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天天快資訊丨2022年第二季度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業務運行及合規情況通報

來源:NAFMII資訊 時間:2022-08-05 17:42:08

各信用評級機構:

為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業務的規范健康發展,充分發揮信用評級的中介服務職能作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證券業協會)就2022年第二季度債券市場14家信用評級機構[1]的業務發展情況、違約預警情況、內部建設及業務合規情況進行了總結。有關情況具體如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業務發展情況

截至2022年6月30日,存續的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主體共計4779家[2]。分市場看,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和企業債發行人AA級占比分別為33.33%、44.19%和54.06%;AA+級及以上發行人占比分別為63.92%、48.02%和31.29%;無主體評級占比分別為1.27%、3.46%和3.06%。

(一)主體評級的承攬環比顯著增加

二季度,14家評級機構共承攬債券產品2087只(附件1),環比增加11.06%;分機構看,中誠信國際的業務量占比為34.50%,聯合資信、上海新世紀、東方金誠和中證鵬元業務量占比分別為20.36%、14.61%、12.17%和10.83%,其余各家評級機構業務量占比均不足6%。此外,評級機構共承攬非金融企業類主體評級1216家,金融企業等其他類主體評級169家,環比分別增加102%和117%。

(二)評級調整家數同比減少,負面調整多于正面調整

二季度,評級機構共對87家發行人進行了評級調整,同比減少3.33%;占總存續家數的1.90%,同比減少0.64個百分點。其中正面調整9家,負面調整67家,另有9家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分機構看(附件2),聯合資信、中證鵬元和中誠信國際調整家數較多,分別為28家、18家和16家;遠東資信和聯合資信的調整家數占其存續發行人家數比重較高,分別為5.00%和2.28%。

(三)級別下調中超七成為小幅度下調

二季度,正負面級別調整共76次,展望調整為20次。以級別下調為主,共70次,涉及發行人53家;原級別涉及B到AA+級[3],其中原AA級的發行人家數最多,占比31.48%;展望下調16次,均為穩定至負面。從累計下調幅度看,有39家發行人主體評級被下調1-2個子級,占比73.58%,評級機構通過小幅調整進行風險預警;有14家發行人累計被下調3個及以上子級[4],其中聯合資信有8家,中誠信國際和中證鵬元分別有2家,大公國際、上海新世紀和遠東資信分別有1家。此外,級別上調6次,涉及發行人5家,均為AA+級上調至AAA級;展望上調4次(附件3)。

(四)近三成企業獲得多評級,同一發行人級別不一致率環比增加

二季度,共有71家發行人更換評級機構[5],無新承做評級機構所給級別高于原級別的情況。

截至2022年6月30日,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共有914家發行人獲得2個及以上評級機構出具的主體評級[6],占存續的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主體的19.13%;其中131家發行人的評級結果不一致,不一致率為14.33%,環比減少0.89個百分點。不一致的發行主體評級相差1個子級,其中中證鵬元所評37家、大公國際所評36家發行人主體級別高于其他機構,占比[7]分別達到13.70%和12.90%;遠東資信和大普信評分別有7家和1家,占比分別為35.00%和50.00%;東方金誠、聯合資信和上海新世紀分別有24家、19家和14家,占比在5%-9%之間;中誠信國際有10家,占比為2.04%。

違約預警情況

二季度新增2家企業首次違約[8],涉及大公國際、聯合資信和中證鵬元。從市場分布來看,債務融資工具和公司債發行人各1家;從級別來看,違約前1年內最高級別分別為AA+和AA-;從級別變動幅度來看,2家發行人違約前三個月內級別下調幅度分別為14和17個子級,一次性下調幅度最大為15個子級;從跟蹤評級及時性來看,1家評級機構提前6個月進行負面調整預警,提前3個月進行級別下調(附件4)。

內部建設

和自律管理動態[9]

(一)評級人員數量穩定,5年以上從業經驗分析師占比穩步上升

14家評級機構共有分析師1672人(附件5),同比增加8.85%。從業經驗在3年及以上的分析師占比為56.28%,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5年以上從業經驗分析師占比38.34%,同比提高3.64個百分點。二季度3年及以上從業經驗分析師人均評級作業量[10]為5.46個;其中,中證鵬元最高,為11.23個;其次是東方金誠、中誠信國際、大公國際和聯合資信,分別為7.07個、6.63個、5.82個和5.18個。

(二)交易商協會和證券業協會調研行業健康發展通知的落實準備情況

交易商協會和證券業協會對債券市場全部評級機構落實《關于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準備情況進行調研,評級機構均按《通知》要求推進“個體信用+外部支持”的評級邏輯安排,過半數機構已經先行應用,開始在評級報告中披露;同時,評級機構均已建立違約率、評級方法模型、大跨度下調等檢驗機制,并根據方法建設和評級實踐持續完善相關內部制度。

(三)交易商協會評級專委會持續開展評級行業專題研究

交易商協會信用評級專業委會組織編寫形成《中國債券市場信用評級年度報告(2022)》,全面總結債券市場整體發展情況及信用評級業的現狀,分析信用評級表現,并對新形勢下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的轉型與發展等方面進行了專題分析。

(四)證券業協會組織證券資信評級專業委員會研究制定評級業務自律規則

證券業協會組織證券資信評級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落實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要求,協商制定評級業務規范,完善證券評級機構和人員管理規定,進一步明確獨立性要求,并充分征求、吸收了行業的意見,持續健全、完善自律規則體系。

下一步,交易商協會和證券業協會將繼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協同加強評級行業自律管理;信用評級機構應當完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機制,不斷優化評級技術體系,依法合規開展信用評級業務,切實提升評級質量和投資者服務水平。

特此通報。

附件

1.2022年二季度評級機構承攬情況

2.2022年二季度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人評級調整家數

3.2022年二季度各評級機構主體級別上/下調分布

4.2022年二季度評級機構所評發行人違約前負面調整情況

5.2022年二季度末評級機構分析師情況

注:

[1] 統計范圍包括安融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簡稱安融評級)、安泰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安泰評級)、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簡稱標普(中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簡稱大公國際)、大普信用評級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普信評)、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金誠)、惠譽博華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簡稱惠譽博華)、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合資信)、上海資信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資信)、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新世紀)、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簡稱遠東資信)、北京中北聯信用評估有限公司(簡稱中北聯信評)、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誠信國際)和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證鵬元)。

[2] 如無特殊說明,本部分數據來源于Wind資訊和評級機構報備,統計范圍為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人。

[3] 其中有2家評級機構對1家發行人的原級別分別為AA和AA-,分布數據分別計算。

[4] 包括在季度內曾被多次下調級別的發行人。

[5] 統計變更評級機構的企業在評級出具日的級別變動情況,數據來源于評級機構的報備資料。變更評級機構包括新增評級機構。

[6] 統計委托評級結果。

[7] 占比=評級高于其他機構的主體家數/其所評獲得多個評級的主體家數*100%。

[8] 本部分數據來源于評級機構報備資料和Wind資訊。

[9] 本部分數據來源于評級機構報備資料。

[10] 人均評級作業量=本季度出具評級報告主體家數/3年及以上從業經驗分析師人數。

[11] 在季度內被多次下調級別的發行人,按照季度初和季度末的級別變動情況統計。

[12] 其中2家評級機構分別對同一家發行人評級上調。


(文章來源:NAFMII資訊)

責任編輯:

標簽: 信用評級 債券市場 第二季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