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聚焦 > > 正文

寧夏首個公路固化土應用技術地方標準實施 每公里節約成本15萬至20萬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4-12-02 19:15:03

中新網銀川12月2日電 (記者 李佩珊)記者2日從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獲悉,寧夏首個農村公路固化土應用技術地方標準已報經寧夏市場監督管理廳審定正式公布實施,用黃土變“石頭”替代砂石筑基,這項創新技術首次在彭陽縣農村公路建設實施。

近年來,以河砂、碎石為主的筑路材料越來越短缺,農村公路筑基面臨“無米下鍋”。為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彭陽縣2018年創新性提出就地取材利用固化黃土替代砂石筑基的設想。當年,彭陽縣交通運輸局聯合寧夏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蘭州交通大學、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院等科研單位,開展黃土固化及路用關鍵技術研究。經過上萬次試驗,研發出一套黃土固化技術。

據悉,黃土固化技術是一種采用外加固化劑對黃土進行固化后,用于道路基層施工的技術,具有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綠色環保等特點。該項技術可通過一定的物理和化學反應,改變黃土性質,把黃土固化為板體,從而提高黃土的強度、穩定性等性能。

2021年9月,彭陽縣確定兩條4.92公里農村公路開展黃土固化技術試驗施工。在試驗路段建設過程中,按照一定比例將新型固化材料與黃土拌和,再進行碾軋,把黃土變成“石頭”,使公路基礎的耐水性、抗壓性達到設計標準和要求。2022年7月,寧夏首條采用黃土固化技術修建的農村公路在彭陽縣建成投運。

經初步測算,采用該技術每公里節約成本15萬至20萬元,施工周期縮短20%。利用黃土固化技術筑路,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對路基進行穩定固化處理,從根本上解決了開采石料的環境污染和筑路材料缺乏的問題,進一步減少砂石料的用量,降低公路建設成本,實現資源化與產業化雙向發展。

寧夏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立足中南部地區地質地貌特點,寧夏始終致力于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項目建設全過程。下一步,寧夏將繼續推動黃土地區公路建造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形成黃土地區生態保護修復綠色公路的“寧夏經驗”和典型成果。(完)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