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辛巴辛有志事件:"態度"不是"高度" 不能拿雞毛當令箭
新媒體的推動下,部分網民做的大多碎片化閱讀,不去探究事件來龍去脈,僅根據事情局部面貌就能定義整個事件的性質。不可否認,這是大多數人都普遍存在的問題。網絡空間給予人們自由言論的權利,按一下鍵盤上的回車鍵就能輕輕松松與外界產生的聯系,但總有人會"任性",蜻蜓點水般的一言給別人造成無法挽回的創傷。
近日熱議的辛巴辛有志事件仿佛歷史再現,無腦黑和編造故事的戲碼每天都在上演,輿論蒙蔽了大多數的雙眼,有些人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匆忙吃個瓜,就以為了解了整個事件的真相,臨走還不忘"慷慨正義"的踩一腳,自以為的"暢所欲言"其實是對別人的人身攻擊以及妄加猜測。
大眾普遍認為只有低學歷、無業游民、有時間又沒素養的人才會做出這種事,但實際上,像這種網絡噴子來自五湖四海、各個階層。他們有著自己所謂的"態度"和"高度",以不禮貌,不在乎的方式虛構別人,評價別人,定義別人。旁觀者無法體會當事人的感受,就不會意識到這丁點傷害有多大的威力。對于惡評、網暴,心里承受能力強的人可能說暫時不上網,不看或者當笑話看就好了,但人心不都是鐵打的,百度搜索關鍵字"因網暴去世"的前例數不勝數。
沒有人真的想做梵高,生前無人欣賞,逝后聲名鵲起。這么多前車之鑒難道不該反思嗎?關于辛巴辛有志事件,官方幾次下場辟謠,燕窩和風味燕窩飲品如何界定,是虛假宣傳還是夸大宣傳,亦或是制假售假,市場各方及消費者應等待廣州白云事件監督管理局的調查結果,動動腦吧,別再成為"宣傳"工具。
來源 搜狐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