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企業 > > 正文

遺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公民繼承遺產的程序有哪些?_今日熱文

來源:法務網 時間:2023-06-07 15:29:50

遺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公民繼承遺產的程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第八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另外,第二十四條規定: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爭搶。

公民繼承遺產的程序

1、依照繼承法規定涉外繼承繼承公證是指被繼承人、繼承人、遺產這三個繼承法律關系中,有一個以上涉外因素的公證事項。

2、依照《繼承法》第三十六條及司法部的有關規定,下列情況可由有管轄權的公證處為當事人辦理繼承權公證:

(1)當事人申請繼承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公民或外國人在境外的動產;

(2)當事人申請繼承居住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動產或不動產;

(3)當事人申請繼承居住在境外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不動產。

3、下列情況公證處則不出具繼承權公證書,而是根據具體情況為當事人出具與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證明書、結婚證明書或有關當事人的出生證明書,這些證明書發往域外,再按照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或被繼承人不動產所在地法律規定繼承遺產:

(1)當事人需要繼承中國公民或外國人在境外的不動產;

(2)當事人需要繼承居住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或外國人在境外的動產;

(3)當事人需要繼承居住在國外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動產。

4、申辦涉外繼承公證,所有繼承人均應向同一公證機關提出申請,如果有的當事人在域外或外地工作不能前來的,要辦理委托書,委托親友代為辦理,委托書應分別經當地或所在國的公證機關和我駐外使領館公證、認證當事人在香港的,應由司法部指定的香港律師辦理公證,繼承人中有人放棄繼承權的,應向公證機關提供合格的“放棄繼承權聲明書”。

5、已當事人申辦涉外繼承權公證時,應當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交下列證件和材料。

(1)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如工作證、居民身份證、戶口本等。如果當事人是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或聾啞人,應當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同樣,監護人應提交本人的身份證明及與當事人關系的證明。委托他人代為辦理的,應提交經公證的“授權委托書”和代理人的身份證明。

(2)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在國外死亡的須提供經過公證、認證的死亡證明或其他根據;在國內死亡的,應提交有關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書或被繼承人生前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注銷戶口的證明。在沒有以上證明的情況下,應提交尸體火化單據;對于早年死亡無法提供直接證據的,可根據死者墓碑照片、死者訃告以及其他足以證明死亡的證據,同時須由兩個以上的知情人作證;如果被繼承人是被宣告死亡的,應提交人民法院關于宣告失蹤人死亡的公告。

(3)被繼承人遺產的產權證明。如房屋所有權證書或契證、銀行存款單、有價證券和數額等有關材料。

(4)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的,當事人應提交遺囑原件。遺囑人在國外立的遺囑,應經我駐外使領館認證。

(5)當事人與被繼承人關系的證明。例如:提交結婚證書或收養關系證書,證明當事人與被繼承人是夫妻關系或者是養父母與養子女的關系。也可以提供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根據檔案記載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特別應注明繼承人對死者生前是否盡過扶養、撫養、贍養的義務等有關情況的證明。

(6)代位繼承人申辦公證的,還應提供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證明及本人與繼承人的關系證明。相關政策法規:《繼承法》。

我國《繼承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國公民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由此可見,涉外繼承的情況比較復雜,一般因被繼承人的國籍、遺產的種類、住所地和遺產所在地的不同需要適用不同國家的法律。因此,當事人就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申辦不同的公證事項。

責任編輯:

標簽: 遺產繼承時間限制 公民繼承遺產的程序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