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環球精選!生豬惜售擾動市場供給 “二師兄”恐難上“豬峰”

來源:證券時報 時間:2022-07-07 07:41:04


【資料圖】

6月中旬以來,豬價幾乎每日一漲,7月6日外三元生豬價格較3月低點近乎翻番,低迷了快一年的生豬養殖行業似乎迎來上行轉折。上一輪豬周期當中,“二師兄”在非洲豬瘟加持下攀上“豬峰”,消費者至今仍記憶猶新,此次豬價上漲,會不會再次卷土重來?

經濟學中的“蛛網理論”,解釋了農產品的供求問題,即本期市價由本期需求決定,本期供給由上期市價決定。生豬作為一種典型的農產品,供求變化和價格走勢符合“蛛網理論”解釋,這也是產生豬周期的理論依據。

國人飲食結構的相對穩定性,決定了需求量基本恒定,所以分析豬價走勢主要看供給變化情況。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生豬產能去化效果明顯,但并未見底。據中國種豬信息網,截至5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達4192萬頭,較2021年6月峰值水平的4564萬頭下降8.15%,較4月數據則微增0.4%。供給尚且充足,消費還不旺盛,應該說,生豬價格并不具備長期持續上漲基礎。

生豬價格一直是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擾動因素,熨平豬周期也就成為宏觀政策的重要考量,規?;B殖帶來的產能蓄水功能,讓這個政策取向變得現實可行。近年來,我國推行規?;B殖策略,鼓勵養殖場擴大產能、鼓勵產能向頭部企業集中,并將2025年生豬產業養殖規模化率達到65%以上寫入正式文件,根本目的也在于利用規模效應保證產能穩定性,從而維持市場、行業的長期健康穩定。

既然價格上漲缺乏基本面支持,那么近期的反常情況就需要充分重視,并根據情況出手干預。國家發改委本周密集砍出“三板斧”,保障生豬市場平穩運行——組織行業協會、部分養殖企業及屠宰企業召開會議,提醒企業不得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研究投放豬肉儲備,防范豬價上漲過快;聯合大連商品交易所,加強現貨期貨市場監管,及時排查異常交易。這些措施是用“有形之手”保障市場的正常秩序,讓“無形之手”更好地發揮作用。

價格炒作助漲助跌,對產業的危害不可不防。無論是企業長期虧損造成的漲價迫切,還是部分媒體捏造散布的漲價信息,都直接加劇了豬周期反轉前夜的惜售情緒,并最終導致盲目壓欄、二次育肥等擾亂動作。短期壓欄之后,等待行業的會是什么?很可能就是后期集中出欄、豬價再次快速下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受阻,最終影響長期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

標簽: 生豬價格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