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ARCFOX北汽極狐的用戶服務之道
如果對海底撈的創業史有所了解,你會發現,創始人早期的一線服務經歷對日后的服務體系建立有著莫大的幫助。
當然,由于體制的緣故,像極狐這樣的企業領導人,原本是不可能天天和用戶混在一起的,一是要管的事情太多沒有時間,二來這樣位高權重的領導多少都會有些偶像包袱。
但是在極狐這里,顯然沒有這種傳統的束縛,作為極狐汽車的總裁,于立國沒有將自己鎖在辦公室的最里面,而是身先士卒帶頭與用戶互動。
在車主聚集的極狐app中,每天都能看到這位總裁的身影,認真回復車主提出的各種問題和吐槽,以及正面快速的回應行業熱點事件,讓這位總裁活躍的像個“高仿號”。
而這只是極狐用力過猛式的服務冰山一角。“所有高管必須每兩周參加一次對用戶的交付,每兩周必須親自去給用戶做一次上門試駕。”其實高管帶頭做服務,早已成為了極狐的行動準則,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
不光是高管,其實每一個極狐人都習慣性的將服務做到更好,讓車主主動成為品牌的擁躉。
比如,極狐的工程師也會定期走進用戶群,在傾聽、溝通中交流問題、解決問題,不少人還與用戶成了好朋友。
大家很難想象,在極狐app受到表揚最多的,竟然是一位充電樁的安裝師傅——孔工。為了不耽誤車主家用樁安裝進度,在零下20度的北京,準時上門安裝,車主在感謝信中滿是對這種服務的感動,而這同樣只是眾多極狐服務人員的一個縮影。
用戶親切的稱這些極狐的服務人員為“維保小哥”,而每個極狐用戶都有一個24小時全天候服務的專屬“維保小哥”微信群,里面包括了技術、樁網、專屬對接人等來自極狐各個端口的服務人員,用戶如果碰到問題,只需一鍵@專屬對接人,后續所有的服務都由極狐專人進行對接。
當然,這樣專屬的服務團隊模式,意味著人力物力成本的幾何增長,但對于一個新生品牌的成長來說,卻又顯得十分必要。這一點上,“做正確的事,堅持用力過猛”的極狐,和比用戶多想一步的海底撈,又是何其相似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