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支付互聯互通新進展!線下收款碼正在實現互認互掃 聚合支付收單機構競爭將或加劇

來源:財聯社 時間:2021-12-02 21:00:45

支付寶今日發布消息稱,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在全國范圍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同時已經與28家銀行機構也實現線下掃碼互認。而就在幾天前,微信方面亦對外公布,云閃付和13家銀行app均支持掃微信收款碼付款。

支付互聯互通的實現,意味著普通用戶未來在使用手機支付將更加便捷,付款時有更多的支付工具可供選擇。此前尚未實現互聯互通時,支付寶的收款碼僅可使用支付寶app來掃碼支付,微信收款碼亦是如此。如今,用戶不僅可以用支付寶app掃描支付寶的收款碼,也可以用云閃付和部分銀行機構的app完成支付。

有業內人士表示,支付領域的互聯互通已從線上場景拓展到了線下場景,這是一次飛躍性的嘗試。這節約了市場營銷和推廣資源,但相關聚合支付收單機構可能要面臨更殘酷的市場環境。

線下掃碼實現互聯互通

根據支付寶的消息顯示,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在2020年開始基于條碼互聯互通業務展開密切溝通和探索,并陸續在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成都、重慶、西安等多個城市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目前,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在全國范圍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

同時,支付寶與中國銀聯推動完成了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廣發銀行、Mi Pay等28家銀行和機構的開放合作,用戶可以通過各銀行、云閃付及其他機構的APP掃描支付寶收款碼實現支付。

據悉,這是支付寶近期第二次公布與中國銀聯互聯互通的工作進展。此前在10月初,支付寶對外透露,已逐步向銀聯云閃付開放線上支付場景,第一步開放的交易場景是淘寶平臺,淘寶商鋪已經支持消費者通過云閃付付款。在剛剛過去的“天貓雙11”,中國銀聯云閃付也首次參與其中。

支付寶方面表示,未來將與中國銀聯等合作伙伴緊密合作,圍繞用戶體驗持續探索開放更多場景,切實推進支付領域的互聯互通,助力建設開放共享的數字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支付日前亦對外宣布,銀聯云閃付app和工行、中行、建行、交行、中信、民生銀行等13家銀行app均支持掃微信收款碼付款。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此次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收款碼與云閃付和多家銀行實現互聯互通,意味著支付領域的互聯互通已經從線上場景拓展至線下場景。通過銀聯通道,支付寶和微信的收款碼與銀行app實現聯通,意味著支付機構正在回歸“四方模式”。

聚合支付收單或迎更激烈競爭

在業內人士看來,支付寶、微信支付收款碼與銀聯云閃付之間互認互掃,或將提升銀聯在線下收單市場的規模,亦有利于節約市場營銷和推廣資源。不過,相關聚合支付收單機構可能要面臨更殘酷的市場環境。

近年來,由于各家支付機構在線下收單時無法互認互掃,用戶在支付時需要根據條碼提供方來切換不同的手機app,這催生了聚合支付市場。聚合收單機構為商戶提供“聚合碼”,銀行、支付機構app都可通過這張“聚合碼”完成支付。

分析人士認為,當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收款碼可通過銀聯云閃付互聯互通,意味著這種聚合支付的生存空間可能進一步被擠占。而目前國內聚合支付行業的競爭已經十分激烈,參與者眾多、市場較為分散,手續費率持續下降,利潤空間已然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認為央行新規要求具有明顯商戶特征的“個人收款碼”需轉換為“商戶收款碼”使用,這一過程中將給聚合支付市場釋放一定的發展空間。但多位業內人士直言,利好聚合支付機構的空間不大。一方面,用戶作為業務基礎,支付機構不會放任用戶流失,大概率會有如費率見面等措施吸引用戶;另一方面,線下掃碼的用戶免費習慣已經形成,聚合支付收單機構僅靠簡單的補貼措施來進一步拓展客戶的難度較大。

不過,王蓬博認為,目前談論線下支付的互聯互通將引起整體支付收單市場的“大洗牌”為時尚早,因為這要看“個人收款碼”轉換“商戶收款碼”的相關政策情況,以及各家支付巨頭的應對措施。

此外,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從總體上看,互聯互通不只是兩家機構通過溝通談判,向對方開放各自的場景。真正的互聯互通,是所有支付機構、支付工具特別是大型平臺開放支付接口,真正面向所有支付機構、支付工具,嚴禁排他性、歧視性支付協議。因此支付領域互聯互通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文章來源:財聯社)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