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企業 > > 正文

勝者教育張益銘:教育行業要朝著國家支持、公眾滿意的方向努力

來源:壹點網 時間:2022-01-05 13:50:07

雙減政策之后,教育行業開始大規模的反思,教育行業應該朝著什么樣的方向發展?教育企業是否還有未來?

而另一邊的家長們也陷入了迷茫。有家長告訴記者,她的孩子在小學階段一直都參加課外培訓,因為孩子所在班級人數多,老師顧不過來,也難以滿足基礎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她說:“現在競爭這么激烈,有些家庭請得起私教,現在不讓開培訓班,豈不是差距越來越大。”但也有許多家長表示擁護,“作為家長,終于可以省心了,不然娃娃累,家長也累啊,無序競爭就是零和博弈。”

兩者的擔心都有道理,但如果回歸問題的本質進行思考,就會發現《意見》也許短期內無法讓所有人滿意,但長遠來看是勢在必行。

首先要承認的是家長們的焦慮源自共同的目的:讓孩子成功、過上良好的生活。而在家長們的認知中,成功往往與高學歷息息相關、高學歷又與目前的應試教育體制緊緊綁定,最后得出“如果要成功,就一定要好好學習、上個好大學”這種看似正確的結論。

但回到現實,讀好書就一定能過上好的生活嗎?成功要求的只是讀書的能力嗎?事實往往并非如此。過上良好生活所需要的能力絕不僅限于應試能力,所以《意見》的出臺很大程度上就是防止家長、孩子們“一條路走到黑”,過分內卷從而導致更大的損失。

并且,《意見》雖然嚴格限制了“學科類輔導班”,但對藝術體育類的輔導班卻不做更多限制。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長薛二勇向記者表示,《意見》只是不支持學生在校外參加學科類培訓,對于思維訓練、素質拓展、音體美和個性化的需求,校外培訓尚有其發揮空間,未來也需要向這些方向轉型,從多角度保障孩子的全面發展。

對此,青少年素質教育領域頭部企業勝者教育董事長張益銘表示:“教育行業要朝著國家支持、公眾滿意的方向努力。”在他看來,校外各類教育機構不能搶奪學校的主體教育地位,要做學校教育的有機補充,這是國家政策支持的,同時也是中國少年及其家長真正需要的。

張益銘于2003年創立勝者教育品牌,是“勝者少年163模型”的奠基人,他致力于賦能中國三億青少年成長,讓中國少年成為世界的榜樣。勝者教育正是學校教育有機補充的典型,主要的課程內容按照“勝者少年163模型”進行設置。所謂“勝者少年163模型”,就是張益銘根據多年教育經驗,總結形成的一套普適于中國青少年成長發展的學習思維理論體系——通過挖掘每個孩子獨有的天賦,培養少年“6”大特質:身體意志、學識與眼界、自我驅動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智慧、感恩的心、社會責任感,形成“3”個思維模型,即藝術思維、建筑思維、辯證思維。

以勝者教育的《勝者少年二十二條軍規》為例,這一體系一方面錘煉孩子們的身體意志,讓他們懂得什么是軍隊紀律,什么是團隊精神,另一方面讓孩子們在訓練過程中學會“擔當”。還有“挑戰者”賽事系列課程,旨在激發孩子們的身體潛能以及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勝者教育還研發了豐富有趣的“探索家”系列研學活動,能夠豐富孩子們的閱歷、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和格局,還有財商和演說訓練,能夠增強孩子的自我驅動與表達能力。

張益銘表示:“在勝者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活動,在學校的課堂上一般是很少涉及的,而這些正是當下時代對于中國少年的具體要求,我們希望勝者少年可以在未來獲得成功,正是因為他們不是僅僅局限于優秀的成績,更在于他們的天賦的激發、特質的培養以及思維的構建,這是課堂教學和傳統培訓所不能給予的,也是勝者教育致力于補全的。”

勝者教育的努力方向,或許可以為不少教育企業的未來發展指出一條明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