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聚焦 > > 正文

陜西西安:鐵路“醫生”秋檢忙 世界熱點評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3-09-13 09:12:55

中新網西安9月11日電(張遠 劉翔 馬瑜陽)“列車接近!下道避車啦!”隨著鐵路線旁防護員的連聲催促,正在檢查測量道岔的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工務段秋檢一組12名職工趕忙拿起隨身測量工具下道避車。列車從面前呼嘯駛過,防護員抓緊通過對講機申請繼續上道作業,得到批準后,大家踩著硌腳的道砟快步前往剛才檢查測量了一半的道岔,各自就位、繼續作業。

圖為職工在檢查測量作業過程中下道立崗避車。劉翔 攝

雖已入秋,但高掛晴空的太陽依舊烤熱了空氣、曬燙了鋼軌,為了避開正午的高溫,這些頭戴明黃色遮陽帽、身著明黃色工作服的“小黃人”們從早晨7點就到此開始秋檢作業了。

“秋檢”全稱“秋季行車技術設備全面檢查和專項檢查”,是鐵路部門每年都要進行的重點工作。為了全面掌握和準確評定設備狀態,及時消除隱患、促進質量達標,西安工務段以線路、橋隧、邊坡、道口等方面為檢查重點,由各車間、工區派出專人組成了多個秋檢小組,對設備進行全面細致地檢測,記錄幾何尺寸數據和病害隱患,并現場標記位置,為施工維修提供精準數據。

“快點快點!腳下手上都麻利些,支距尺把點位對準!”皮膚曬得發紅的年輕漢子問杰是班長,他操著一口地道的陜西關中話,帶頭跑到道岔旁,組織大家快速就位開始作業。

“知道啦班長!美娜,你再確認一下,對準基本軌點位。”半蹲在道岔鋼軌之間的女線路工馬小英回答完班長的提示,扭頭對搭檔李美娜說道。

圖為職工使用軌距尺測量鋼軌軌距和水平狀態。劉翔 攝

支距尺大約1.7米長、帶有刻度和滑塊,是重要的測量工具之一,使用時必須橫架在道岔的鋼軌上,測量記錄多個點位的偏差數據,才能測定道岔彎軌的弧度是否圓順,上班7年的馬小英因為平常見得多、學得快,啥活都會干,兩人互相配合、嫻熟操作,不一會兒就將這組道岔測量完畢。

玄繩是測量鋼軌平順度的小巧而必備的工具,要多人配合使用。只見兩名職工順著鋼軌將玄繩拉伸至10米長,使用磁鐵將玄繩兩端固定在軌面,班長問杰趴在鋼軌上壓低腦袋,以拉直的玄繩為基準進行目測,車間技術員毛樂根據問杰的目測引導,使用鋼板尺對玄繩與軌面的間距進行多點位測量,找出鋼軌不平順的位置。

與此同時,其他職工分頭行動,有的單兵作戰、有的互相配合,有的測量道岔尖軌位置,有的測量鋼軌磨耗狀態,有的測量鋼軌軌距和水平狀態,有的敲擊檢查用于連結或緊固線路的零配件。一個個“小黃人”的身影閃動在鋼軌之間,一米不漏地檢查每一組鋼軌、道岔和道床,只有列車通過時下道避車的間隙,才能休息片刻。

圖為職工使用尖軌測量尺測量鐵路道岔尖軌狀態。劉翔 攝

11時40分,日已當頭,鐵路線上熱風拂面,上午在灞橋站區的檢查終于干完了。趁著午飯時間休息一會兒,避過直射的陽光,大家還要進入灞橋站至田王站區間檢查測量上、下行線路,預計全天累計需要徒步行進十余公里,每人要彎腰1000次至2000次。

“干這活確實挺辛苦,而且很費鞋,但是大家對待秋檢都很認真,因為檢查組就像門診醫生,只有檢得細查得精,維修組的‘醫生’才能精準高效地做好‘手術’,保證列車安全平穩地駛過每一組道岔、每一條鐵路線。”問杰稱。(完)

 
責任編輯:

標簽: 陜西西安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