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企業 > > 正文

徐西鵬:突出僑校特色 探索文化融合

來源:財經新聞周刊 時間:2024-11-11 14:04:50

“一直以來,華僑大學與中華海外聯誼會在凝聚培養海內外青年人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高度契合。加入海聯會,讓我有機會站在更高的平臺思考本職工作。”中華海外聯誼會五屆常務理事、華僑大學黨委書記徐西鵬在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20世紀90年代初,華僑大學加大力度建設以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時,剛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徐西鵬加入華僑大學,并工作至今。

據徐西鵬介紹,華僑大學建校64年來,累計培養各類人才28萬余名,其中逾8萬人分布在海外各地。眾多海聯會理事從資源、渠道等方面為華僑大學提供支持,助力學校在人才培養、文化傳播、文明交流互鑒等方面不斷發展。

“海聯會既與中國社會各界廣泛合作,又和各國華人社團保持密切聯系。”徐西鵬表示,這為海外華裔青少年參訪中國、中國青少年“出海”學習搭建了雙向交流的橋梁,不同背景的青年學子深化了學習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境外學生多是華僑大學的一大特色。目前,學校擁有9000多名港澳臺僑在校學生,“一元主導、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校園文化更加豐富。面對學生文化背景、教育基礎等方面的差異,如何把學生培養好是徐西鵬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們把知識和技能教給學生,同時注重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徐西鵬說,華僑大學正采用分類通識教育、寬口徑專業教育與個性化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加強中華文化海外傳播、華僑華人與區域國別等涉僑領域學科建設,打造跨文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促進境內外學生更好地實現融合發展。

2019年,徐西鵬獲聘為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這一年,中華海外聯誼會和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合并,海聯會在推動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鑒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徐西鵬對海聯會推動海外華文教育發展、支持海外華文學校建設的舉措尤為關注。

“這也是華僑大學的一項重點工作。”徐西鵬介紹說,華僑大學將學歷人才培養與在職人才培訓相結合,推動海外華文教育發展。一方面,學校加強華文教育學科專業群建設,大力培養本科師資和研究生人才,已有百余名校友創辦華校或擔任校長;另一方面,學校構建海外華校對口幫扶體系,開展海外華校校長及教師培訓,積極推進“華文+職業”教育模式,為海外培養政府官員和旅游、電商、警務、醫務等領域人才。

當下,華裔新生代成為華僑華人社會的新興中堅力量并呈現出新特點。徐西鵬認為,華裔新生代的成長環境更加多元,擁有更豐富的教育背景、更高效的信息獲取方式、更開闊的文化視野、更強的社會適應性以及更個性的發展需求。

“越來越多的華裔新生代走向科技、金融、新媒體等新興領域。與此同時,他們展示出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和學習熱情,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識逐漸深化,并在理性的基礎上進行吸收融合。”徐西鵬稱,這些新特點推動了教育方式的改革。華僑大學也在“中華文化大樂園”華裔青少年夏令營、中國文化之旅、僑鄉文化研習等實踐中開設更有深度的課程,探索“僑+國情教育”新模式,鼓勵境外學生以自身視角講述和傳播中國故事。

徐西鵬同時也強調,“這還不夠,我們需要繼續探索如何更好地結合學生特點和學習需求,進一步通過技術賦能、產教融合等方式,推出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學和文化活動,提供更多成長發展機會”。(完)

責任編輯:

標簽: 徐西鵬 華僑大學 早熟門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