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快訊:相當火爆!60多家險資搶購這類產品 獲配金額超90億!來看詳情

來源:券商中國 時間:2022-08-20 15:53:00

“閉眼搶”公募REITs的狀態在持續。


【資料圖】

首批3只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近日發售火熱,創下配售率新低,保險資金也是積極參與投資的主力資金之一。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在3只保租房REITs的戰略配售和網下發行環節,獲得配售的險資機構超40家。其中,6家險資機構現身3只保租房REITs的戰投名單,近40家險資機構參與網下投資,獲配金額接近3只REITs網下配售總量的一半。

截至目前,17只公募REITs共募資近580億元,參與“戰投+網下”的險資機構已超60家,獲配金額超過90億。

逾40家險資搶投保租房REITs,6家躋身戰投

首批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即中金廈門安居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紅土創新深圳人才安居REIT、華夏北京保障房REIT,合計募資約38億元,其中戰略配售23.1億、網下發行10.4億、網上發行4.5億。

3只保租房REITs的戰略投資、網下投資環節,險資均有參與。不過資金追捧之下,配售比例已越來越低。

在戰略配售環節,3只保租房REITs的戰配金額占募資比例都在60%以上,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資產的看好。而上述中金、紅土創新、華夏3只REITs分別有17家、22家、14家戰略投資者,原始權益人占份額在35%~50%,新戰投已難覓首批REITs中10%甚至20%的份額,單一戰投的份額縮水。

從險資情況看,券商中國記者據公告統計,共有6家險資機構出現在3只保租房REITs的戰略投資環節,即中國人壽、國壽投資保險資管、平安人壽、工銀安盛人壽、泰康保險集團及國民養老保險(通過資管計劃參與),合計獲得配售金額約1.45億元。

首批3只保租房REITs戰投中均有“國壽系”。其中,中國人壽成為紅土創新深圳人才安居REIT、華夏北京保障房REIT的戰略投資者,國壽投資保險資管為中金廈門安居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的戰投。

在網下投資環節,3只保障房REITs共計配售10.4億元,配售比例均低于1%,其中中金基金、紅土創新基金、華夏基金的網下配售比例分別為0.94%、0.77%、0.89%。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近40家險資機構給出有效報價,合計獲配金額在4.96億元左右,占到網下配售金額的近一半。

華泰證券研報分析,3只保租房REITs網下認購倍數均值119倍,遠超首批上市公募REITs的5~15倍,主要是因為保租房REITs具有使用期限長、收入成長穩定性高、底層資產流動性強、擴募空間大的優點。

此研報認為,保租房REITs首次啟航的火熱基于兩大支點:一是資產優質,均位于核心城市核心區域,EBITDA利潤率占優;二是穩定派息,4%以上的穩定派息率在市場利率下行環境下優勢凸顯。

17只REITs戰投+網下:60多家險資現身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截至目前17只公募REITs的“戰投+網下”環節中,已有60多家險資機構參與,較去年5月首批REITs發行時(十幾家險資機構投資),參與“搶購”公募REITs的險資機構數量已增加了兩倍。

參與REITs戰略配售和網下投資環節的險資機構大幅增加,一個重要原因是,相較去年5月首批REITs發行時,更多保險機構完成了內部的合規流程,為投資公募REITs做好了準備工作。

同時,更多的機構也開始研究這一持續火熱的投資新品種。

險企人士分析,公募REITs有強制分紅,每年至少1次分紅,并要求把年度可供分配金額的90%以上分配給投資者,預測分紅收益率在4%以上,再疊加交易策略,收益率可以預期到6%甚至8%以上,資產久期又長達幾十年,“市場上這么高確定性的資產不多了。”

此外,公募REITs與股票、債券等大類資產表現關聯度低,是傳統投資工具的差異化補充,可以幫助投資者實現資產配置的多元化,分散不同資產間的風險。

從參與險資的具體情況來看,在戰投環節,24家險資機構在17只REITs戰投環節獲配金額已達62億元。按戰投獲配金額排序,泰康人壽、平安人壽、中國保險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橫琴人壽(通過資管計劃委托投資)、大家投資控股、工銀安盛人壽、國壽投資保險資管等投資金額較高。

從戰投REITs數量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有限合伙)躋身9只REITs的戰略投資者,在各險資機構中遙遙領先。此外,國壽投資保險資管、中國人壽分別成為4只、3只REITs的戰投,數量也較多。

從網下投資環節來看,在17只REITs有效報價賬戶中,60多家險資機構系賬戶估算獲配金額超30億元。

這些網下投資者中,既包括人保、太保、太平、中再、泰康等集團內多個公司,也包括華泰資產、生命保險資管等發行的保險資管產品,還包括大家人壽、富德財險、工銀安盛人壽、光大永明人壽、招商信諾人壽、海保人壽、弘康人壽、天安人壽、眾安保險、華農財險、亞太財險、陽光人壽、英大泰和財險、長城人壽、財信吉祥人壽、紫金財險、眾誠財險、安誠財險、誠泰財險等眾多險企身影。

其中,在最新的3只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中,也有險資是首次參與,如中郵人壽、君龍人壽、長江財險、中原農險等。

目前,險資中不少機構已通過“戰投+網下”兩種渠道投資了REITs。

中小險資分歧:投不投?如何投?

市場普遍認為,基礎設施REITs具有長期穩定收益的特點,尤其適合險資等長線資金,這也是險資大面積參與投資的重要原因。不過,險資群體是一個概念,具體到各個機構,情況又有不同。

比如,一些險資機構特別是中小機構,對REITs還處于觀望態度。某中小型保險資管機構高管坦言,如果REITs配售比例低,投資的REITs資產量小,在公司總資產盤子中占比太小,對收益起不到太大作用。但也有中小機構對REITs則極為重視,將其視作一類戰略資產在配置。

與此同時,擺在中小保險機構面前的問題還有,自行投資REITs的要求較高。有中小險企負責人即表示,“不動產投資能力需要6人以上的團隊,成本很高,目前對我們來講并不合適。”也因此,目前不少中小機構是委托委托投資方式搶購REITs。

根據相關規定,保險集團(控股)公司和保險公司自行投資公募REITs的,應當具備“不動產投資管理能力”,最近一年資產負債管理能力評估結果不得低于80分,上季度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50%。

此外,保險業界也很關注公募REITs所屬資產分類。按照償二代二期規則,公募REITs的資本占用雖然較高,但仍體現了一定政策優待,同時在資產分類中將其歸于不動產,不占用權益額度。業內由此認為,這反映出監管部門鼓勵險資投資公募REITs的態度。

總體上,業界認為,基礎設施REITs與其他資產的相關性弱,適合機構投資者做資產配置。加之我國有百萬億的存量基礎設施資產規模,而公募REITs仍處于穩步起步,未來業務空間還較大,這會成為險資等長線資金的基礎配置品種之一。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

標簽: REITs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