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見聞|心通醫療今日亮相香港聯交所
2021年2月3日,醫療器械企業心通醫療在富途的暗盤高開80.33%,最高漲至24港元,漲幅一度達98.3%。暗盤開報22港元,最終收報21.15港元,較招股價漲73.36%,每手賺8950港元,成交額達到1.97億港元。心通醫療公開配售申購人數超56.74萬,一手中簽率7.5%,認購倍數769.59倍。招股書顯示,微創心通主要從事研發、制造及銷售治療瓣膜性心臟病的器械業務,公司分拆自微創醫療(00853.HK),在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微創醫療持有其50.06%的股份。
2021年2月4日,微創醫療科學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853)(以下簡稱“微創®”)旗下子公司微創心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2160)(以下簡稱“心通醫療”)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微創心通,是中國領先的醫療器械企業,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為最常見的主動脈瓣和二尖瓣疾病(包括主動脈瓣狹窄和二尖瓣返流)提供全解醫療方案。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一代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TAVI」)產品VitaFlow,于2019年7月獲國家藥監局審批并隨后于2019年8月在中國進行商業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最后可行日期,有五款TAVI產品在中國獲批準或商業化,其中,VitaFlowTM是首款使用牛心包作為瓣膜組織的產品。相比此前的主要材料豬心包,牛心包的耐久性及血液動力學性能更好。
近年來,隨著人工心臟瓣膜技術的發展,心臟瓣膜疾病的治療也終于從傳統外科手術、微創傷外科手術,最終進入經導管介入治療時代,給那些無法進行外科開胸手術的患者帶來了最后“一線生機”。相比于外科主動脈瓣置換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是一種微創傷手術,手術時間通常僅為一到兩小時,手術風險較小、創傷小,患者住院時間短,術后恢復快。
自2002年全球開展的首例TAVI手術以來,心臟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療取得了飛躍式進展,目前全球已有60萬例患者受益于TAVI手術。2020年,全球TAVI完成例數在15萬例左右。我國心臟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療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非常迅猛。2019年,中國TAVI市場的市場規模為人民幣392.0百萬元。預計TAVI市場將以53.1%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人民幣5,055.7百萬元。2020年,盡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全年的TAVI手術量仍達到了3500例。目前,全國累計已有超過6000例TAVI手術成功開展,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和適應證的拓展,TAVI產品在中國有著巨大的臨床需求。在黃金賽道中,處于領先地位的心通醫療或將受益于行業成長。
公司由國內領先的高端醫療器械集團$微創醫療(00853.HK)$分拆而出,此次IPO由摩根大通、花旗、中金公司聯合保薦,基石投資者方面,此次共引進16名基石投資人,總額約1.25億美元;按最高定價計算,基石投資人認購的份額占總份額的40.2%。
心通醫療執行董事兼總裁陳國明表示,此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為公司一代產品的市場拓展和產能提升以及其他產品管線的持續研發提供了充裕的資金。未來,心通醫療將進一步加速研發進程、深化市場滲透、著力降本增效,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邁入高速發展新征程。
投資人駱怡天就曾在心通醫療上市前表示,參考國內心臟介入瓣膜領先者啟明醫療公布的截至2020年6月的營業收入1.02億元以及近380億市值的情況看,心通醫療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