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董事長聶慶平:在未來的世界經濟格局當中中國會成為最大的金融市場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2-01-17 09:16:59

1月16日,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董事長聶慶平在出席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海蘇河灣峰會致辭表示:全球共同復蘇下的經濟金融新圖景,應從GDP的增長、貿易和資本市場這三個維度解讀。

聶慶平認為:從GDP來講,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后,世界經濟和金融的變局實質上已經開始,新冠疫情只是加劇了這種變革的過程。從中國來講,目前我們GDP總值超過100萬億元,相對1978年我們增長了275倍。中國的經濟總量在2005年超過了法國,2006年超過了英國,2008年超過德國,2010年超過日本。目前來講中國的經濟總量相當于美國經濟總量的70%左右,占全球的經濟總量也達到了17%,所以預計在203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的第一大經濟體。事實上如果按照購買力計算,根據IMF的計算,2017年中國也已經超過了美國。

從美國來看,現在大體的判斷是美國2022年的經濟有可能是5%的增長速度,核心通脹率大概在2%左右,這些還是取決于看疫情的防控情況,以及消費、就業率各方面,包括供應鏈的瓶頸能不能解決。

總體來看,美國經濟會進入一個低速增長的階段。雖然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轉向了相對中速增長的階段,但是這個增速增長在全球GDP的增長結果當中仍然是比較高的一個增長速度。中國經濟增長在未來的GDP增長有很多的優勢,比如中國具有完整的制造業的產業鏈,中國也開始從低端產業向高端、中端或者中高端產業鏈轉軌,中國經濟也有龐大的國內市場,這是其他經濟體所不具備的,再就是中國也具備完備的科研體系,具有技術創新的能力。這個是未來中國經濟或者說世界經濟在疫情復蘇后變化的一個基本趨勢。

聶慶平表示,從貿易的維度來看,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到現在應該說每隔10-15年,全球貿易占全球GDP的比重有10個百分點的增長。所以你可以看到,從1960年到1973年,貿易占全球GDP的比重從23%上到了30%。1974年到1991年,從30%上到了40%。1992年到2002年由40%上到了50%,2003年到現在接近60%。

中美貿易在全球貿易中的占比是非常之大的。應該說整個貿易也是一個變化的趨勢。美國的貿易占比從二戰以后的56%下降到了現在不到24%,中國的占比達到了17%左右。根據最新的國家海關總署的統計,中國貿易總額突破6萬億美元,貿易格局的改變也是一個未來經濟變化一個比較大的重要因素。

另外中國的貿易是一個多樣性的特點。中國對美的貿易也占到17%左右,中國有對亞洲的貿易,還有東盟的貿易,也占到很高的比例,還有對歐洲的貿易,也是很高的比例。美國貿易的特點應該說主要集中在北美,從美國的貿易來看,主要是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貿易,這種結構的對比在未來全球經濟當中存在著很大的一個變化的趨勢。

美國從特朗普政府開始,兩屆政府,都和中國進行了貿易戰,但效果并不理想,因為從過去單一經濟的情況下面,尤其是單一經濟體量不大情況下,打貿易戰可能對新興經濟體來講可以起到兩個作用:第一個是有利通過關稅的提高阻止出口,從而影響GDP的增長;第二如果新興經濟體承載了金融的漏洞,或者說脆弱性的話,貿易戰可以會產生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到統計數據,美國到2021年的10月31日,從關稅來講,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從3%上到20%,但是貿易量并沒有下來。從這個角度看,美國打貿易戰,對美國來講并沒有什么好處。

聶慶平認為,從資本市場看,全球金融開放,中國是采取了比較開放的態勢。從全球金融結果來看,美國應該是最大的發達市場,中國是最大的新興市場。從市值規模來講,中國也接近美國的70%的水平。在這個過程當中,金融的開放也是影響未來全球經濟和金融走勢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在整個資本市場的開放采取了一些大的步驟。一是中國境內的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范圍和深度進一步擴大,包括滬深港通、滬倫通、ETF互通等持續擴展,所以國際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的路徑是更加的暢通。第二,在市場準入方面也實行了更加開放的政策,我們提前放開了外資證券金融機構的股本限制和牌照的限制,而且穩步有序地擴大了金融機構的投資范圍。第三,中國的A股指數逐步納入國際的知名指數。第四我們也在逐步地健全境外主體境內發行上市的制度,完善企業上市的監管。

所以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決定了中國會有更大的吸引力。從最近的經驗來看:

第一,中國資本市場成為近年來國際資本投資的一個重要流向。應該說每年都是以百分之百的速度在增長,從2020年大概占比不到2.6%,2.6萬億元到現在接近5萬億元,所以中國資本市場成為外資流入一個重要的因素。

第二,從成熟市場轉軌的經驗來看,目前來講大體上外資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市場的占比已經快達到10%的水平,這已經成為新興市場一個重要的因素。

第三,外資具有明顯的價值投資的理念,投資偏好消費和大金融板塊的行業龍頭,持股集中度比較高。

從總的格局來看,資本市場中國作為最大的新興市場,實行全面開放的政策,一定會吸引廣大境外的投資者,同樣這個市場也會實現從新興市場向成熟市場轉軌的階段,所以中國應該說作為一個開放的新興的金融市場,在未來的資本市場,在未來的世界經濟格局當中,很有可能從新興走向成熟,成為最大的金融市場。

綜合來看,從這幾個方面,從GDP的增長,從貿易格局的變化,資本市場的開放,可以看到中國未來對世界經濟和金融結構變化的影響。而中美之間這種相互的變化,也會成為未來吸引全球變化成為新格局形成的重要的一個推動因素。(記者/袁元)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