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企業 > > 正文

維護資金平安丨保險退保需理性,黑產陷阱要避開

來源:壹點網 時間:2020-08-26 15:35:57

近年來,市場上"惡意投訴"退保事件越來越多,無論是消費者還是保險公司,都深受其害。為此保險業高度重視,各大保險公司正積極加強風險排查,正面迎戰。同時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及全國多地銀保監局紛紛發布風險提示,提示廣大保險消費者警惕"代理全額退保"背后的圈套。

目前,自2019年以來,已有多家媒體報道保險消費者因"代理退保"惡意事件而蒙受了巨大損失。"代理退保"機構通常會選擇在網絡上廣撒貼,打著"全額退保,不限險種,可以幫忙代辦"的旗號,來慫恿、誘導消費者通過惡意投訴來達到退保的目的,其實只是為賺取高額手續費;更有甚者,在成功退保后,還會再接著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購買所謂的"高收益"理財產品或其他公司保險產品,來賺取傭金。同時還有不法分子利用對方提供的身份證、保單、銀行卡、聯系方式等涉及消費者隱私的敏感信息進行惡意使用。

這些所謂的"全額退保"業務,實際上是通過"惡意投訴"倒逼保險公司進行非正常退保。經過各種手段、三番五次向保險公司投訴,保險公司考量時間成本、人力成本等,有時候就會出現妥協的情況?,F在,有很多地區都出現了針對這些大公司的惡意投訴團體。他們不僅地區范圍逐漸擴大,同時還"由暗轉明",從零散代理逐步轉向公司化運作,有一些大型保險公司都曾遭遇過他們的黑手。

不過,監管部門已注意到相關風險,正在積極指導各銀保監局和保險公司加強風險排查。以平安人壽為例,一方面重建內部投訴管理和處理機制,加強源頭治理;另一方面積極推動行業協會、金融消費調解中心等平臺構建多維糾紛調解機制,提升糾紛化解的公允性。

為此,我們消費者也更應該打起精神來,時刻警惕"代理退保"的風險隱患,根據自身需求謹慎辦理退保,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平安保障需要理性對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