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聚焦 > > 正文

天天訊息:上市銀行持續提升服務鄉村質量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23-08-30 10:11:17

近日,各家上市銀行一季報先后披露完畢。從公開數據看,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在鄉村振興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續提升。其中,農業銀行縣域貸款余額達8.05萬億元,新增7195億元,增速9.82%,增量創歷史同期新高,在全行貸款占比較上年末提升1.05個百分點。郵儲銀行涉農貸款余額1.9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590.97億元;建成信用村38.69萬個,評定信用戶超千萬戶,主動授信白名單客戶貸款本年凈增366.20億元。

今年4月份,中國銀保監會印發了《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通知》。《通知》圍繞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任務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從聚焦農業強國建設重點領域、強化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建設、強化監管引領等方面提出15項工作要求。

據農業銀行鄉村振興金融部副總經理孫立剛介紹,做好信貸服務只是金融業服務鄉村振興的基本功和必答題。農業銀行一直在探索如何深化政銀、銀企、銀擔合作,全方位推動各條線各部門聯動協作,匯聚投資、理財、人壽、租賃等農銀系子公司力量,聚集更大更多能量共同服務鄉村全面振興。截至2022年末,農業銀行與全國工商聯開展“金融服務進民企”專項活動,為超過5萬家下鄉民企提供金融支持,信用余額超過5000億元。已與所有省級農擔公司合作開展業務,貸款戶數超26萬戶,貸款余額達752億元。農銀投資鄉村振興領域累計投資超過345億元,在總投資規模中占比超25%。農銀理財存續鄉村振興惠農和共同富裕系列產品規模合計65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9%。

中信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信銀行專門制定了年度鄉村振興業務發展計劃,強化政策支持保障,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不斷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水平。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中信銀行涉農貸款余額5424.89億元,較年初增加555.59億元。

近年來,農業部門持續開展種業振興行動,現代種業是科技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金融服務在現代種業發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通知》也提出,優先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各環節金融供給,積極服務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強化對種業、農業科技和農機裝備等關鍵領域的金融支持。

重慶市是西南地區的重要種業基地,現有種業企業83家。重慶市育種單位累計獨立和聯合選育水稻、玉米、馬鈴薯、油菜等主栽作物品種超過200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農業銀行與農業農村部門、監管部門、評估公司等在種業領域融智融力,于2022年3月推出種業領域專項信貸產品——植物新品種權質押貸款。該產品聚焦種業企業抵質押融資痛點,以取得植物新品種權證、品種審定證書、種植的植物新品種權為質押,在農業農村部辦理質押登記,通過總分聯動率先創新推出植物新品種權質押貸款產品,為銀行業支持種業振興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規范化模式。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信息化和科技支撐既是重要抓手又是難點和痛點。商業銀行一方面擴大線下服務的范圍,另一方面通過科技手段提升線上金融服務的便利性。

比如,農業銀行加快推進線下農戶信息建檔與線上涉農數據引入,持續提升線上化、便捷化融資服務能力。投產上線信用村信用戶、縣域醫共體、智慧農倉等一批新場景,大力推廣農村“三資”管理、智慧畜牧、智慧景區等成熟場景,促進場景建設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提升服務渠道智能化水平,著力提升5G智慧網點、手機銀行、遠程銀行等線上線下渠道功能。據孫立剛介紹,截至2022年末,農業銀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已在1488個縣上線,覆蓋14.8萬個行政村;1819個鄉鎮入駐鄉村治理平臺;“智縣”已在16個省份推廣。手機銀行縣域個人注冊客戶超2億戶,手機銀行鄉村版月活客戶數達1744萬戶。(于泳)

責任編輯:

標簽: 鄉村治理 上市銀行 通知 三資 貸款余額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