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新要聞】銀行理財“固收+”降溫!同業存單理財產品升溫

來源:上海證券報 時間:2022-08-11 09:52:56

受到市場追捧的銀行理財“固收+”產品,上半年悄然降溫。


(資料圖片)

上海證券報記者最新獲取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銀行理財(含理財子公司)“固收+”產品發行量同比減少超過7000款,降低了35.6%,在所有產品中的占比下降近4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債券市場和權益市場持續震蕩的主要原因是,股債相關性不穩定,部分“固收+”產品出現明顯回撤,導致客戶需求更偏穩健保守。受訪人士同時認為,這是短期現象。從長遠來看,“固收+”產品仍然比較適合銀行理財的資產配置需求。記者注意到,偏穩健的銀行同業存單理財產品現階段有升溫跡象。

前7個月發行量同比減少超三成

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銀行理財(含理財子公司)“固收+”產品發行量約為1.3萬款,較去年同期的近2萬款降低了35.6%,在產品總數中占比也由去年的49.3%下降到45.4%。

銀行理財“固收+”產品,是銀行理財轉型凈值化后布局的熱門產品,風險評級多在R2、R3級。這類產品是在債權類的固收資產基礎上加配權益資產,以此增厚整體收益,年化收益率基本可以做到4%以上。這些權益類資產包括股票、基金,以及量化策略、期權策略等。

簡單說,“固收+”產品就是一種多資產配置策略的理財產品,可以同時滿足銀行客群低風險偏好與相對高收益需求。自2020年以來,這種含權類的“固收+”產品得到各家理財子公司積極布局,并逐步占據主流市場。記者了解到,去年由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中,90%都是“固收+”產品。

凈值回撤后降溫長期仍為主流

投資者關注熱度變化主要出現在含權類資產的“固收+”產品凈值出現大幅回撤后。年初以來,股債市場持續震蕩,特別是2月以來,連純固收理財產品凈值都出現下跌,甚至跌破凈值。

普益標準研究員王杰表示,今年以來,部分“固收+”產品未能有效控制權益類風險敞口,導致凈值明顯回撤,難以符合投資者獲取“絕對收益”的預期,投資者情緒更趨謹慎,導致需求降溫。

從業績比較基準來看,今年同期“固收+”產品也較去年有一定下降。據普益標準統計顯示,2021年1月至7月,銀行和理財子公司新發行的“固收+”理財產品的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4.17%,而今年同期為4.10%。

另一家城商行資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債市表現總體不錯,但權益資產波動很大,預計下半年債市不會有大的調整,反而長端利率還有下行可能,因此,此時力推“固收+”產品并非很好的窗口期。不過,在他看來,“固收+”產品未來“卷土重來”也是必然。從長遠來看,銀行理財選擇多資產配置仍是平衡投資收益的很好手段。

同業存單理財產品升溫

在銀行理財產品發行偏向純固收類產品,以及現金管理產品整改進入倒計時的背景下,理財產品對同業存單資產的配置需求陡然大增,相關產品發行有升溫跡象。

從公開信息來看,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大行和股份行理財子公司發行了同業存單理財產品,或者加大同業存單資產配置力度。最新一款產品,是工銀理財發行的“同業存單及存款”固定收益類開放式理財產品。

“其實我們今年以來配置同業存單資產增幅還是比較大的,已接近整個理財資產配置的20%?!鄙鲜龀巧绦腥耸空f,出于風險防御的考慮,主要還是對債市波動有所擔憂,因此配置了同業存單作為替代資產,一旦市場有波動可以迅速調倉。另外,現在多家銀行正在整改現金管理類產品,過去配置的大量長久期資產需要“騰挪”,但同時還得保證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規模,所以也配置了同業存單作為替代資產。

同業存單是銀行間的短期融資工具,主要特征是風險低、流動性好,安全性也較高。普益標準認為,同業存單理財市場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

標簽: 銀行理財 同業存單 理財產品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