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銀行交出2021年“科技答卷”:資金投入超1500億 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正在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我國銀行業正通過不斷加碼科技資金投入和科技人才引進,以全面擁抱金融科技的姿態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網財經記者根據目前已披露的6家國有大行和8家全國性股份行2021年年報,2021年,上述14家銀行金融科技資金投入合計1554.17億元,同比增長12.62%。其中,6家國有大行金融科技資金投入合計1074.93億元;8家全國性股份行金融科技資金投入合計479.24億元。
科技人才方面,2021年,上述14家銀行科技人員總數合計11.54萬人,占全部員工(221.55萬人)的5.21%。其中,6家國有大行科技人員總數合計8.19萬人,8家全國性股份行科技人員總數合計3.35萬人。
2022年1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旨在加快數字經濟建設,全面推進銀行業和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和滿足人民群眾需要。3月底以來,各家銀行在其召開的2021年業績發布會上,闡述各自“科技答卷”的同時,明確了下階段如何通過科技賦能加快推進和深化數字化轉型,提升后疫情時代競爭力。
金融科技資金投入超1500億
資金投入是衡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的核心硬指標之一。根據統計,在2021年14家銀行金融科技資金投入合計1554.17億元中,6家國有大行毫無懸念地依舊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投入合計1074.93億元,同比增長10.77%。其中,“宇宙行”工行金融科技投入排名第一,為259.87億元,同比增長9.10%,占總營收比例為2.76%,較2020年增加0.06個百分點;余下的5家按科技資金投入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建行、農行、中行、郵儲銀行、交行,分別為235.76億元、205.32億元、186.18億元、100.30億元、87.50億元,增速分別為6.64%、12.20%、11.44%、11.11%、23.60%,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2.86%、2.85%、3.07%、3.15%、4.03%,占總營收比例分別較2020年下降0.07個百分點、增加0.07個百分點、增加0.12個百分點、持平、增加1.18個百分點。
全國性股份行方面,2021年, 8家全國性股份行金融科技資金投入合計479.24億元,同比增長17.02%。按科技資金投入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招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恒豐銀行、渤海銀行,分別為132.91億元、75.37億元、73.83億元、63.64億元、57.86億元、45.07億元、21.11億元、9.45億元,增速分別為11.58%、8.82%、2.40%、30.89%、12.35%、21.75%、233.49%、68.75%,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4.37%、3.68%、4.36%、2.88%、3.79%、2.83%、8.85%、3.24%。
值得一提的是,招行2021年金融科技資金投入不僅為全國性股份行中最多,同時也超過了國有大行中的郵儲銀行和交行。招行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輕型銀行”轉型下半場以來,該行以洪荒之力打造金融科技銀行,讓客戶服務的每一個流程環節都享受數字化的便捷。
同時,恒豐銀行2021年金融科技資金投入實現了高達233.49%的增速,該行正是在2021年發布“建設一流數字化敏捷銀行”新戰略,明確了未來5年乃至到2035年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時間表與路線圖。
針對2021年銀行加碼金融科技資金投入,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中表示,金融科技是銀行業發展的重點,因為銀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也是銀行業未來轉型升級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微觀層面上,銀行有數字化的必要和動能,為了適應整個經濟數字化和客戶數字化的變化趨勢,更精準地服務實體經濟;宏觀層面和國家層面上,也符合發展方向。所以,銀行不斷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是個必然的趨勢。
曾剛進一步指出,銀行業未來還會持續增加金融科技投入,因為數字化實際才剛剛開始,需要不斷的加大投入。
國有大行金融科技員工逆勢增長
員工人數方面,截至2021年末,上述14家銀行員工合計221.55萬人,較2020年增加0.86萬人。其中,6家國有大行員工合計183.10萬人,較2020年末減少1.18萬人;8家全國性股份行員工合計38.45萬人,較2020年末增加2.04萬人。就金融科技員工來看,截至2021年末,14家銀行金融科技員工合計為11.54萬人,占全部員工的比例為5.21%;2020年,13家銀行金融科技員工(除中行未披露外)合計為9.46萬人,占全部員工的比例為4.98%。
就國有大行來看,除了建行員工人數有所增加外,其他5家國有大行員工均較2020年有所減少。截至2021年末,工行、建行、中行、農行、交行、郵儲銀行員工分別為43.41萬、35.13萬、30.63萬、45.52萬、9.02萬、19.39萬人,其中建行員工較2020年末增加1581人,其他5家國有大行分別較2020年末減少5698人、2762人、3826人、478人、581人。
不過,國有大行員工整體數量縮減的同時,金融科技員工人數卻保持增長。截至2021年末,6家國有大行科技員工合計8.19萬人,工行、建行、中行、農行、交行、郵儲銀行科技員工分別約為3.5萬、1.51萬、1.29萬、0.91萬、0.45萬、0.54萬人,工行較2020年減少0.04萬人,建行、農行、交行、郵儲銀行分別較2020年增加2017人、1003人、563人、858人。另外,就員工結構來看,6家國有大行科技員工占比分別為8.10%、4.03%、4.20%、2%、5.03%、2.76%,其中,工行科技員工占比與2020年保持不變,其他4家國有大行(除了中行未披露相關數據)科技員工占比均較2020年有所增加。
就全國性股份行來看,8家股份行員工合計38.45萬人,較2020年末增加2.04萬人;其中8家股份行科技員工合計為3.35萬人,較2020年增加3900多人。截至2021年末,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不含子公司)、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渤海銀行、恒豐銀行金融科技員工分別約為1萬、0.90萬(含外包)、0.43萬、0.33萬、0.31萬、0.24萬、0.07萬、0.05萬人,分別較2020年增加1161人、500人、96人、972人、437人、396人、315人、56人。其中招商銀行科技員工占比為9.69%,其他6家股份行(除平安銀行外)科技員工占比均超過4%,且科技員工占比均較2020年有所增加。
金融科技員工數量增長的背后,體現了銀行對科技人才的重視。工行副行長張文武在該行2021年年度業績發布會上介紹道:“在機制方面,我們推進科技人才興業工程;推出了‘揭榜掛帥’機制,實施敏捷研發模式;依托金融科技研究院與合作伙伴共建了前沿技術實驗室;連續12屆舉辦‘工行杯’全國大學生金融科技創新大賽等等,激發了數字創新動力。”
業內專家表示,金融科技人才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金融科技員工人數的逆勢增長反映了大行在人力資源上的調整,將更多的人力資源投入到金融科技領域,以此提升銀行競爭力?!?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未來情況看,對于大行來說,金融科技人才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在達到一個合理的邊界之前還會繼續增長。未來銀行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會加大,那些既懂得技術又懂金融的會更加搶手。
曾剛認為,從長遠來看,銀行的人力結構會出現兩個比較大的變化特征,一個變化特征是總的人數增長可能要低于規模增長的速度,這也體現了銀行的規模效率不斷提高。第二個是人員結構方面,專業型人才的需求量會逐步提升,占比會提高,特別是科技員工的占比。
另外,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稱,銀行員工結構調整與經營業務、經營效率相匹配,是個逐步演化過程。他表示,一方面,金融數字化發展很快,部分金融業務線上化很快,市場競爭也很激烈,銀行紛紛增加信息科技方面投入;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業務線上化發展與部分物理網點技術改造、少數裁撤等,相應減少柜臺崗位。銀行希望通過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優化人才團隊,降低成本,提升經營效率。
金融科技加速銀行數字化轉型
2022年1月,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強調,銀行保險機構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科學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統籌推進工作。要大力推進業務經營管理數字化轉型,積極發展產業數字金融,推進個人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加強金融市場業務數字化建設,全面深入推進數字化場景運營體系建設,構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贏的金融服務生態,強化數字化風控能力建設。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轉型不是金融業的選擇題,而是所有金融機構的必答題,是時代賦予的重大課題和重要機遇?!?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對銀行保險機構而言,下一步應加快推進和深化數字化轉型,不斷提升數字化水平,增強與數字經濟的適配性,提升后疫情時代的競爭力。
周茂華認為,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傳統業務,線上線下融合,提升經營效率;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加大實體經濟短板弱項、重點領域支持力度,促進金融普惠發展,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通過數字化技術提升銀行風險控制能力。
在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下,金融科技是商業銀行順應時代前進的巨大助力。李廣子表示,總體上看,需要加強金融業務與技術手段的融合,要把最新技術更好地融入到特定的金融業務場景。
張文武在工行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提到,該行于今年發布了集團數字化品牌“數字工行(D-ICBC)”,重點將從“數字生態、數字資產、數字技術、數字基建、數字基因”五個維度布局。
金融科技是建行三大戰略之一?!盁o科技不金融,金融科技已經融入了建設銀行整個戰略推進和業務發展的方方面面?!苯ㄐ懈毙虚L張敏在該行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未來會繼續保持金融科技投入的穩定增長,還會持續充實金融科技的人才隊伍。同時還要強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研發的投入,增加對住房租賃、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綠色金融、智慧政務、財富管理業務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讓科技水平的提升助力其服務整個社會能力的提升。
“下一步隨著綠洲工程和數據治理工程不斷推進,我們會促進各個業務條線的線上化、數據化和智能化,重點打造數字化營銷、動態定價、開放銀行、智能風控等企業級的數字化業務能力,為‘八大金融’賦能,更好融入和服務數字經濟的發展。”中行行長劉金在該行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上介紹道。
光大銀行行長付萬軍在該行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將加速推進IT治理架構的改革,落實科技戰略規劃,暢通組織運營機制,持續深化科技派駐制,提升科技業務的融合能力和科技的響應速度,第一時間解決客戶訴求和業務痛點。完善技術中臺建設,整合技術基礎設施,更好地賦能業務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網財經)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 []新華社經濟日報緊急喊話,客觀談房地產,釋放4大信號
- []中華企業控股子公司凱峰房地產向其股東方提供不超過10億元借款
- []五礦地產:前三月合約銷售額約30.7億元 同比減少30.7%
- []盛松成:建議適當延長房地產行業去杠桿周期
- []城商行第九家!廈門國際銀行資產規模站上萬億臺階
- []銀保監會等兩部門發布銀行業保險業支持公路交通高質量發展意見
- []太古地產已履行支付頤堤港項目資本義務 麟聯收購選擇權失效
- []中原:港3月二手公屋買賣39宗
- []招商局置地一季度合約銷售77.24億元 同比減少45.6%
- []陽光房地產基金21/22財年第三季度物業組合租用率95%
- []光大銀行又一部門總被“雙開” 去年至今超4名高管落馬
- []步步高出現1.8億元折價大宗交易 賣方為國泰君安證券
- []招商局置地:前三月未經審核合同銷售總額約為77.24億元 同比減少45.6%
- []新政丨北京住建委:一級資質房企開發規模將不受限制
- []滬銅主力流出13.54億 成為當日資金流出量最大的商品
- []煙臺萊山區董家莊地塊掛牌 出讓起始樓面價2745元/㎡
- []南通集中供地:中創投13.18億元摘洪江東路8.93萬平商住地 溢價率6.12%
- []香港新蒲崗工業大廈全幢4.5億港元放售
- []中海宏洋以16.06億元摘得南通1宗地
- []北京統計局:一季度新開工面積5356.8萬平方米 增長15.57%
- []華信服務陳國光:三大舉措打造服務品牌并實現客戶滿意
- []招商蛇口擬借新還舊發行1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
- []南山控股以7.36億元競得成都1宗地
- []深圳寶安2022年公租房集中開工 含256套共有產權、528套公租房
- []北京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0.3%
- []南山控股7.36億元獲成都住宅地 地塊面積為2.72萬㎡
- []羅兵咸永道指今年內銀面向房企的壓力仍然存在
- []因發展需要 天地源擬對下屬公司榆林天投增資1670萬元
- []海潤城發以2.91億元摘得南通1宗地
- []安徽2022年第一季度生產總值10347.7億元 同比增長5.2%
- []恒大下發黃金周重點營銷措施 要求項目總牽頭與當地政府積極溝通
- []長沙:大專及以上學歷就業人員可落戶,享受長沙購房資格
- []煒賦以7.82億元摘得南通1宗地
- []揚州城建:"21揚州01"擬于5月5日付息 利率3.6%
- []跑通全國智能配送 云供油讓油品采購像網購一樣便捷
- []沿海開發&融通控股以總價13.6億元摘得南通2宗地
- []南通首批集中供地攬金58.41億元 中創投、中海宏洋溢價落子
- []4月LPR:1年期和5年期均維持不變
- []華電、中節能,誰拿走了這兩家業主2021年風機訂單?
- []國際油價4月19日顯著下跌
- []第355批公告:磷酸鐵鋰配套車型占比超三元12%
- []到2025年 貴州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達85萬千瓦
- []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建議目前適當延長房地產去杠桿周期
- []今年一季度陜煤入渝超400萬噸 同比增長6.32%
- []廣西柳州建投擬發行20億元債券 項目狀態更新為“已反饋
- []發電廠中監測可燃有毒氣體的傳感器有哪些?
- []統計局:北京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30元 同比增長5.3%
- []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再度飆升之際,多個航空公司卻取消口罩令
- []大手筆!合盛硅業“殺入”光伏玻璃
- []北京:“十四五”擬建成投運74座加氫站 部分加油站將改造變身“加油加氫合建站”
- []南寧住建局:多個項目爛尾消息不實 風險項目已實施重點監管
- []我國煤炭生產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 []碧桂園服務曹寧釧:4大舉措助力客戶追隨并持續提升客戶滿意度
- []RDMI(國際研發方法協會)線上TRIZ二級認證培訓時間確定-2022年5月
- []步步高股東林芝騰訊減持約總股本1% 持股降至5%以下
- []陽光電源:2021年光伏逆變器全球發貨量47GW
- []接下來電池競爭落腳點在哪?寧德時代“親自示范”
- []“21福建陽光SCP001”繼續溝通展期事宜 未兌付本息5.24億元
- []摩通下調港交所今年每股盈利預測3%
- []南通2022集中供地:煒賦底價7.83億元摘東方大道17.4萬平商住地
- []重慶萬盛開發投資公司董事變更 霍之虎聘任為總經理
- []政策 | BIPV或將迎來快速發展黃金期
- []“海南電”首次援粵 海南融入南方區域電力市場
- []保利物業獲富國基金增持47.68萬股 涉資約2562.59萬港元
- []一季度動力電池項目與儲能項目匯總
- []美聯物業調查: 46.6%受訪者仍有意入市
- []煤炭行業:堅定謀求采掘平衡 積極實現超前管理
- []數字零售解決方案提供商多點Dmall預備赴港上市
- []鄭州煤電:2021年虧損2.15億元
- []貴州“十四五”能源規劃印發!新增風光裝機近26GW
- []山西:壓實煤礦安全屬地監管責任
- []大手筆!又一千億企業“殺入”光伏玻璃
- []渝開發觸及漲停 成交額10.74億元
- []合景悠活王中琦:六大轉型助力合景悠活高質量發展
- []北京2022年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13.4億元 同比增長4.8%
- []國債期貨各主力合約高位盤整
- []隆基擬投資1.2GW異質結光伏電池中試項目
- []美股全線收高 10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2.94%
- []廣東物協楊國賢:打破物業行業信息共享壁壘 促進相互合作與互利共贏
- []俄羅斯能源部:今年俄羅斯煤炭出口總量下降9%
- []南通2022集中供地:崇川區永興大道14.29萬平商住地遭流拍
- []效率超40%的熱光伏裝置問世
- []宋登元:2022年將是N型TOPCon電池技術產業化元年
- []天地轉債盤中跌20.00% 臨時停牌
- []創維電器上市中止,創維集團押寶多元化:布局光伏、押注汽車
- []華西-滿盈助業1-20期50億元ABS項目狀態更新為“已反饋”
- []銀保監會等:通過ABS、REITs等方式有效盤活公路存量資產
- []“奧特曼”主題引爆,海昌海洋公園漲幅超一成
- []20國集團金融穩定委員會加強對大宗商品市場、保證金和杠桿的監控
- []谷雨時節吃肉不如吃豆,永和豆漿滿滿蛋白滋養生命活力
- []央行20日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
- []麗江玉龍去年虧了3780萬元,旅游團業務受挫、索道客流量驟減
- []南寧:對當前可能存在的風險房地產項目已實施了重點監管
- []張家口建設發展集團6億元私募債項目狀態更新為“已反饋”
- []內蒙古2022年一季度GDP為5078.4億元 同比增5.8%
- []粵海物業黃亮:以物業管理為核心 研究整合城市服務等產業鏈上下游及增值服務
- []濱江集團第二期短期融資券需補充注冊文件 涉開發資質等
- []3月熱點城市二手房在架時長出現下跌
- []恒大發布五一黃金周營銷措施 重點包裝“現房大優惠”
- []港股內房股全線下跌 LPR下調預期落空
- 10年期美國國債實際收益率轉為正值 為2020年以來首次
- 歐冠升:保險業對香港成世界級金融中心有重要作用
- 3月熱點城市二手房在架房源量掛牌量均出現下跌
- 溫嶺市2022年度供應住宅用地約113公頃 占總量27.24%
- 中新集團20億元小公募公司債券項目狀態更新為“已受理”
- 房地產板塊持續走低 多股跌停
- 3月熱點城市二手房供求比出現不同幅度上升
- 草地上帳篷“瘋長”,露營熱還在升溫
- 廣東: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0元 居住支出同比增長5.6%
- “可緩不免” 房貸延期還款并非不計利息
- 合景泰富:行業分化下服務型房企迎發展契機
- 金地集團成立長沙金宸房地產公司
- 預計配儲319.6MW/639.2MWh!廣西發改委批復11個風電儲能項目!
- 快訊:內房股集體下跌 綠城中國跌近7%碧桂園跌超5%
- 映筑加推6號價單 折實售價745萬港元起
- 濟南2022年將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萬套(間)
- 廣東:一季度CPI同比上漲1.7% 居住價格上漲1.5%
- 遠洋集團:擬發行增信綠色票據
- 中廣歐特斯踐行社會責任,做有溫度的大國品牌
- 福建龍巖:調整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
- 儲能頭條:360MWh!特斯拉公開全新巨型Megapack儲能項目;近2GW/4.3GWh項目啟動,寧夏獨立儲能勢起?
- 華潤萬象生活與南寧昭陽地產簽約合作協議 打造TOD項目
- 地產新時代下,這類房企會越活越好!
- 房價跌慘了?今年,買錯房的人虧大了!
- 重慶2022年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98億元 同比增長5.2%
- 3月合肥二手房掛牌均價漲幅最大
- 港股異動 | 內房股再度下挫 新城發展(01030)跌超5%領跌 LPR報價連續三個月維持不變
- 從“野蠻生長”到“規范監管”:“劇本殺”是殺瘋了,還是封殺了?
- 一季度動力電池擴產兇猛:投資超3千億、規劃產能877GWh!
- 南通2022集中供地:海潤城發底價2.92億拿下海門區一宗商住地
- 泰安市泰山西湖南側2宗宅地流拍 總出讓面積約49735㎡
- 江門白石舊改首期地塊平整工作基本完成 舊改面積達781.2畝
- 遠洋集團建議發行增信綠色票據 用于償還年內到期中長期外間債務
- 石家莊2022年計劃供地1257.29公頃 其中住宅用地439.23公頃
- 招行信用卡第11次榮獲中國品牌力指數信用卡業第一
- 盛松成敦促放寬對房地產開發商債務限制
- 香港清水灣前邵氏片場獲批建37幢住宅 總樓面約105.1萬平方呎
- 僑銀股份:被確定為約21.89億晉城市陽城縣城鄉垃圾綜合處理項目第一中標候選人
- 珠海華發集團5億元中期票據申購區間確定為4.00%-5.00%
- 南通2022首批供地:融通控股聯合體13.6億元包攬通州區兩宗宅地
- 福建龍巖:調整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 涉降首付比例、延長貸款期限
- 無錫惠才舉措:相關人才可直接在市區范圍購買首套商品住房
- 正威國際集團與云南麗江市政府就文旅項目簽訂合作協議
- 中國鐵建擬發行30億面向專業投資者債券 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 內蒙古一季度生產總值5078.4億元 同比增長5.8%
- 融創房地產被強制執行超3800萬
- 中國鐵建:擬發行30億元公司債券
- 上海公積金中心:為減少疫情影響 將在5月底增加安排一次租賃提取支付
- 光伏制氫發展態勢積極 晶科科技布局培育制氫方案
- 三明城投12億元私募債狀態更新為“已反饋”
- 中新集團擬發行20億元公司債券 期限不超過10年
- 南通2022首批供地:崇山區一地塊底價1.88億元成交
- 任職11年 恒隆地產董事關則輝將退休
- 一個月港元拆息跌1.13點子至0.18768厘
- 熱點報告~國債期貨:經濟回落政策受限 期債偏空
- 秦皇島海港區杜莊片區兩宅地1.47億掛牌 面積合計約5.94萬㎡
- 南通2022首批供地:中海宏洋16.06億元拿下崇山區7.6萬平宅地
- 港府于屯門藍地石礦場北面展開研究 計劃建公屋
- 菏澤金地土地開發投資20億私募債項目狀態更新為“已反饋”
- 香港大窩口7個工廈重建 提供約182萬平方呎樓面供應
- 四川:統籌全省數據中心規劃布局 加快建設天府數據中心集群
- 財信地產累計減持財信發展1429.98萬股 占總股本1.30%
- 金地集團成立長沙金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注冊資本1000萬元
- Uber試圖構建“超級APP”?前輩的經驗還需汲取
- 疫情下的網約車出租車司機們
- 廣州白云湖北大科技園國際科創廣場預計年底封頂 總投資超15億元
- 廣裕置業6.14億競得嘉興桐鄉1宗住宅用地 樓面價7521元/㎡
- 港股快報 | 地產板塊交易疲軟 中國海外發展換手率0.05%
- 廣州黃埔廟頭村重選合作企業 此前由恒大操盤
- 大摩相信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消費券有利領展
- 一站式服務方案,伊家伊湯高科技藥膳加工廠為合作企業量身打造
- 建發股份:擬發行10億元公司債券 票面利率3.53%
- 人行:要充分發揮多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效能
- 品種策略日報-國債
-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2.909%的新高 為2018年末以來的最高水平
- 金華金東城投"21金東01"、"21金東02"債券將于5月5日付息
- “20正榮03“異常波動 盤中臨時停牌
- 澳門冀“五一”黃金周每日吸引約2萬客流
- 首開股份:擬發行23.2億元公司債券 票面利率確定為3.59%
- 奢侈男裝品牌VS·VERSIGNY維西尼2022夏季新款一經發售火爆全球!
- 中信建投期貨: “鐵水頂”已現 雙焦跳水是回調還是轉向?
- 金華義烏一地塊重新出讓 龍匯置業1.44億、配建政策性住房720㎡競得
- 成都新開元城投14億元公司債將付息 利率為5.29%
- 富瑞調低合景泰富今明兩年每股盈利預測分別25%及29%
- 4月LPR維持不變:1年期報3.7% 5年期報4.6%
- 惠譽指富力地產2022年到期短債較多 但資產處置存不確定性
- 央行、銀保監會: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的金融服務
- 保利發展15億公司債票面利率最高為3.59%
- 中化學交建集團轉讓山東駿達置業10%股權 底價為1598萬元
- 湖州市城市集團10億公司債擬于4月28日付息 票面利率4.49%
- 日照城投15億元小公募狀態更新為“已反饋”
- 2021年吉祥航空營收117.7億元,凈利潤-4.982億億元
- 領駿科技:未來城市道路L4級自動駕駛的行業重塑者
- 南通天山置業10.5億元私募項目狀態更新為“已反饋”
- 寧夏: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 央行上繳結存利潤6000億元!提出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23條政策舉措|債市縱覽
- 女子冒充老總詐騙12萬被抓
- 貴州:推進養老事業更快發展 全力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
- 中金:粗鋼主動限產前置了供應收縮 將有助于改善并維持行業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