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熱門看點:又有國有大行領千萬元級罰單!年內6大行合計罰款超1.72億 貸款業務違規占6成

來源:券商中國 時間:2022-08-07 09:45:08

近日,多家國有大行落地千萬元級別罰單!


(資料圖)

8月5日,據銀保監會官網披露,深圳銀保監局對中國銀行深圳分行及相關責任人連發13張罰單,對于中行深圳分行處以1130萬元罰款,違法違規事由為:該行超權限辦理出口雙保理、融信達業務,投行理財業務等12項違規行為。

無獨有偶,就在7月28日,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也落地了一張1310萬元的罰單,包括“理財資金違規用于支付土地款,用途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10項違規行為。另外,一名責任人被予以警告。

截至8月5日,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銀保監系統對六大國有銀行的處罰累計金額已經超過了1.72億元。今年以來國有銀行被罰額度最高的為工行,約4980.7萬;罰款最少的為交行,為972.3萬。

工行、中行先后領年內最大額罰單

8月5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了13張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及相關責任人罰單。除了該行被處以罰款1130萬元外,另有12名責任人被警告或罰款,4人遭到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1人被處以取消高管任職資格3年。該罰款金額是年內中行被罰額度最高的一筆罰單。

具體來看,中行深圳分行涉及12項違法違規事實:超權限辦理出口雙保理、融信達業務,投行理財業務;貿易融資業務、投行理財業務“三查”不盡職;回流型保理、隱蔽型保理產品內部制度、研發程序不審慎;保理融資業務規模超過總行管控,業務存在法律風險;風險管理部履職不到位;監管統計報表數據與事實不符;集團客戶管理不合規;未采取風險防范措施、及時啟動追索程序;違規辦理貿易融資轉賣出表,突破總行的授權管控;違規用理財壓降貿易融資規模;未實現審貸分離及有效防控授信集中度風險;大額授信信息溝通機制不足;調查核查工作不到位,風險排查不到位;輪崗及強制休假、績效考核、業務資料文件管理不規范。

無獨有偶,就在幾日前,工行也迎來該行今年以來數量最大的一筆罰單。7月28日,上海銀保監局官網顯示,中行上海分行及其分支機構存在10項違法違規行為,被責令改正,并處罰款共計1310萬元。一位責任人也因對部分違規行為負有直接管理責任而遭到警告。

根據罰單披露,工行上海分行的違法違規行為主要是發生于2016年至2020年之間,大部分情況是貸款業務的違規。具體來看,工行上海分行存在: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部分服務存在質價不符;部分貸款存在以貸收費;部分業務存在轉嫁成本;部分收費服務內容記錄不完整;理財資金違規用于支付土地款,用途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違規提供政府性融資;部分個人貸款違規用于限制性領域;部分并購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違規代理銷售。

今年以來六大國有行合計被罰超1.7億

截至8月5日,券商中國記者根據銀保監會官網披露的罰單信息進行梳理,去除被罰主體為個人的罰單,統計發現,年內六大國有銀行累計領取罰單數量為319張。

其中,數量最多的大行為農行,達92張;數量最少的為交行,為20張。工行、建行、中行和郵儲銀行領取的罰單分別為56張、52張、40張和59張。

從罰款金額上來看,今年以來六大行合計被罰17288.9萬元。

其中,被罰金額最高的為工行,合計被罰4980.69萬元;緊隨其后的為農行,被罰4420.9萬元。此外,中行被罰2799萬元,建行被罰2398.78萬元,郵儲銀行被罰1717.3萬元,而交行罰款金額最少,僅972.26萬元。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在上述罰單中,絕大多數機構的違法違規均與信貸業務有關,相關罰單共有189張,占比近六成。具體來看,信貸業務的違規包括:信貸管理嚴重失職,貸前調查不盡職,違規發放貸款或貸款資金被挪用等,特別是貸款資金違規流向房地產領域或股市等。

除了信貸業務違規外,券商中國記者根據相關罰單分析了解到,國有大行的普遍存在的違規行為還包括:向顧客違規收取各種費用,如手續費、管理顧問費、押品評估費等。

另外,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的違規現象也普遍存在。例如,有的國有大行員工,違規幫客戶辦理冒名信用卡,利用信用卡進行違規套現,辦理保險等代銷業務時虛假陳述產品進行銷售、夸大收益、隱瞞保險合同的重要情況,風險揭示不充分等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不少國有大行分支機構還因金融許可證遺失、損壞、偽造等情況受到處罰。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

標簽: 國有大行 貸款業務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