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銀行行業研究周報:商業銀行三季度監管數據點評

來源:申港證券 時間:2021-11-22 14:59:50

每周一談:商業銀行三季度監管數據點評

事件:2021 年11 月16 日,中國銀保監會公布了21Q3 主要監管指標。2021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總資產余額2.84 萬億元,同比增長8.3%,實現凈利潤1.69 萬億元,同比增長11.5%。

盈利能力提升,各家分化加大。2021 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1.69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與21H1 相比提升0.3pct。其中21Q3 單季凈利潤同比增長12.2%,增速與21Q2 單季相比下降11.2%,主要是20Q2 受疫情影響,商業銀行大幅計提撥備導致的低基數效應在20Q3 消退,分銀行類別來看:

國有行/股份行2021 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3.6%/12.7%,增速與21H1 相比上升0.6pct/0.9pct。

城商行/農商行2021 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0.37%/8.4%,增速比21H1下降4.2pct/1.4pct。其中城商行是所有類別銀行中凈利潤增長最緩慢的,也是增速下降最快的。而從上市城商行披露的三季報來看,上市城商行凈利潤同比增長17.5%,增速比21H1 提升2.1pct,說明非上市城商行普遍面臨較大的壓力。結合上市銀行三季報情況來看,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經濟圈的區域性銀行普遍表現更為優秀,區域分化仍在加大。

凈息差小幅提升,但未來存在壓力:

2021 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2.07%,環比提升1bp。從貸款端來看,雖然三季度以來對公貸款需求持續走弱導致對公貸款利率承壓,但一般下半年銀行會著重加大零售貸款的投放,因此三季度高息貸款的比重增加。從負債端來看,主要是受益于政策紅利,為了引導銀行支持實體發展,減少企業負擔,監管引導銀行負債成本下降以降低貸款利率,例如三季度央行降準釋放了低成本資金以及存款定價機制改革、壓降高息結構性存款等等措施。

未來商業銀行凈息差或面臨一定壓力,考慮到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在降低實體融資成本的要求下和貨幣邊際轉寬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或處于下行的通道,而負債端成本相對剛性,凈息差存在下行壓力。

地產政信政策趨緊,銀行規模增速趨緩。2021 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同比增長8.7%,增速與21H1 相比下降1.1pct,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2.2%,增速與21H1 相比下降0.5pct。一方面受到經濟下行,實體貸款需求不足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到政策調結構收緊房地產和政信平臺貸款影響,銀行擴表速度放緩??紤]到目前房地產調控政策邊際變松,加之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提速,10 月社融已經觸底回升,往后銀行擴表有望提速。

資產質量改善,撥備覆蓋充足:

截至2021Q3,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5%,環比下降1bp,關注貸款占比2.33%,環比下降3bps,經過近幾年加大不良認定和處置力度,銀行不良包袱有所減輕,資產質量進一步改善。

截至2021Q3,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197%,環比提升3.76pct,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32.6%/206.7%/197.2%/131.7%,分別環比變化+7.2pct/-1.7pct/+5.7pct/+2.2pct,僅股份行撥備覆蓋率環比下降,其他銀行風險抵補能有有所增強。

我們預計未來商業銀行不良可控,資產質量繼續呈現改善趨勢。一方面是因為過去幾年不良處置較為充分,銀行資產質量與歷史比相對處于比較干凈的水平。另一方面因為地產調控政策邊際放松加之貨幣邊際寬松,大規模風險出現的概率降低。

投資策略:整體來看,商業銀行前三季度監管數據表現較為優秀,風險點主要在于宏觀經濟增速的放緩以及結構性調控政策的嚴格,往后看隨著政策出臺釋放維穩信號并托底經濟,市場對于銀行資產質量的悲觀預期或得到修正。建議關注基本面優秀、三季報超預期的銀行,比如: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常熟銀行等。

風險提示:政策風險;宏觀經濟復蘇不及預期風險;全球新冠疫情持續惡化風險。

(文章來源:申港證券)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