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融云創亮相首屆中國(天津)數字高峰論壇,喜提兩項大獎
5月19-20日,由《當代金融家》雜志社、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金融科技與共享金融100人論壇(FSF100)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天津)數字金融高峰論壇于天津正式展開,此次活動以“踐行普惠 支持實體——雙循環格局下金融科技規范發展之路”為主題,金融各界學者專家圍繞科技賦能金融、數字金融普惠民生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當下,我國已進入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新興數字技術與金融行業的深度融合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而今年作為《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 年)》收官之年,更是金融科技攻堅發展的重要時刻。數字金融高峰論壇的開展是為了在這關鍵的時刻中,加強國內優秀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之間的交流溝通,深入探討數字金融服務雙循環新格局,金融科技創新與監管等內容,進一步促進安全、普惠、開放、規范且數字化的金融大環境的到來。
科技驅動金融服務創新和精準風控
本次數字金融論壇集閉門研討、主旨演講、大咖對話、重磅發布等豐富環節,涵蓋安全、風險、支付、碳金融等熱點議題。來自全國各地的業界翹楚、國內頂尖金融科技專家匯聚于此,共同探索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津沽峰話——應用金融科技 創新金融業務模式”主題演講環節中,多家金融機構及銀行的代表發表了主題講話,分享各自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實踐心得。
百融云創高級副總裁劉軍受邀出席了論壇,并發表了《金融科技——驅動金融服務創新和精準風控》主題演講,分享了百融云創是如何在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通過科技創新助力各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重構行業生態。
百融云創高級副總裁劉軍
劉軍強調,技術一直以來都是金融世界的重中之重,每一次技術的創新都會給金融領域帶來新成果。數字金融的發展,伴隨著金融服務形態發生變化,其風險特征也必然發生變化。當下是互聯網時代,用戶數據呈現幾何數增長,大數據、機器學習算法等新興技術手段的進步可以深層地發掘信息,提煉出最有價值的風險特征變量,開發出風險風控模型從而應用在風險領域中,減少金融機構的風險發生。
百融云創獨立研發的SaaS云平臺,突破性地利用云平臺、大數據為消費者的金融偏好、行為模型、為金融機構提供決策流程提升管理能力和金融服務效率,提供出色的金融技術和能力。百融云創目前覆蓋了國內所有大型金融機構、六大國有銀行、12家全國股份制銀行,800多家城商行、保險公司,過去7年來累計服務的金融機構逾4800多家。
收獲“卓越數字供應商”、“卓越貢獻人物”大獎
與此同時,此次峰會公布了“2020中國金融科技競爭力卓越榜”,百融云創榮獲“2020金融機構卓越數字供應商”大獎,董事長兼CEO張韶峰憑借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突出貢獻與成績榮獲“2020數字金融卓越貢獻人物”獎。
對百融云創創始人兼CEO張韶峰來說,數據和算法是一種熱愛,更是一種技術信仰。2014年公司成立之際,正值國內互聯網金融熱潮興起,他和團隊沒有選擇當時的熱門賽道,而是心懷“科技賦能”的夢想,嘗試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結合應用于金融領域。
但在最初之際,市場對于接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這類算法還是有點困難。“我自己內心更喜歡的、更加尊崇的還是偏技術的東西。”張韶峰解釋,經過與幾家金融機構的初步合作,創始團隊堅定了最初的想法。最終,張韶峰帶領下的百融云創還是用技術征服了這些合作伙伴,征服了市場。
這些年里,百融云創逐步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獨立的金融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供應商。百融云創一直尋求技術創新,利用科技技術提升金融機構精準施策能力,極大提升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憑借技術優勢,百融云創獲得了高瓴資本、中國國新、紅杉資本、中金公司、IDG資本等國家主權基金和世界知名基金的聯合投資。2021年3月,百融云創再次獲得基石投資人:Cederberg Capital、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國調基金)、Franchise Fund LP的認可,由摩根士丹利、中金和民銀資本擔任聯席保薦人,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正式進入資本市場。
2019年,百融云創被人民日報中國經濟論壇評選為“2019年中國創新榜樣”;被新華社瞭望智庫評選為“十三五高新科技引領示范案例”,這些榮譽標志著權威機構對百融云創肯定和認可。
未來,百融云創將不斷探索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場景應用,持續提高自身的數字能力建設水平和科技實力,賦能金融機構數字化創新和轉型,令金融更富智慧,讓實體經濟更有動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