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領漲債基 最高15天漲超9%!這類小眾產品正快速“回血” 你了解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23-01-30 14:59:43

憑借著開年以來業績的快速“回血”,可轉債基金又一次成為了市場焦點。

數據顯示,截至1月20日,全市場有統計數據的5119只(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債券基金中,年內回報排在前10的就有6只為可轉債基金。


【資料圖】

那么可轉債基金眼下還能“上車”嗎?我們該如何挑選?本期硬核選基一起來扒扒。

一、“攻守兼備”的可轉債基金

可轉債基金,顧名思義就是主要投資于可轉債的基金。

目前市場上它的數量并不多,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名字中直接帶有“轉債”、“可轉換債券”等相關字樣的基金。這類基金大多投資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資產的80%,且其中的大部分又都投資于可轉債。

還有一種較為特殊。它們的名字中并沒有明顯的標簽,但是實際投資品種中可轉債占比同樣較高,因而理論上也可以歸為可轉債基金。

基于此,我們若是以最近連續四個季度基金轉債持倉規模占比超過50%來篩選有可比數據的Wind開放式基金,那么一共有112只基金符合要求,其中名字帶有明顯轉債標簽的基金為64只。

(部分名字帶有明顯轉債標簽的基金;數據來源/Wind;制圖/硬核選基)

很多小伙伴可能對這些基金較為陌生。

究竟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數量較少之外,主要投資標的可轉債較為復雜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簡單的理解,可轉債就是一種可以在特定時間、按特定條件轉換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業債券。

購買它的投資者,一方面可以選擇持有到期以獲得本息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約定的條件將債券轉換成股票,以獲得股票的股息紅利和股票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

對應到基金上:

在市場不景氣時,基金經理可以采取保守策略,持有相關可轉債到期以獲得固定利息收益;

反過來,在市場大漲時,基金經理可以采取激進策略,在約定時間內將相關可轉債轉換成正股以獲得超額收益。

可轉債基金因而也被很多人稱為“攻守兼備”的高手。

二、“快速”回血!多只可轉債基金開年以來漲超9%

那么可轉債基金業績究竟如何?

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86只有可比數據的可轉債基金 (在前面112只可轉債基金的基礎上進一步統計2019年前成立的基金)算術平均回報為67.62%,其中有14只回報更是超過了100%。

(數據來源/Wind;制圖/硬核選基)

“硬幣”的另一面,可轉債基金一旦跌起來并不含糊。

典型如在2022年里的表現。Wind數據顯示,112只可轉債基金年內僅2只收益為正,而南方希元可轉債、廣發可轉債C等31只基金跌幅超過了20%。

這一年,可轉債市場的表現可謂一波三折,具體如國聯證券分析:

1月初到4月底-受到國內外多重壓力的影響,轉債市場隨股票市場一起調整;

4月底到8月初-汽車、鋰電、光伏等高成長賽道行業景氣度提高,新能源行業轉債實現超預期反彈,引領轉債市場行情;

8月初至12月,尤其是11月中下旬至12月-在利率上行債基、銀行理財贖回壓力下,可轉債市場整體再次出現震蕩下行態勢。

但如此頹勢的行情并未延續到2023年

Wind數據顯示,開年以來(截至1月20日,下同),中證轉債指數累計上漲4.45%,可轉債基金跟著表現亮眼,同期平均收益率達到6.33%。

對此,匯成基金研究中心分析稱,在疫情防控政策逐步優化、地產政策邊際變化以及穩增長訴求更加明確的催化下,權益市場迎來反彈,正股價格上漲的帶動作用是此輪可轉債市場上行的主要原因。

這并不難理解。

一方面,可轉債的轉股權是通過“犧牲”一部分債券收益獲得的,其票面利率一般會比普通債券利率要低一些,因而可轉債基金的主要收益還是來自于可轉債的價格上漲或者轉股套利。

另一方面,可轉債基金大都是有股票倉位的,比起普通的債券型基金,可轉債基金受權益市場的影響更大。

(圖片來源/廣發基金)

再具體到產品上,最高15天漲超9%!Wind數據顯示,開年以來(共15個交易日),漲幅超過9%有8只基金,分別是:融通可轉債A(9.45%)、融通可轉債C(9.43%)、華商豐利增強定開C(9.13%)、金鷹元豐A(9.11%)、南方昌元可轉債A(9.10%)、金鷹元豐C(9.09%)、華商豐利增強定開A(9.08%)、南方昌元可轉債C(9.07%)。

(數據來源/Wind;制圖/硬核選基)

融通可轉債A成立于2013年3月,最新(2022-12-31)基金規模0.66億元,現任基金經理許富強于2018年5月接任。

持倉上,截至2022年12月31日,融通可轉債A的股票倉位為5.76%,債券則為91.85%,其中可轉債達105.77%,較上期上漲了21.05%。進一步來看,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超過10%的可轉債有兩只:龍凈轉債(14.18 %)、 潤建轉債(12.60%),對比上一季度末,比例均有所提升。

對此,許富強在2022年年報中也提到:可轉債組合積極調整個券結構,維持較高的個股集中度。目前存量部分轉債已經存在較高吸引力,組合四季度系統性提高了轉債倉位。

業績上,融通可轉債A開年以來表現雖很亮眼,但若拉長時間維度來看,由于2021年以前的業績基本上沒有跑贏過同類基金,所以成立以來的回報依舊不理想。

(圖片來源/Wind)

再來看看華商豐利增強定開,這只基金C、A份額的區間業績回報分別排在了第三、第七位。

持倉上,以華商豐利增強定開A為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股票倉位為13.53%,債券則為78.54%,其中可轉債達80.59%,較上期減少了12.17%。

事實上,自現任基金經理厲騫2019年年底接管以來,這只基金的股票倉位就長期穩定在了15%上下,而債券主要配置品種則從企業發行債券逐漸變成了可轉債。

在2022年的年報中,厲騫也有提到自己在債券上的投資策略:主要以中短久期的債券為主,投資信用評級以AAA為主,嚴格控制信用風險,并適時參與利率債、可轉債及權益資產來增厚基金收益。

(圖片來源/Wind)

(圖片來源/Wind)

業績上,這是一只長期表現相當優秀的基金。數據顯示,其近1年、近2年、近3年、近5年以及成立以來的總回報都排在同類首位。

(圖片來源/Wind) 三、要不要“上車”?

值得注意的是,可轉債基金眼下整體表現雖然較為強勢,但機構對2023年行情還是較為謹慎的

國聯證券判斷稱,2023年轉債市場表現預計會好于2022年。美國通脹回落致美聯儲加息幅度放緩,國內疫情防控精準科學,三箭齊發房地產政策改善地產行業預期,三重利好疊加,轉債市場雖有轉股溢價率回落壓力,但整體表現依然可能好于2022年。

中銀國際則表示,估值不是2023年轉債行情的主要矛盾,核心矛盾還是在于正股走勢。若未來A股市場企穩反彈,轉債市場機會仍存。隨著之前壓制市場的不利因素逐漸緩解,A股市場有望走出一輪反彈行情。在轉債策略方面,建議投資者防守反擊,保持適度進攻。

這種情況下,硬核選基提醒想要上車的小伙伴:在看到收益不斷反彈的同時,還要特別警惕可轉債基金的波動風險

要知道,可轉債基金雖是債券基金大家族中的一員,但它的回撤遠遠超過純債基金。

比如眼下暫時業績排在第一的融通可轉債A,自成立以來的最大回撤就超過了57%,并不比股票型基金來得低。

而若單看2022年,有57只可轉債基金年內最大回撤在20%以上,其中有6只甚至超過30%。

(數據來源/Wind;制圖/硬核選基)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回撤已經超過了自己的承受范圍,那么可轉債基金即便短期表現再好,顯然依舊是不太適合入手的。

責任編輯:

標簽: 可轉債基金 數據顯示 股票倉位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