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糧食生產支持政策出爐:多種補貼保障糧食再豐收 推進糧油產業一體化發展
據農業農村部官網3月25日消息,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明確2022年糧食生產重點工作及一攬子支持政策(下文簡稱“支持政策”),包括穩定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等9條補貼、獎勵、金融政策。
兩部門要求,各地全力以赴保夏糧小麥豐收,千方百計擴種大豆油料,緊盯不放做好農資穩價保供,毫不松懈抓好農業防災減災救災,穩住農業基本盤,為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全力保障全年糧食再獲豐收。
南京財經大學糧食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趙霞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要做到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必須立足國內,通過糧食穩產增產保障我國糧食有效供給。
趙霞談道,支持政策的推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引導農民調整糧食作物種植選擇,使我國糧食種植結構更好滿足現階段糧食消費結構。
綜合運用多種補貼政策
“補貼”是今年支持政策中的高頻詞,涉及5條政策,共出現7次,包括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種糧一次性補貼、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補貼、糧食種植保險保費補貼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武舜臣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糧食生產支持政策是近年來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種糧農民收益的重要措施。伴隨我國經濟總量增長,中央財政收入增加,糧食生產補貼容量也將保持平和穩定增長的趨勢。
補貼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種糧農民的糧食作物選擇。趙霞談道,實施相應補貼政策后,種糧農民或對種植糧食作物的品類進行重新考量,以獲得更多收益。
近年來我國口糧自給率達100%,但部分糧食品類還存在產需缺口,糧食供求仍處于緊平衡狀態。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我國累計進口糧食16454萬噸,相當于我國糧食產量的24%。
綜合國家統計局數據和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我國進口大豆9652萬噸,占糧食進口總量的58.7%。玉米進口量僅次于大豆,為2835萬噸,占糧食進口總量的17.2%。
北京大學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黃季焜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談道,近期受國內外形勢變化影響,我國玉米、大豆等糧食進口壓力增加,糧食市場波動風險加大。
在需求端,我國玉米、大豆需求將進一步增加。趙霞指出,隨著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我國食用油和肉禽蛋奶的消費量將逐步增加,而大豆屬于油料作物,玉米是飼料糧。在外部環境面臨很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就要加強玉米、大豆的有效供給,通過相應政策引導糧食替代種植,增加玉米和大豆的種植面積。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支持政策中第3條和第5條均提到玉米大豆相關補貼,分別為實施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實施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補貼,支持大豆玉米兼容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很多情況下,持有土地的農民與實際種植糧食的農民相分離,近幾年我國新增的糧食生產相關補貼更加聚焦,主要面向實際種糧農民。
武舜臣認為,農業具有弱質性和戰略重要性,從發達國家規律和產業發展政策規律來看,糧食生產補貼將長期存在。要更好推進糧食生產質量效益與競爭力的綜合發展,在關注補貼容量的同時,未來糧食生產補貼也應更加關注補貼效果,并在部分糧食品類生產方面走差異化品牌戰略之路。
建設糧食油料產業園和產業集群
去年中央財政支持糧食生產的一攬子政策中提出要優化糧食產業結構,延伸糧食產業鏈條,支持糧食主產省新創建5個糧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5個糧食產業集群。在此基礎上,今年支持政策提出要支持建設一批糧食油料產業園和產業集群,推動糧油產業實現“生產+加工+科技+營銷”一體化發展。
在李國祥看來,我國供居民食用和養殖所需的糧油供應首先要保數量,其中供居民食用的糧油要在保質量的基礎上提質量,并通過品牌效應實現產品增值。在保證這兩部分糧油需求基礎上,剩余可調節部分才能進行深加工,“必須要把關系理順”。
糧食產業涵蓋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糧食產業帶越發達,糧食安全抗風險能力就越強。趙霞認為,建設糧油產業園和產業集群,有助于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進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
從全球視角來看,趙霞指出,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糧食產業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我國在國際糧食市場上的地位與我國的糧食產銷體量相比仍有差距,以世界市場份額和市場主動權為代表的糧食產業競爭力仍有待加強。加大糧油產業聚集,提高我國糧油生產核心競爭力,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我國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整體而言,趙霞認為,我國糧食支持政策一方面要聚焦國家糧食安全,提高國內糧食有效供給能力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關注我國消費結構,促進優糧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五優聯動”,從高品質角度引導和細化相應糧食種植結構調整,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耕地和種子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兩大要害,在綜合運用各類糧食生產補貼政策和支持糧油產業發展之外,針對耕地和種子,今年支持政策明確要支持新建1億畝高標準農田,擴大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
保障糧食安全,就要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調動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今年支持政策除了推出各類補貼,也提出要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另外,還明確要強化金融保險政策對糧食生產的支持。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 農業農村部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 []長水教育集團:逐夢百年名校!云南長水實驗中學校慶活動圓滿舉行
- []簡潔實用,科大訊飛智能辦公本助你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更高效的工作
- []酒店、樂園暫停營業 主題公園行業市場業績“一波三折”
- []半月20家企業IPO申請撤回 其中創業板撤單率遠超科創板
- []云南白藥炒股虧近20億元 去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達19.29億元
- []凝心聚力戰疫情,永和豆漿捐贈物資馳援沈陽
- []前兩個月工業企業利潤小幅增長 40個行業收入呈正比例增長
- []中集車輛發布首份年報 擬向全體股東派發現金股利2元
- []德邦基金發行屢次折戟 當前非貨幣基金規模排名90名
- []退市新規加速市場出清 目前已有超30家公司提示終止上市風險
- []醫藥股化工股受青睞 高毅資產持有利安隆、銅峰電子等股票
- []滬深交易所發布新規 規定中國存托憑證個人投資者參與證券交易需達24個月以上
- []年內7家擬IPO公司被否 其中亞洲漁港等五家為創業板企業
- []虛假宣傳還是真材實料?五年化妝師帶你深度探訪艾尼斯美妝學院
- []卡塔爾官員:俄對歐盟能源供應無可替代
- []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紙 正迎來一波漲價
- []烏克蘭葵油難出口、棕櫚油主產國高關稅、美豆屢創新高下 國內花生價值幾何?
- []伊朗外長:伊核協議維也納會談已接近達成協議
- []幾內亞政府同開發集團就西芒杜鐵礦項目簽署協議
- []數字化大浪來襲,“模糊未來”中企業如何尋覓確定性?
- []年報點評6 | 遠洋集團:業績目標未完成,土儲規模突破5000萬平
- []福建陽光集團多只債券違約 3家公司主體信用等級調低|債市風控周報
- []OTA交出年度成績單;旅游業仍春寒料峭 | TD一周速覽
- []東航墜機120名遇難者身份確認,生命搜索和第二部黑匣子搜尋仍是重點
- []景區旅游生意不佳,黃山鼓勵導游兼職采茶
- []三米粥鋪抗疫一線送溫暖,同“粥”共濟踐行公益
- []KINGKOIL HOME金可兒寢具定制店落地深圳,開啟個性化寢具定制時代
- []國家發布今年房地產分工,落實好10方面,支持合理購房需求將加快
- []綠城中國實現去杠桿、高效能、高增長
- []賺翻了!凈利增幅最高200%!七家上市銀行理財子公司曬成績
- []綠城管理收入、毛利潤、歸母凈利潤等利潤指標數據亮眼
- []巨頭收縮、供應商被瓜分 社區團購遇“寒冬”
- []中國奧園、德信服務、新天地產將延發2021年經審核業績
- []年報速遞|綠城服務去年收入125.66億元,毛利23.3億元
- []龍湖集團交出2021年地產成績單
- []年報速遞|金茂服務去年收入15.15億元,同比增長60.5%
- []數字藏品火出圈!想象很豐滿 現實有點骨感?
- []遠洋集團開發主業穩步增長
- []天價CEO去職,敏華控股兩天“掉了”1600萬
- []弘陽服務:保持有質增長
- []王兵作別北新建材,留下15億資金“窟窿”丨年報風云?
- []一周公告合輯丨龍湖、旭輝、招商業績亮眼 世茂、寶龍等業績“難產”
- []中國奧園:正在制訂重組計劃 年報可能無法于3月31日前刊發
- []和訊曝財報丨正商實業2021年實現收益134.21億元 同比增長66.3%
- []和訊曝財報丨港龍中國2021年收益約為103.69億元 同比增長約149%
- []旭輝永升服務:審慎與長期主義丨資色·曝財報⑨
- []@所有車主 這些新規下月起實施!優化調整記分分值
- []美國消費者信心低迷 待售房屋銷量連續第四個月下滑
- []外匯局:2021年四季度我國外債規模繼續穩步增長 境外投資者持續增持境內人民幣債券
-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即使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美國經濟仍強勁
- []一年內到期債務僅占總借貸額7.6% 龍湖對收并購依舊審慎
- []月銷售額逐步下探年度凈利首下滑!保利發展進入增收不增利通道?
- []無懼通脹+日元走軟 日本央行行長堅持寬松貨幣政策
- []精益增長一年,華住交答卷
- []正商實業: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3.99億元
- []鑫苑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22億元
- []富力地產預計去年凈虧損不少于80億元,將延發經審核全年業績
- []年報速遞|金輝控股去年收入400.2億元,毛利77.5億元
- []金茂服務發布2021年業績報 在管面積同比增長106%
- []夜讀·房企融資|金融街、華潤置地、美的置業發布融資計劃及進展
- []年報速遞|新城悅服務去年營收43.5億元,毛利率30.8%
- []萊蒙國際: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3340萬港元
- []深圳出臺紓困措施:減免“房土兩稅”,緩繳公積金
- []綠城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8.46億元 同比增20.22%
- []星星集團預計2021年度錄得凈虧損3600萬港元
- []格力地產將717萬股回購股份注銷 以減少注冊資本
- []重慶百貨2021年歸母凈利潤9.8億元 同比下降6.68%
- []爪哇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港幣7020萬元 下跌54%
- []大悅城:年度報告披露時間由2022年3月30日變更為2022年4月12日
- []大生地產:2021年溢利為港幣6.54億元
- []碧桂園獲農業銀行200億并購及保障房額度、200億住房按揭額度
- []我愛我家延長非公開發行股票決議有效期至2023年
- []城投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9.12億元 同比增長18.26%
- []沒有一個屋頂可以錯過晶科能源BIPV
- []新城悅服務2021年核心凈利潤增長55.4% 在管面積約1.54億平米
- []民生銀行貸款疑云:借款人變擔保人 80萬元去哪兒了?
- []茂業商業: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4.09億元 同比上升92.18%
- []廈門國貿:擬推不超過1.06億股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 []年報速遞|美的置業去年收入737億元,核心凈利約54.6億元
- []涉訴標的金額約7.3萬元, 聯發集團武漢公司成被執行人
- []新城悅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5.21億元 同比增15.38%
- []萬達酒店2021全年盈利2.59億港元,但酒店入住率不足50%
- []金地集團高管將斥資不超過2000萬元購買公司債券
- []深天地董事楊國富辭職
- []港交所擬第三季推投資服務通
- []東莞:4月起商品房預售確權后直接轉現售簽約
- []瑞信上調中海物業目標價至11.16港元
- []財面兒丨美的置業2021年公司擁有人應占凈利潤37.44億元,同比下滑13.4%
- []財面兒|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及部分核心管理人員購買不超2000萬元公司債券
- []快訊丨新城控股成立商管公司 注冊資本1000萬元
- []春江水暖!卓越多盤喜迎三月天
- []保利置業:獲受一筆4億港元非承諾短期循環貸款
- []美國擬2022年向歐盟提供至少150億立方米的額外液化天然氣
-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跨境數據驗證平臺上線 微眾銀行提供區塊鏈開源技術支持
- []最新!武漢首套房貸利率降至5.2% 此前已有20城首套利率低于5%
- []興業銀行談地方政府融資:資產質量可控 逐步壓降存量債務
- []費用管理初創公司Ramp融資7.5億美元,將著力拓展差旅業務
- []中航信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2%,處理2.73億張BSP客票
- []中國建筑國際: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68.01億元 同比增加13.1%
- []華潤置地成功發行30億元中期票據 票面利率最高為3.54%
- 銀行業月報:銀行急跌反彈 基本面仍然穩健
- 浦發銀行加碼推動無還本續貸持續守“滬”小微企業
- 港脈黃岐!同溢堂成為港傳中藥的代表品牌
- 郵儲銀行雨花支行:住銀聯合進社區 便捷服務入人心
- 東莞:4月1日起預售房地產項目確權后直接轉現售簽約
- 大興商辦市場發展提速,助推“新國門”科創總部區升溫
- 專注做女襪的新品牌己舟:第一期新品上線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陳序平:未來龍湖集團會布局高能級城市 發揮多航道效應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陳序平:龍湖集團未來的毛利率會逐漸修復
- 一個信號,先讓房地產活下來,央行等多部門集體發聲,關鍵時期
- 金融街11億元公司債券票面利率最高為3.48%
- 印度新年度棉花種植面積將增長20%
- 大北農:肥豬自繁自養成本今年下半年整體爭取降到8元/斤以下
- 中國鐵建17億元公司債券票面利率確定為3.67%
- 吉祥餛飩向深圳疫情區捐贈物資,共克時艱
- 我國油菜種植面積呈增加趨勢 產量將持續增長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龍湖集團2021年實現銷售額2900.9億元 長三角區域占比28.2%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陳序平:2022年龍湖集團將秉承“量入為出”的拿地策略 圍繞毛利率等指標進行布局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趙軼:2022年龍湖集團銷售目標3000億元 保持穩健增長
- 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顯著收漲 央行公開市場凈回籠600億元|債市縱覽
- 年報速遞|正榮服務去年收入約13億,在管面積同比增長超七成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龍湖集團2021年物業投資收入104.1億元,同比增長37.5%
- LME鎳重啟交易后繼續上演“過山車”式行情 投資者何去何從
- 年報速遞|金融街物業去年收入13.2億,利潤約1.5億
- 2021年龍湖實現歸母核心凈利潤224.4億元 同比增長20.1%
- 三盛控股、陽光100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業績
- 直擊世茂一季度開局:加速生產、品質兌現 、美好服務
- SOHO中國2021年營收凈利雙降 將繼續出售部分商業物業
- 陽春三月 捷途X70 PLUS與長安CS75 PLUS誰更適合踏青出游?
- 本土主題公園“以變制變”,以創新謀發展
- 大摩分別降嘉里建設今明兩年每股盈利預測4%及11%
- 鄉村民宿的“桃花源”與生意經
- 正榮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74億元 同比增1.7%
- 和訊曝財報丨龍湖集團2021年營業額2233.8億元 同比增長21.0%
- 和訊曝財報丨正榮服務2021年收入約為13.36億元 同比增長約21.1%
- 長沙望城經開區投資集團10億元中票完成發行 利率3.70%
- 等不到MU5735應答,空管如何處置“雷達信號消失”
- 曾經的網紅打卡地,還活得下去嗎?
- 富昌電子榮獲萊迪思半導體授予的“2021半導體杰出合作伙伴獎”
- 百年糊涂借勢婦女節做品牌營銷,竟然比江小白還會整事兒
- 和訊曝財報丨金隅集團2021年主營收入1236.34億元 同比上升14.47%
- 世界睡眠日 | BMC怡和嘉業攜手院端專家共筑健康睡眠
- 廣東:2022年擴大“六稅兩費”適用范圍 落實好LPR下行
- 2021機場客流量排名公布,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位列第一
- 廣東:鼓勵各市通過發放消費券等形式開展消費促進主題活動
- 金隅集團擬發行不超100億元公司債券
- 期市播報:純堿、玻璃聯袂上漲 “妖鎳”卷土重來
- 年報解讀丨核心指標穩步增長 遠洋集團為房企“韌性”發展提供樣本
- 信泰人壽駐馬店中支開展鄉村振興愛心捐贈活動
- 關于深化民航改革評估工作的思考
- 背負50億債務違約,陽光城憑什么拿下六連板?
- 南京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20宗 總起始價267.23億元
- “妖鎳”卷土重來 滬鎳主力合約刷新歷史新高
- 金華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15宗 總起始價約48.6億元
- 曾經的網紅打卡地,還活得下去嗎?
- 年報速遞|弘陽服務去年營收約11億,在管面積同比增長近35%
- 青島膠州灣發展集團7億中票將付息 利率4.92%
- 廣東:落實好鐵礦石、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保供穩價措施
- LME:3月28日收盤起上調每噸鎳保證金至6144美元
- 房價回暖城市調查·南京|房價連漲3個月,土拍規則放松!南京這三個片區熱賣,“可選房源有限”
- E寵商城嚴苛選品,守好品質關,賦能每個養寵家庭
- 凈賺827億元!8萬億銀行年報亮相 現金分紅比例創新高 首披“涉房”業務風險賬本
- 突發!寶龍商業官宣年報“難產”
- 這家上市房企搞不好“房”搞“鋰”!獨董全棄權,股價12漲停,持股員工人均賺30萬!
- 房價回暖城市調查·長沙|房價15連漲,成交仍處低位,長沙多數樓盤為何不愿“降價營銷”?
- 和訊曝財報丨瑞安房地產2021年收入175.55億元 較上年增長282%
- 3月份下跌行情明顯 多只中概股開始大手筆回購
- 年內基金經理達76人離職 包含2022年“四冠王”趙詣等明星經理
- 國際油價重回120美元 三個交易日內漲幅拉到13%
- 年內一季度發行28只可轉債 合計募資金額達772億
- 北向資金連續4日凈賣出 其中近三日凈賣出額均小于10億元
- *ST艾格提前鎖定面值退市 目前A股市場內僅剩5個交易日
- 攜程去年凈營收200億元 國內機票與酒店業務恢復水平行業領先
- 菏澤大野地產100%股權及2.28億元債權擬轉讓 底價約2.53億元
- 結婚登記數創36年新低 愛情還是年輕人的必需品嗎?
- 三大運營商年報業績公布 2021年合計盈利達1481.94億元
- 豆粕為何持續上漲?業內:豆粕比豆子還要貴了!
- 烏克蘭春播面積削減 全球小麥供應格局面臨調整
- 多地被迫按下“暫停鍵” 波及化工行業“半壁江山” !提貨受阻、停工停產
- 京東物流:擬配售1.505億股及大股東認購2.614億股 總購買價10.9億美元
- 甘肅民航置業掛牌轉讓昌茂地產100%股權
- 早讀拾光(3.25)丨財報延期名單再拉長 佛山降低人才卡申領門檻
- 抑制高通脹 多國進入“連續加息”周期
- 2021全年營業收入超越2019年,同程旅行何以超車?
- 金融機構搶灘3億“新市民”金融服務 推專屬貸款成銀行切入口
- 南京:房價連漲3個月、土拍規則放松 南部新城等三片區房源供不應求
- 重慶:限時八折、首付兩成、購房有補貼…… 房價3連漲后樓市加快推盤
- 長沙:房價15連漲、成交仍處低位 多數樓盤為何不“降價營銷”?
- 北京:新盤加快入市、二手房快速回暖 樓市修復趨勢仍不穩定
- 金融街物業: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37億元 同比增長約31.29%
- 弘陽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28億元 同比增83.4%
- 金隅集團: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29.33億元 同比增加3.14%
- 年報速遞|五礦地產去年收入近129億港元,溢利約6.3億港元
- 寶龍商業更換核數師 將延期發布經審核年報
- 東航MU5735已找到的黑匣子初步判斷為艙音記錄器,已發現部分飛機及遺體殘骸
- 觀點直擊 | 復星郭廣昌:這30年,我們完成了全球布局(實錄)
- 中華企業2021年歸母凈利潤減少41.57% 全年簽約額46.9億
- 李宇嘉:政策紓困從三四線進入省會弱二線城市
- 結婚登記數創36年新低 愛情還是年輕人的必需品嗎?
- 綠景中國地產白石洲舊改一期一宗地塊提前繳清8.09億土地出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