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企業 > > 正文

《中國精神疾病外科治療專家共識》發布,為臨床一線提供規范化指導

來源:今日熱點網 時間:2024-11-28 14:05:12

近期,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精神疾病外科治療聯盟、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在上海聯合發布了《中國精神疾病外科治療專家共識》。

該共識由專家組成員:

孫伯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中心;

陸林,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精神衛生中心;

王高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科;

王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

張建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

會同國內外200余家單位共同研討修訂。

過去的數十年中,大多數精神障礙在中國人群中的患病率持續增加。根據《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和《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標準,精神障礙的終生患病率約為16.6%,在我國14億人口基數現狀下,這一患病率代表著數量龐大的患者群體與巨大的疾病負擔。

大多數精神障礙可以通過藥物、心理以及非侵入性的干預措施(如經顱刺激)進行有效治療。然而,相當一部分患者在經歷足量、足療程的相關治療后,依然存在改善欠佳、癥狀復發或者不可接受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等問題,對于這類治療效果不佳的精神障礙,可以在權衡之后考慮使用外科神經調控治療。

在全世界范圍內,接受外科神經調控治療的大部分難治性患者獲得了持久、可觀的癥狀緩解,并恢復了基本正常的生活。外科治療對于多數系統性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是必要的或是最后的選擇。

共識根據截至2023年12月發表的臨床研究并基于循證醫學標準,參考國內外指南、常用證據分級和推薦強度系統,提出了對強迫癥、抑郁癥、抽動癥、雙相障礙、神經性厭食癥、物質使用相關障礙、精神分裂癥等疾病的適應證、禁忌證的臨床推薦及手術方式建議。其他難治性精神疾病在進行充分的倫理、患者獲益分析之后也可參考本共識進行治療選擇。

近年來,精神疾病外科治療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多種先進的神經影像及電生理技術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共識基于2009及2010版指南,結合近年研究成果,歸納總結一些新型的應用方式。

包括射頻毀損、腦深部電刺激(DBS)及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磁波刀)等。常用的手術靶點包括內囊前肢(an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ALIC)、腹側內囊/腹側紋狀體(ventral capsule/ventral striatum,VC/VS)、扣帶回(cingulate)、伏隔核(nucleus accumbus,NAc)、杏仁核(amygdala,Amy)、內側蒼白球(globus pallidus internus,GPi)、丘腦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等。

image.png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過充分的倫理審核后,以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magnetic resonance 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MRgFUS)為代表的新一代不開顱的神經調控治療也越來越受青睞。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腦病中心作為較早開展臨床治療、全球較大的“磁波刀”中心,已經為多名精神疾病患者帶來滿意的改善效果。

目前,尚不能明確治療某種疾病的最佳術式,精神外科團隊可根據患者的具體診斷、癥狀及需求來選擇具體術式。

作為較全面的、較權威的中國精神疾病外科治療專家共識,該共識介紹了臨床上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精神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初步規范了治療流程和操作技術,旨在為從事精神疾病外科治療的臨床工作人員制定外科治療技術應用的專業標準,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療效果、促進該治療技術未來的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