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實時:光大證券:半固態電池應運而生 搶占下一代鋰電技術制高點

來源:光大證券研究 時間:2023-02-07 09:03:57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固態電池規模化量產尚需5-10年,半固態成過渡期優選

出于對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電池的追求,各國企業進入軍備競賽階段,加注研發固態電池。但全固態電池還有離子電導率低導致性能變差、成本高昂等缺點有待解決,而半固態電池由于高安全性、長壽命與良好的經濟性,成為液態電池向全固態電池過渡的產品。2022~2023年會有一批領先的半固態電池企業逐漸發布車規級電池,2022年蔚來發布ET7、東風發布E70、嵐圖發布追風等搭載半固態電池的車型,預計半固態電池的商業化轉折點會在2024~2025年,2030年全固態電池實現商業化應用。固態電池將優先從高端應用市場開始商業化,例如無人機、醫用等領域,逐步向動力及消費電池領域擴展。

半固態對產業鏈沖擊有限,固態電解質成膜是關鍵

固態電池通常采用軟包+疊片封裝工藝,中后道工序變化大,不需注液化成。作為過渡階段的半固態電池供應鏈與現有供應鏈的重合度很高,隔膜通過復合固態電解質涂層增加了價值量,電解液添加劑對于原位固態化合成復合固態電解質,固態電解質成膜工藝成為關鍵。半固態推動新型添加劑、復合涂層隔膜、凝膠態電解質、高性能正負極等關鍵材料體系的創新。

制造成本顯著降低,降本須應用鋰金屬負極

2020年在固態電池成本構成中,固態電池正極漿料混有部分電解質,成本約60$/kWh,較液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提高了約50%;未來采用鋰金屬負極可以降本30%至60%左右,否則固態電池經濟性不具競爭力;固態電池隔膜成本略高于液態鋰離子電池;裝配與測試成本顯著降低。半固態降本亟需規模效應,我們認為50GWh是半固態與液態鋰電池規模效應的臨界點。

氧化物體系進展最快,或疊加聚合物改善界面柔性,硫化物體系遠期技術空間高

固態鋰電池的研發路線有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電解質三種。目前氧化物體系的步調最快,硫化物體系緊隨其后,高能聚合物體系還處于實驗室研發階段。清陶能源現有技術路線是氧化物體系,未來研發聚焦于聚合物與硫化物體系,2020年已經建成了全國首條固態動力電池規?;a線;衛藍新能源專注于無機氧化物與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的研發,有三十年的技術積累優勢,厚積薄發;贛鋒鋰電走氧化物厚膜路線,與孚能科技均已經建成了中試生產線;蜂巢能源的半固態果凍電池已經投產;相較于研發半固態電池,寧德時代偏向于硫化物電解質的開發,同時專注于通過電池結構改性提高性能。

風險分析:政策變化影響行業發展的風險;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鈉離子電池加劇市場競爭的風險;新能源車銷量低于預期的風險。

責任編輯:

標簽: 顯著降低 鋰離子電池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