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世界觀察:中金:預計至2025年4680等大圓柱電池總裝機有望超180GWh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時間:2023-01-18 10:04:39

中金公司研報表示,預期隨各企業工藝改進、產線跑通,4680電池良率有望持續提升。大圓柱方案有望從特斯拉逐步滲透其他車企。從終端需求來看,除特斯拉外,寶馬也明確4695大圓柱電芯研發計劃,其預計在2024年實現量產;蔚來、小鵬兩家新勢力車企已處研發階段并申請相關專利。我們預計隨大圓柱電池良品率提升與成本下降,其他車企也有望引入大圓柱電池。我們預計至2025年4680等大圓柱電池總裝機有望超180GWh,占動力電池總裝機量約12.2%。

全文如下

中金  聯合研究 | 電動車:4680電池技術對產業鏈影響幾何?


【資料圖】

摘要

汽車:特斯拉4680電池量產持續獲得突破,特斯拉在電池技術上的創新有望發揮示范效應,帶動新能源車行業電池技術及應用深化變革。我們認為,受益于疫情影響舒緩與電池等新能源車關鍵系統技術升級,2023年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增至39%,其中大眾市場、PHEV有望貢獻主要增量。

電新:預期隨各企業工藝改進、產線放量,4680電池良率有望持續提升。特斯拉發布4680電池以來,國內外各廠商迅速推進布局,目前以特斯拉、松下產能布局最為領先,我們預期2023年有望成為4680電池放量元年。

機械:激光焊接和鋼殼結構件難度較大。鋰電設備總體上技術體系穩定,4680不改變技術路徑,其中難度較大的環節為激光焊接。結構件環節,4680提升了單位價值量,國內存在新技術方案,目前處于驗證階段,而傳統頭部廠商已經與特斯拉開展了規模化生產。

化工:4680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等優勢,特斯拉德州工廠在2Q22已經開始交付搭載4680電池的汽車,我們認為隨著電池量產規模擴大,4680電池需求有望快速增長,從而帶動相關材料需求。

有色:1)鋰:有望提振鋰需求預期,但難改鋰價下行趨勢,推薦關注高成長性標的的結構性機會。2)鈷鎳:4680電池將提振鎳、鈷金屬用量,其中對鎳提振作用更為顯著。投資建議上,我們建議關注鎳板塊具備成長性+低成本+抗風險能力的龍頭標的。

家電:4680電池的核心在于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若4680技術實現擴散,預計漏斗效應將使家電產業受益,掃地機器人、吸塵器等主要受益。我們認為雖然當期家電零售情況相對較差,但2Q2023有著較強的消費復蘇預期。

風險

工藝改進不及預期;新能源車滲透不及預期;技術路徑變動風險。

正文

汽車:電池技術創新發揮示范效應

特斯拉4680電池量產持續獲得突破,我們認為特斯拉在電池技術上的創新有望發揮示范效應,帶動新能源車行業電池技術及應用情況進一步深化變革,從而提升新能源車用戶體驗與產品力,推動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上行。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受益于疫情影響舒緩與電池等新能源車關鍵系統技術升級,2023年新能源車銷量或仍將保持穩步增長,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增至39%,其中大眾市場、PHEV有望貢獻主要增量。

疫情防控優化影響乘用車短期產銷,看好中長期汽車景氣度修復。根據乘聯會數據,12月乘用車汽車產量/銷量達到238.3/226.5萬輛,同比-18.2/-6.5%,環比-0.3%/+9.2%,產銷低景氣原因主要原因系1)供給端方面,疫情防控優化后感染初步達峰影響汽車供應鏈,整車廠產能釋放受限;2)需求端,消費者受疫情影響短期購車需求減弱,到店客流減少。2022年全年來看,乘用車汽車產量/銷量達到2283.6/2256.3萬輛,同比+11.2%/+9.5%,主要原因系新能源車滲透率上行貢獻新增量。我們預計1Q23之后疫情影響舒緩,疊加政策刺激支撐,整車終端消費景氣度有望持續修復,基于當前疫情可控、政策逐步優化的中性假設下,我們預計2023年批發/上牌量穩健,分別為2300萬輛/2030萬輛左右。

12月新能源車銷量再創新高,往前看,大眾市場、PHEV有望貢獻2023年新能源車滲透率上行主要增量。根據中汽協數據,12月份新能源車銷量再創新高達81.4萬輛,同環比+53.3%/ +3.5%,滲透率35.9%,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達62.4萬輛,同環比+ 39.3%/+1.4%,PHEV增勢明顯,實現銷量18.9萬輛,同環比+128.1%/+ 10.8%。2022年全年來看,新能源車銷量達到687.2萬輛,同比+196.0%,滲透率29.2%。我們認為新能源車依舊為汽車行業中增長確定性最強的細分賽道,但滲透率經歷加速增長后在2023年或呈現穩步提升態勢,我們預計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有望超過900萬輛,10-30萬元之間的大眾市場為主要增量來源,且PHEV銷量增速有望超過純電車型貢獻增量。

無極耳技術等創新增加電池容量,緩解續航焦慮。特斯拉4680電池技術創新及量產進度領先,特斯拉增加了4680電池單體電芯的直徑與高度,應用無極耳技術將電流傳導面積增大并提升傳輸效率,并降低電阻生熱進一步優化電池熱管理,實現能量密度和充電效率的進一步提升,特斯拉表示其各種創新技術的應用使得4680電池在綜合性能方面提升了16%的續航里程和5倍的單體能量。我們認為隨著特斯拉4680電池各項創新技術量產及配套獲得持續進展,有望帶動行業創新技術應用和電池綜合性能提升,純電車續航焦慮等問題的逐步解決有望推動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

CTC技術提升空間利用率,示范效應發揮推進新能源車電池包進一步集成化。特斯拉4680電池上應用CTC(Cell to Chassis)技術,以電池上蓋取代原有座艙地板,直接將電芯安裝在車身座椅構件上。CTC技術將電池組集成在車身底盤結構中,實現空間利用率的提升,根據特斯拉測算,CTC技術可以實現車身減重10%以及每kWh電池成本降低7%,有效提升整車帶電量從而增加續航里程。我們認為雖然CTC技術對應的維修方案還有待探索,但是新能源車電池集成化趨勢明確,且特斯拉CTC技術的應用有望發揮示范效應,整車廠及電池供應商有望充分受益電池包集成化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

電新:2023年有望成為4680電池放量元年

工藝改進仍處進行時,產品良率持續提升。大圓柱電池應用的全極耳技術帶來分切、注液、揉平、焊接等環節的諸多工藝難點,其中焊接環節從傳統兩個極耳的點焊到全極耳面焊,焊接工序和焊接量都變多,激光強度和焦距不容易控制,易焊穿燒到電芯內部或者沒有焊全。目前各企業4680電池難點主要集中于焊接環節,直接影響了4680電池良品率。2021年特斯拉4680試驗線良品率約在80%。2022年12月26日,特斯拉宣布4680電芯周產能達86.8萬顆,可配套約1000輛Model Y,良率得到進一步提升。我們預期隨各企業工藝改進、產線跑通,4680電池良率有望持續提升。

目前進展:特斯拉發布4680電池以來,國內外各廠商迅速推進布局,目前以特斯拉、松下產能布局最為領先,我們預期2023年有望成為4680電池放量元年。

特斯拉:1)加州加藤路工廠:2020年特斯拉在加州弗里蒙特加藤路建立“試點工廠”,用以試生產4680電池,規劃目標年產能10GWh.2022年1月,特斯拉宣布已制造出100萬塊4680電池,并于1Q22交付首批搭載4680電池的電動汽車(Model Y)。2)德州奧斯汀工廠:特斯拉德州奧斯汀工廠于2022年4月7日舉行“Cyber Rodeo”活動以慶祝其工廠投產,未來總規劃達100GWh.當前特斯拉4680周產能可配套1000輛Model Y,對應年產能約3-4GWh,我們預計產能爬坡下,2023年公司產能有望達10GWh。

松下:2021年松下在其內達華州Gigafactory中建立4680新產線并進行量產,同時在日本工廠啟動4680試驗線建設并于2022年年初測試生產;2022年2月,松下決定在日本西部的和歌山工廠建立4680生產基地,其預計將于2023年3月-2024年3月進行量產。

LGES:2021年年初開始對其韓國梧倉工廠進行改造,建設4680試驗線,公司預計最快將于2023年實現量產。

億緯鋰能:與以色列初創公司StoreDot(專注于快充技術)合作開發4680和4695,2021年11月公司公告投資32億元建設20GWh大圓柱電池產能。公司預計于2022年在荊門形成一條6-7GWh產線、2023年開始小批量交付,并在2023年將產能提升至20GWh.2022年3月公司公告在海外匈牙利布局大圓柱產能。2022年12月,公司中試產線累計產出電池50萬顆,良率達92%。公司2025年規劃總產能超100GWh,將擁有遼寧沈陽、四川成都、湖北荊門、匈牙利等生產基地。

寧德時代:已規劃8條產線12GWh的4680大圓柱電池產能;2022年9月宣布將于中國和歐洲各建20GWh產能,預計2024年開始量產并于2025年正式交付。

AESC:2022年10月19日宣布,公司將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新建一座規劃年產能30GWh的工廠,生產46系大圓柱電池,預計2026年投產。

億緯鋰能加速推進大圓柱產品迭代,第三代大圓柱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50Wh/kg。公司第一代大圓柱單體能量密度達280Wh/kg,第二代300Wh/kg產品完成技術儲備,并推出新一代大圓柱產品研發樣品,基于鎳90三元正極+硅碳負極組合,單體能量密度實現350Wh/kg,可實現9分鐘超擴充,為大圓柱長續航和超快充應用打開空間;應用CTP技術能夠實現260Wh/kg系統能量密度及500-1000km續航;其生產周期小于7天,制造效率提升30%,制造成本降低50%。

大圓柱方案有望從特斯拉逐步滲透其他車企。從終端需求來看,除特斯拉外,寶馬也明確4695大圓柱電芯研發計劃,其預計在2024年實現量產;大運汽車于2022年9月20日與億緯鋰能達成供貨協議,將在遠航品牌車型上裝配46系列大圓柱電池;江淮汽車計劃在2023年推出的全新電動汽車平臺上使用46系列大圓柱電池,產品將覆蓋A0級車到600公里長續航車型;蔚來、小鵬兩家新勢力車企已處研發階段并申請相關專利。我們預計隨大圓柱電池良品率提升與成本下降,其他車企也有望引入大圓柱電池。我們預計至2025年4680等大圓柱電池總裝機有望超180GWh,占動力電池總裝機量約12.2%。

大圓柱產業化加速推動中游新型材料需求放量。我們認為大圓柱電池在能量密度將帶動高鎳正極、硅碳負極、新型鋰鹽LiFSI、補鋰劑、導電劑等加速放量。基于4680需求量測算,我們預計至2025年,高鎳正極/硅碳負極/LiFSI/補鋰劑/導電劑/PVDF需求量將分別達32.5/13.6/1.7/1.0/1.6/2.6萬噸,產業鏈相關公司有望迎來alpha成長機遇。

圖表:4680電池需求量測算

資料來源:特斯拉官網,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機械:激光焊接環節難度較大,價值量將獲提升

鋰電設備總體上技術體系穩定,4680不改變技術路徑。對于鋰電設備前中后段里的大部分環節,4680工藝不改變原有技術體系,設備廠根據電池廠的技術和參數要求進行設備的定制化和聯合開發,目前絕大部分環節都已經實現了技術就緒,包括前中后段的核心環節——涂布機、卷繞機、化成分容設備。

設備端技術難度較大的環節為激光焊接。4680采用全極耳或無極耳結構,體積擴大使得熱量積累增多,加大了對散熱速度的要求。因此原來采用切割方式加工而成的極耳被取消,改為了使用焊接方式加工。由于焊縫較長,保持一致性和穩定性的難度較大。為了實現理想的4680性能,激光焊接環節的技術難度較大、要求較高,是4680設備各環節中技術成熟較晚的。

除此之外,若4680大規模使用,激光焊接的價值量將獲得提升。圓柱電芯比方形電芯的體積小,對于單位電容量,圓柱電芯的數量數倍于方形電芯。方形和圓柱電芯各有5-8個焊接點位,由于數量較多,單GW圓柱電芯的焊接加工時長更長,因此需要更多激光焊接設備。若4680電池替代部分方形電池,則會帶來鋰電池激光焊接設備需求數量的增加。

對于結構件環節,4680主要采用鋼殼材質,不同于方形電池常用的鋁殼。國內鋰電池以方形為主,頭部結構件廠商也主要研制方形電池結構件,材質為鋁殼。圓柱電池既有鋼殼、也有鋁殼??紤]圓柱電池數量較多,底部電芯承壓較大,因此具備較強硬度的鋼殼更適宜。同時,為了預防生銹,鋼殼電芯通過鍍鎳實現更好的性能,分為預鍍鎳和后鍍鎳。現有4680技術多采用預鍍鎳鋼殼的技術路線。由于技術、材質等較傳統電池要求更高,我們估計4680電池結構件的單位價值量較傳統方形結構件高30%以上。

在4680結構件生產方式上,國內目前有不用的生產路線。老牌方形電芯結構件廠商采用立式拉伸工藝,通過連續沖壓生產精度要求較高的殼體,特別是頭部結構件廠商采購日本旭精機的精密沖床,單臺設備價值量達到國產設備的4倍,其核心優點在于精度較高。同時,近兩年行業中以斯萊克為代表的廠商推出不同于原有路線的方案,嘗試將易拉罐生產特有的DWI(Draw Wall Ironing)工藝移動至鋰電池結構件殼體加工中,以期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目前該技術尚處于驗證階段。

在新產品方面,以特斯拉為代表的4680大圓柱產線四季度生產規模爬坡較快,我們估計給龍頭結構件廠商月度訂單規模接近1GWh,提升至原來的2-3倍。由于當前市場規模相對有限,我們預計2023年對頭部結構件廠商的收入貢獻占比仍不高。

化工:看好4680電池對硅碳負極、PTFE、LiFSI等材料需求

4680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等優勢,特斯拉德州工廠在2Q22已經開始交付搭載4680電池的汽車,我們認為隨著電池量產規模擴大,4680電池需求有望快速增長,從而帶動相關材料需求:

硅碳負極:硅碳負極材料,我們觀察到特斯拉發布的 4680 電池使用了硅碳負極技術,硅基負極是較具應用前景的下一代鋰電負極材料。如果采用單質硅負極,其理論比容量高達4,200 mAh/g,超過石墨負極的10倍;如果采用氧化亞硅負極,其理論比容量達2,600mAh/g,同樣遠高于石墨負極。同時受益于技術進步,近年來硅碳負極配套使用的粘結劑及電解液技術進一步成熟,已開始具備產業化條件。我們認為隨著4680電池銷售,硅碳負極需求有望快速增長,建議關注公布了硅碳負極規?;瘮U產計劃的企業。并且有望同步帶動其配套材料需求提升,在配套材料中,我們認為納米硅粉及硅烷、補鋰劑、硅碳負極粘結劑、碳納米管導電劑,新型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的需求催化最為顯著;

PTFE:在4680電池中,特斯拉有望使用創新性的干電極技術,干電極與傳統鋰電池工藝差異主要體現在電極片制造上:傳統的電極片制造使用有粘合劑材料的溶劑NMP與負極或正極粉末混合后,把漿料涂在電極上并干燥,是濕法工藝;而干電池技術,不使用溶劑,而是將少量(約5-8%)細粉狀PTFE粘合劑與正/負極粉末混合,然后通過擠壓機形成薄的電極材料帶,再將電極材料帶層壓到金屬箔集電體上形成成電極。我們認為PTFE的化學惰性進一步解決了無溶劑下的高鎳安全性,未來干電極技術在鋰電池領域的大規模滲透將有望帶來PTFE的廣泛應用;

LiFSI:LiFSI(雙氟磺酰亞胺鋰)是一種性能優異的新型溶質鋰鹽,與廣泛使用的六氟磷酸鋰相比,具有高導電率、高化學穩定性、高熱穩定性的優點,更契合未來高性能、寬溫度和高安全的鋰電池發展方向。4680電池一般采用高鎳正極,且具有高電壓,LiFSI可耐受更高的工作溫度,且高電導率有望降低內阻,減少發熱,可提升電池的充放電次數與安全性等。LiFSI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LiFSI在受熱或者高溫條件會與水發生反應分解,同時其他金屬離子存在會對其性能帶來不利影響。因此,LiFSI對于產品中的水分、金屬離子等指標有嚴格限定,需要開發一套完整可靠的工藝來控制水、其他金屬離子等雜質的引入,同時也需要有較強的工程化能力,實現非標設備的設計。

圖表:干電極技術相比濕法工藝的優勢

資料來源:Maxwell 2019Q1 Investor Presentation,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LiFSI和六氟磷酸鋰的技術指標對比

資料來源:康鵬科技招股說明書,中金公司研究部

有色:4680電池量產有望提振鋰鈷鎳需求預期

鋰:4680電池量產有望提振需求預期,但難改鋰價下行趨勢

4680電池的有望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12月26日,特斯拉宣布其4680電池的產量達到86.8萬塊,足以支持生產1000多輛汽車,且[1]據特斯拉消息,相較于傳統2170小圓柱形電池,4680電池的能量將是前者的5倍,車輛續航里程將提高16%,功率提升6倍,生產成本則可以節約54%。我們認為,雖然4680電池的鋰鹽消耗量與傳統電池并無明顯差異,但是其優秀的性能有望進一步提高終端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力和成本競爭力,其順利實現量產有望對新能源汽車需求形成提振。

4680電池量產有望提振鋰需求預期,但難改鋰價下行趨勢。從長期趨勢看,首先,我們仍然看好動力和儲能電池裝機提升帶動鋰需求的長周期成長機遇。鑒于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的驅動因素從“政策驅動”向“消費驅動”轉移,我們認為本輪周期需求增速下降的過程將更為平緩。第二,我們認為市場力量將帶來鋰資源產能的擴張加速,并在需求增長斜率放緩時大量釋放,是供需反轉的主要驅動力,我們預計2023年開始鋰供需緊缺格局將有所緩解,2022-2025年全球鋰供需平衡分別為-2%、+7%、+10%和+12%。我們認為2023鋰供需兩側的邏輯主線將圍繞需求增速和供給擾動展開,我們預計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297萬輛,同比+34%,對應全球鋰需求為89.8萬噸LCE,同比+18%,但是我們預計2023年全球鋰有效供給為102.7萬噸LCE,同比+37%。在此背景下,4680電池量產有望提振需求續期,但難改鋰價下行趨勢。

關注高成長性標的的結構性機會。我們認為,2023年全年鋰鹽均價或有所下行但仍將維持較高中樞,面臨的價格背景可能與2022年大體相似,區別在于價格對盈利和估值的影響可能偏負面。在此背景下,我們認為應該關注鋰業公司的成長性和邊際變化帶來的結構性機會。一是高成長性的企業有望通過加速放量和自給率提升穿越周期,應該重視遠期成長性逐步兌現帶來的機會;二是鋰行業仍是具備長期需求增長邏輯的賽道,其中邊際變化較大的鋰業標的有望提供結構性機會,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冶煉到資源”的蛻變,分享鋰行業的成長紅利。

鈷鎳:4680電池量產利好三元系發展,提振鈷鎳需求回暖預期

特斯拉4680大圓柱的技術進步利好三元體系份額回升。一是4680電池目前以高鎳三元方向為主,未來會用于高續航的Cybertruck和Semi上,長續航高性能的Model 3和Model Y也可使用。二是目前特斯拉的4680電池正極采用的仍是NCM 811高鎳方案,未來4680正極可能向更高比例的鎳(如NCM 9/0.5/0.5)、無鈷和NCMA四元電池方面演化。三是4680鎳錳版有望緊隨推出,我們認為在4680高鎳版技術成熟后,特斯拉或將研發4680鎳錳版,用于中續航Model Y及家用電器上。

三元與鐵鋰成本性價比不斷回歸。截至2023年1月上旬,我們測算現價下三元電芯成本約1.2元/wh,鐵鋰約1.1元/wh,二者成本比值為1.12x,而在2022年5月,該比值最高為1.18x,2021年9-10月曾一度達到1.50x以上的高位。我們認為,第一,從電芯成本比值大趨勢看,2020下半年至今,三元/鐵鋰電芯成本比例整體為下降趨勢,盡管有小幅反彈,但三元性價比總體仍在在不斷提升;第二。未來我們不排除鐵鋰可以補充更豐富的電動車應用場景以及儲能方面的需求,但對于三元動力電池的前景,我們認為在未來供給放量壓低鋰價、鎳價中樞的趨勢下,仍然值得期待。

4680電池將提振鎳、鈷金屬用量,其中對鎳提振作用更為顯著。特斯拉宣布其4680電池的產量達到86.8萬塊,假設足以支持生產1000多輛Model Y,根據Model Y單車帶電量77kwh,對應可算出特斯拉4680產量在77mwh.此前特斯拉預計2022年上半年開始量產,計劃2022年底達到100Gwh的4680產能,我們假設按照NCM811電池系列測算,將對鎳需求達到7萬金屬噸,約拉動2022年鎳全球需求增長2.3%,電池用鎳領域需求增長20%;對鈷需求達到6100噸,約拉動2022年鈷全球需求增長3.5%,電池用鈷領域需求增長12%。

投資建議上,我們建議關注鎳板塊具備成長性+低成本+抗風險能力的龍頭標的。

家電:漏斗效應將使得家電產業收益

4680電池的核心在于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車輛續航里程和功率。除了新能源汽車之外,如果電池能量密度增強的技術實現擴散,我們預計漏斗效應將使得家電產業受益,主要受益的是掃地機器人、吸塵器等。例如清潔電器的電池密度如果足夠高,可以推廣無線蒸汽功能,應用在掃地機器人、吸塵器、蒸汽拖把、電動拖把等產品設計過程中,進一步改善消費者體驗。

2022年11月以來申萬家電指數上漲23%,我們認為家電板塊的強勁表現是反轉而不是反彈。雖然當期的家電零售情況相對較差,但是2Q2023有著較強的消費復蘇預期。

根據《家電2023年展望:布局需求回暖,關注制造優勢》的觀點,我們認為目前彈性最大的主要在于兩條主線:地產后周期和清潔電器。

地產后周期相關標的估值修復具有較大空間。地產政策積極信號不斷強化,政府出臺了多項配套融資的舉措。當前行業供需兩側政策已全面轉向支持與呵護,供給側從“第一支箭”銀行信貸支持、“第二支箭”債券融資幫扶到“第三支箭”股權融資松綁層層突破,工具全面、力度積極,有助于行業信用端困難紓解和流動性整體優化,對于短期提振市場信心和中長期促進基本面企穩均有助益。根據中金不動產與空間服務組觀點,行業將延續“政策落地-信用恢復-預期扭轉-銷售回升”的復蘇態勢,2023 年地產基本面指標或整體表現穩健。這些政策對家電企業而言,直接的影響主要是是減少了應收款項違約的風險,間接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保交付穩定對未來家電需求的預期。相關公司估值位于歷史底部區域,具備充分安全邊際,估值修復具有相當空間。

清潔電器龍頭企業遭遇戴維斯雙殺,2023年反彈可期。掃地機、洗地機2022年價格戰類似2015年空調價格戰,行業龍頭盈利能力短期承壓,龍頭公司3Q22歸母凈利潤均出現同比下跌。同時龍頭公司估值持續下調,全年市值均縮水50%以上,遭遇戴維斯雙殺。借鑒2015年空調價格戰,短期困難不改變長期投資價值。2015年初,空調龍頭企業在空調需求下滑、渠道庫存高企背景下,發動價格戰清理渠道庫存,導致二線空調企業份額普遍下滑,而龍頭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我們判斷了本輪清潔電器價格戰是競爭格局上的變化,無法長期持續,主要龍頭都會轉而追求利潤。長期看,掃地機行業滲透率仍低、全球賽道空間廣闊??照{行業龍頭公司在價格戰和行業出貨數據改善后市值明顯反彈。我們認為掃地機行業在2022年行業困境緩和后也有望走出類似的行情。

其次我們推薦兩條主線:泛暖通空調產業鏈和光伏儲能的類家電推廣。

暖通的本質在于溫度調節和控制,汽車熱管理、儲能熱管理也屬于廣義暖通市場。新能源汽車、儲能滲透率的不斷提升為泛暖通市場增長提供強勁動力,我們認為泛暖通市場具備更大空間、目前也具備更強成長性。綜合熱管理零部件公司值得關注。

我們認為2023年光伏組件價格下降基本確定,家電企業在分布式光伏儲能方面的表現將受關注,目前創維集團在國內戶用光伏業務領先,美的集團等在布局海外光伏儲能業務。

我們認為家電板塊的當前的投資機會主要在于:1)地產后周期板塊的估值修復,涉及廚電、白電龍頭;2)清潔電器龍頭;3)泛暖通空調產業鏈;4)分布式光伏的類家電推廣。

責任編輯:

標簽: 新能源車 能量密度 激光焊接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