨年報密集發布 萬物云境外上市已獲證監會受理
- []合景泰富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年度業績 預計將于4月15日之前刊發
- []和訊曝財報丨景瑞控股2021年收入135.52億元 同比增長6%
- []油價短線跳水 消息稱美國考慮大規模釋放石油儲備以應對通脹
- []原油連漲36% 油價漲幅也達20% 油價“天花板”已經出現
- []和訊曝財報丨華潤置地2021年營業額2121.1億元 按年增長18.1%
- []大數據報告| 中國人口的1個大拐點和3個小趨勢
- []華潤置地:2021年歸屬股東核心凈利潤266.0億元 同比增長10.2%
- []景瑞控股:2021年凈利潤3.93億元
- []經參頭版評論:綜合施策應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 []央行調查:56.7%的居民認為 下季度房價“基本不變”
- []德信中國:2021年核心利潤約為34.99億元 同比增長16.1%
- []商品期市油脂板塊遭遇重創 油脂供應緊張格局暫未變
- []華潤萬象生活: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7.25億元 同比增長110.9%
- []巨幅波動后 倫鎳將回歸基本面?
- []2022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
- []時代中國:2021年利潤為人民幣47.5億元 同比減幅為11.4%
- []銀城生活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8870萬元 同比增加約31.8%
- []佳源國際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24.19億元 同比減少28.36%
- []德信服務:2021年溢利為人民幣1.11億元 同比增長5.7%
- []弘陽地產:2021年歸屬股東核心凈利潤8.5億元
- []年報速遞|中駿集團去年收入377.37億元,毛利率21.7%
- []年報速遞|中國鐵建去年房地產開發業務收入506.62億元
- []領地控股:2021年營收增長14%至150.55億,銷售回款率103%
- []年報速遞|大唐地產去年擁有人應占利潤約7.26億元
- []領地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4.88億元
- []年報看點:土儲一二線占比達70%,中駿聚焦核心城市精準投資
- []全國樓市分化中回暖:北京成交量大幅反彈,房貸最快3周放款
- []北京京客?。?021年歸屬股東凈虧損2247.42萬元 同比下降約141.1%
- []佳兆業健康:2021年未經審核股東應占收益約為190萬港元
- []美凱龍: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20.47億元 同比增18.31%
- []中梁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核心凈利潤29.9億元
- []第二增長曲線發力 新城控股2022年商業運營總收入目標105億
- []中駿商管年報發布 上市后首次派息每股5港分
- []營收761億、凈負債率降至35.4% 中梁控股2021年保持健康安全發展
- []在管世界城平均出租率95%,中駿商管2021年盈利提速
- []粵海置地2021年收入60.06億元 同比增長50.1%
- []新城悅服務:執行董事戚小明認購5萬股公司股 每股約9.08港元
- []大唐集團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7.26億元 同比略有增長
- []央行:深入實施金融數據綜合應用試點 推動金融數字化轉型
- []又一個二線城市放松限購!福州“松綁”對樓市影響幾何?
- []明天,年度重磅報告30城聯動發布!
- []各地利好政策頻出,地產股再度被引爆,近30個股漲停
- []中國鐵建:2021年凈利潤293.152億元 同比增長14.03%
- []珠江股份: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6578.54萬元 扭虧為盈
- []醫美揭秘:盤點低價超聲炮的三大套路
- []年報現場|融創服務:資金往來封閉獨立,未對融創中國進行擔保
- []人保財險江西分公司:中藥材保險精準惠農
- []4月1日起全市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提高
- []專家:房子過剩了,居民應減少住房投資,4類人群還能買房嗎?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莫斌:市場下行期,碧桂園以可動用資金為考核目標
- []上實發展: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5.31億元 同比增374.09%
- []同心抗疫 永和豆漿捐贈物資守護吉林
- []快訊丨華僑城董事長段先念退休 保利集團原總經理張振高接任
- []文和友經營范圍新增旅游開發咨詢;上海新增本土無癥狀5656例 | TD晚報
- []賠麻了?多款網紅新冠“隔離險”停售 在售產品普遍限制疫情重點地區購買
- []廣東省商務廳: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
- []財面兒|龍光提出“20龍控02”展期方案:先付10%本金 剩余本金展期15個月
- []市醫保局提醒:收到這條短信不要點 您的醫保保險異常?
- []攜程:清明假期深圳旅行預訂環比大漲7倍,露營“一南一北”兩頭最熱
- []郵儲銀行公布新市民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 []攜手抗疫 暖心助力!同溢堂捐贈慰問物資助力疫情防控
- []疫情過后,中國民航會好嗎?
- []位列主要旅游城市滿意度指數第一,杭州如何脫穎而出?| DIC杭州站
- []碧桂園:年內已無境內到期債券 境外7億美元債已做好還款安排
- []年報速遞|寶龍商業去年收入24.64億元,共88個已開業商業
- []綠景中國: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1.52億元,同比減少66.62%
- []中國國貿:2021年利潤總額13.7億元 同比增加23.7%
- []全力助企!上海農商銀行第一時間響應號召落實減費讓利惠企政策
- []陸家嘴: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43.11億元 同比增長7.45%
- []職場“猛如虎”還是要靠TA!這幾款軟件快get
- []又上榜了! 810億財富 女創始人鑄就紡織界“神話” 期貨不可或缺
- []提高流動性重要舉措!央行開展50億元CBS操作?。鼈锌v覽
- []重慶九龍園高新產業集團3億元中票申購 利率區間5.5%-6.5%
- []保利物業中標廣州市老干部活動中心2022年物業管理服務項目
- []俄烏談判取得重要成果?國際金價暴跌44美元 原油跌破100美元
- []俄烏重大進展!原油黃金瞬間跳水 農產品全線大跌 歐美股市大漲
- []云南城建集團“20云投02”債券票面利率不調整 仍為6.00%
- []工信部:前2月國內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速下跌 利潤出現下滑
- []豆粕價格創新高 現貨價格較年初漲超50%
- []流量經濟之下,新消費品牌蓬松生活要如何突出重圍?
- []地產債多數收漲 “20寶龍04”漲超21%、融創多筆債券漲幅較大
- 保險行業2月月報:壽險降幅邊際收窄 非車險保費增速顯著分化
- 陽光城未能按期支付部分境外債券本息,正協調各方籌措資金
- 年報速遞|寶龍地產去年收入399億元,股東應占利潤近60億
-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累計保費4.72億元
- 意大利豪華游艇制造商Ferretti啟動香港IPO,山東濰柴集團為最大股東
- 維持投資級評級 惠譽授予遠洋集團BBB-信用評級
- 非核心區迎大量供應 2022年北京預計10個新商場開業
- 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應處理好五方面關系
- 上海:推動金融機構減費讓利和發揮保險風險保障作用
- 中小型民營航司陷經營危機,民航局協調紓困政策
- 一季度北京甲極寫字樓市場空置率下降,麗澤商務區租金漲幅居首
- 年報速遞|金科智慧服務去年收入近60億,在管面積2.4億平米
- 惠譽:新鴻基地產展望“穩定” 投資物業組合價值高
- 多項旅游業紓困扶持措施出臺,2022年旅游社將受到哪些幫助?
- 佳源集團榮膺2022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TOP50、綜合發展TOP10
- 和訊曝財報丨碧桂園:2021實現權益合同銷售回款約5022.0億元,回款率達到90%
- 里昂下調新城悅服務目標價至11.8港元
- 山水比德深耕數字化智慧景觀板塊,以高新技術引領新山水
- 年報速遞|融創服務去年營收79億,在管面積增至2.15億平米
- 遠大住工: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3242萬元
- 美銀證券將雅生活2022至2023財年核心凈利潤預測下調10%至11%
- 知識城(廣州)投資集團發行12億元中票 均用于償還金融機構借款
- 力高健康生活發售價定為每股4.1港元
- 空難陰影、疫情反復、油價上漲……民航業艱難“渡劫”
- 卡本科技|您的快遞已在路上!卡本“智能倉儲物流”助疫情快速供應
- 合肥廬江縣掛牌1宗居住用地 起價350萬元/畝
- 三亞60棟低層獨棟酒店涉部分違建?
- 主要業績指標增速均超過60%,力高集團2021年“穩中有進”
- 美的置業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四成,核心凈利潤增加13.6%
- 旅游業之困:一直維持恐慌心態,不確定性停工隨時到來
- 中外OTA業績普遍回暖 2022年謹慎樂觀
- 金輝控股銷售、預收房款、利潤等數據均保持在高位
- 卡本科技|您的快遞已在路上!卡本“智能倉儲物流”助疫情快速供應
- 華住旗下酒店全面引入COSTA 酒店為什么想賣咖啡?
- 捷昌電競升降桌解決方案,助力客戶為玩家打造硬核游戲體驗
- 長白山全年同比減虧7.47%,今年計劃扭虧為盈
- 美好相擁 熱愛相融丨2022融創上海集團「超級品牌文化月」,歡樂啟幕
- 房企年報密集“難產”,3家明確4月1日起停牌
- 還記得2008年崩盤嗎?達拉斯聯儲:美房地產正顯現與當年類似的泡沫
- 機構:房地產行業規?;疽婍敚瑖鴥?0強房企去年融資1萬億元
- 全方位養寵服務,E寵商城最懂“它”
- 恒大出售36.6億元杭州水晶城項目權益
- 福州樓市限購放松 無本地戶籍也可買房
- 查封、違建、延期交付……三亞這個樓盤被官方戴上“重大交易風險項目”帽子
- 和訊曝財報丨綠地香港2021年總收益約339.27億元 與上年基本持平
- 花樣年延遲發布2021年全年業績 董事會延期
- 東旭集團自主創新“中國屏” 助力核心技術國產化
- 清泉研究院與睿正咨詢聯合推出元領導力3.0模型,場景化學習進入可量化時代
- 五大上市險企凈利合計降14.41% 其中中國平安歸母凈利潤超1016.18億元
- 成本上漲,毛利率下滑!光明低溫奶龍頭寶座能否坐穩?
- 投資者指責信達澳亞年報敷衍 稱“還不如不發”
- 碧桂園服務收購中梁百悅智佳股權已轉讓 總價不高于31.29億
- 雙匯發展凈利下降超兩成 擬派發現金紅利每10股12.98元
- 證監會再開三張罰單 涉及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等6名保代
- 喜馬拉雅更新上市招股書 高盛、摩根士丹利為聯席保薦人
- 金融家族大手筆派現成分紅大戶 興業銀行你派發現金紅利215.01億元
- 和訊曝財報丨寶龍地產2021年收入約399.02億元 同比增長約12.4%
- 美的置業:慢變量潛能丨資色·曝財報?
- 融創中國年報延期股價最大跌幅超22% 將于4月1日前暫停港交所交易
- 中集集團業績首次破千億 2021年內營業利潤超134.7億元
- 低估值藍籌 “國家隊”最愛 其中13支持有流通股比例超5%
- 深圳至多哈全貨機航線開通 助力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發展
- 陽光城:公司董事減持1710.5萬股 所得資金擬向公司提供無息借款
- 融創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2.76億元 同比增113.9%
- 美團外賣幫扶中小商戶 將通過促銷費活動等提升商戶線上經營業績
- 深圳二手房參考價將上調?住建局并未明確表態,專家這樣解讀......
- 力高健康生活最終發售價為每股4.10港元 將于3月31日上市
- 廈門特房控股股東變更為廈門軌交 已完成工商變更
- 中國南山開發13億元“19南山開發MTN001”票據將付息 利率4.10%
- 陽光城:未能按期支付境外債券本息 正全力協調各方積極籌措資金
- 今年想買房的,有4個“壞消息”,做好心理準備!
- 上周北京新建住宅成交回升至1014套 14個樓盤搶收均超億元
- 龍光集團:受疫情影響,或于4月底前刊發經審核年度業績
- 年報速遞|深物業去年營收約44.9億,房地產業務占69.7%
- 2021年報季①|藏在招商保利綠城年報里的殘酷事實和重要啟示
- 第一服務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3546萬元 同比減少61.69%
- 底價135億 上海地產聯合體拿下南外灘巨無霸商辦地
- 海昌海洋公園與香港海洋公園簽署合作備忘錄 為期三年
- 恒大汽車:力爭在停止交易后約3個月左右完成2021年審計工作
- 華發物業服務聘請安永為新任核數師
- 多地發布紓困政策,能幫助旅游業走出“極夜”嗎?
- 德信中國、雅生活服務將延發2021年經審核業績
- 龍光集團:需要額外時間完成審核 延遲刊發經審核業績
- 華發物業: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87億港元 同比增411%
- 云頂香港收到聯交所新增復牌指引 繼續停牌
- 天房發展股票異常波動 預計去年歸母凈利虧損約16.5億元
- 浙江建投受讓恒大在建杭州水晶城項目 轉讓對價36.6億
- 陽光城:三位董事減持所得6140萬元 將無息借予上市公司
- 津濱發展: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4.88億元 同比增142.73%
- 產業地產吃有意義的“苦”
- 深物業A: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0.03億元 同比增25.72%
- 信達地產: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8.15億元
- 中國中冶: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83.75億元 同比增6.52%
- 陽光城:三位董事減持所得6140萬元,將無息借予上市公司
- 賣掉4個主題公園之后,海昌海洋公園扭虧為盈
- 德信中國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年度業績
- 共同守“滬” 我愛我家經紀人助力社區生活物資供應
- 年報現場|合景悠活管理層:毛利將保持在相對穩定且較高水平
- 遠洋集團:做穩健發展長跑者
- 萊坊料港首季官方樓價指數向下調整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