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焦點日報:中泰證券謝鴻鶴:預期改善需求增長 有色金屬供不應求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23-02-08 07:58:20

海外的宏觀面當前處于什么樣的位置,有何展望?市場預期有色行業供應端將顯著增加,實際情況如何?新能源行業增速上減弱,上游的資源品需求會減少么?對于基本金屬,市場是否高估了供應增長?

中泰證券謝鴻鶴表示,宏觀面的預期和海外流動性得到改善的情況下,大宗商品近期出現了明顯的反彈。房地產竣工端周期性修復和新能源汽車在高基數情況下的增長,將帶動有色行業大宗消費需求的邊際增長。能源金屬供給端新增的產能要投入生產仍需較長周期,整體上仍處于供不應求的階段?;窘饘俪霈F產業底和估值底,是23年重點看好的大類品種。

嘉賓介紹:謝鴻鶴,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有色金屬行業首席分析師。


(相關資料圖)

以下為文字精華:

1、中泰證券謝鴻鶴:宏觀預期得到改善

謝鴻鶴:從研究的角度來看,我們比較關注海外,其實就是關注美國的幾個指標。過去兩年的時間里面,什么最壓制了整個權益市場,或者說對商品壓制最大的是什么?其實是兩個層面,一個是國內的宏觀面,另外一個就是美國的利率問題。

今年為什么說整個有色板塊的復盤不能夠簡單地落腳到今年的1月1日,要再往前延,其實也是對應了我們跟蹤到的一些宏觀指標。尤其是對于貴金屬來說,跟蹤的宏觀指標的也很清晰,就是美國的經濟是否確立頂部并往下走。

當然宏觀界也在討論這個問題,到底能不能定義美國是走一個衰退周期,往往大家理解的話負增長就是衰退周期,但是從環比的角度來看,美國其實已經在去年10月份以后,進入到一個逐級下行的下行周期。

在這種階段下,一些利多有色品種或者說大宗商品市場的幾個變量,基本上就出現了。

第一個是美國的加息放緩,從我們自己的判斷來看,美國加息的的確確已經進入到了尾聲??梢詤⒖嫉囊粋€坐標系,或者說去翻看歷史,在2018年的10月份以后,一直到2019年一個階段里,美國經濟的走勢或者說貨幣政策的走向,跟現在基本上是可以做類比的,或者做對照做區分。

從去年三季度以后,美國經濟走向明確的下行周期,帶動通脹的下行。還有最主要的一點,整個利率環境的變化、名義利率以及實際利率的周期性下行,對應的是什么?對應的就是一直壓制大宗商品價格的,包括流動性、利率環境,都會得到釋放。整個有色品種,第一個先起步的其實就是貴金屬,在去年8月份以后,逐漸進入到上升周期。

所以對于海外宏觀來看的話,從全球經濟來看,在2023年的上半年,可能還是屬于一個共振下行的階段。從國內經濟體跟海外經濟體兩大經濟體做類比來看,海外應該是走一個下行階段,國內有可能是率先的觸底上行,做一個上行周期,共同推動在今年的上半年逐漸磨出一個經濟的底部。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的是,在宏觀面的預期和海外流動性得到改善的情況下,大宗商品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反彈,比如黃金過去三個月漲了15%以上。

2、中泰證券謝鴻鶴:國內需求邊際增長

謝鴻鶴:先澄清一個概念,或者說明確一個方向,就是對于有色板塊整體內需這一塊,主要看的還是房地產產業鏈。

大家可以明顯地看到,我們在做分析的時候往往會把有色品種叫做房地產后產業鏈,也即產業鏈的后端,就是說竣工端對應整個有色品種的需求。當然大宗商品有的是開工端的,比如說建材,竣工端的像有色,很典型的竣工端的消費商品或者說消費原材料。

房地產的竣工端跟開工端往往會有2—3年的時滯,在這樣的一個周期的推演下或者模型下去看,今年的二季度也就是3月份以后,整個房地產竣工端會有周期性的修復。房地產竣工產業鏈會對上游的大宗商品形成比較明顯的拉動。

具體什么樣的概念?舉個例子,像電解鋁在22年的時候,國內的建筑領域,包括房地產,包括居民樓,也包括寫字樓等等這些建筑領域,形成了5個點左右的下滑,但是到今年,這樣的拖累會收窄,比如說回到兩個點以內。如果從這樣的維度來看,對大宗商品消費的負貢獻會放緩。

對于國內需求重點的是邊際變化,不一定能出現像16年、17年擴大貨幣化的時候,大規模的房地產建設是那么大的拉動效果。但是如果從邊際邊上來看,的確負貢獻或者說拖累效應會在23年得到大幅度的緩解,甚至一定程度上在某些領域出現轉正的局面。

以電解鋁這品種為例,在2020年的時候,整個電解鋁的邊際的消費量里面20萬噸來自新能源汽車,但是到2022年,從20萬噸左右直接走到了150萬噸附近,也就是有7倍左右的一個邊際的增量。

整個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的消費在下滑,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國內房地產的消費包括軍工端,都出現了兩位數左右的下滑,但是大宗商品包括銅和鋁,庫存的話其實是在下降的。恰恰是因為新能源汽車跟光伏的消費體量從20萬噸左右膨脹到了100萬噸以上。2015年全球的新能源汽車是有多少輛?45萬輛,不到50萬輛也不到60萬輛。但是到了22年,看一些統計數據,基本上已經達到了1,000萬輛。

到了23年,在大基數的情況下,雖然增速達不到60%、70%,不像22年對比21年一樣,但是基數已經完全變了。如果從1000萬輛的基數增長30%,對于我們大宗商品的邊際拉動真真正正、實實在在地已經開啟。

3、中泰證券謝鴻鶴:能源金屬供不應求

謝鴻鶴:其實2015年以來,整個有色板塊超額收益最明顯的,基本上都集中到了能源金屬。當然以前是沒有能源金屬這個概念的,也就是最近兩三年大家才為了做區分,創造出來能源金屬這么一個概念,以前其實是把它叫做小金屬品種,整體分為貴金屬,大宗品,再加上基本金屬和小金屬。

2015年以來,持續的超額收益集中到了能源技術領域,包括碳酸鋰,包括2020年以來出現的稀土,包括鎢等,都是跟新能源產業鏈上最緊密相關的小金屬品種,所以我們會把它單列出來的話叫做能源金屬。

今年的能源金屬,需求端來看其實不悲觀。新能源主要有兩大塊,一塊是新能汽車,另外一塊是光伏,其中對上游資源品影響最明顯的是新能源汽車。

按照現在形成的判斷,23年的整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增速還是能維持在30%左右。這是什么概念?就是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基數,增長到1300萬輛。30%可能跟22年的70%甚至更高的增速相比,的確是砍了一半,這點也從整個新能源板塊的估值上也能體現得出來,比如說龍頭股估值可能在前一段的時候已經下壓到了20倍左右。

雖然增速下來了,但并不代表著上游的供需結構會得到徹底的改變,可能隨著2020年以來整個資本開支,商業資本開支的大力推進下,局部得到改變跟緩解,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商品都會進入到頂部,或者說供過于求的階段。

像碳酸鋰像稀土等等這些主流的或者說核心的大類板塊來看,在23年還是偏緊的。原因也很清晰跟線性化,因為我們的體量大了,增速雖然下來了,但是體量大了,對于上游資源品的需求拉動還是兩位數的。

再看供給端,多多少少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像碳酸鋰,國內的鹽湖包括礦,也包括海外的一些綠地項目,完全沒有開發過的需要做基建的項目,整個基建周期跟量產周期可能要3—4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稀土是一個相對管控的行業,海外沒有什么大規模的資本開支跟增量,供給端更為剛性。

在這種背景下,2023年無論是碳酸鋰還是稀土,整體上還是一個供不應求的階段。換句話來說商品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或者在一定階段里,隨著需求的集中的釋放,還會出現明顯的回升。

4、中泰證券謝鴻鶴:基本金屬現估值底

謝鴻鶴:銅的市場預期在哪里?其實對于銅的預期更多的是來自銅精礦的足夠釋放。如果是按照銅精礦本身的變化來看,今年的銅精礦比22年的銅精礦要增加7個百分點,所以一般看到這組數據之后,直觀地認識銅可能會過剩。如果考慮到整個產業鏈上的資本開支跟產能變化,可能會有另外一個結論。

除了銅精礦之外,還要考慮到冶煉廠的產能變化,要把礦變成金屬,然后再變成產品供應到下游去。在這個階段里,產業鏈如果足夠長,會發現除了礦有瓶頸得到解決之后,但是整個加工環節的瓶頸,會導致整個電解銅實際的產出增長可能只有3個點,就是從7個點回落到了3個點,有4個點是做不出來的。其實就在于整個中間環節的產能瓶頸,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的話,其實市場上很容易高估供應的增加,當然也很容易低估整個需求的變化。

再結合起來看,銅我們認為在冶煉廠瓶頸的制約下,整體上還是供不應求的,對于電解鋁的話其實也是類似的。過去看電解鋁的整個供應,基本上是很不正常的,不正常在哪里,因為電提鋰是一個高耗能行業,但是無論是從國內水電的來水量,還是從海外能源危機下能源的變化,電力問題始終制約電解鋁的生產。

在22年大家可能也會看到國內包括云南等都提出來要大建風、光新能源,從而使得這些產業包括電解鋁,包括硅等原材料產業能夠正常地生產。但是跟蹤下來會發現,23年其實也沒有解決電力瓶頸,更重要的是電解鋁原材料的供應瓶頸,可能在23年甚至24年會成為電解鋁整個生產運營的最大桎梏,什么概念?就是電解鋁未來2—3年的供應有可能是萎縮的。

所以如果把整個產業鏈從供給的材料端,然后到加工端,再到下游需求端做逐一剖析的話,可能所得到的對于大宗商品的結論跟之前的認識完全不一樣。整個基本金屬板塊其實邏輯很清晰,需求擴張供給出不來,在23年比較明確地進入到供不應求的階段。

基本金屬板塊還有一個點在做增量信息。其實在22年尤其是6月份7月份這兩個月,整個商品價格其實有一個快速的下挫過程。比如說電解鋁最低點,其實已經是擊穿了18000元/噸,滑向了17000元/噸左右,銅的價格回到了55000元/噸,也就是5萬到6萬的區間里。

提取出來這個區間的核心原因就在于,每一輪周期的啟動尤其是大周期的啟動,看到的是行業的虧損階段。在去年的七八月份,其實已經遇到了或者說出現了行業平均出現虧損,甚至是大幅虧損的情況。

所以對于基本金屬這個板塊有幾個結論做分享。第一個,商品價格見底;第二個,股票的調整幅度要明顯地大于商品價格的調整幅度。

換句話來說,就是估值已經回到了歷史的估值底部,比如說一些偏傳統的基本金屬股票,像一些龍頭股,可以明顯地看到它基本上已經回到了18年、15年、08年那個時候的估值下沿。股票對于商品價格的反應,其實明顯要比現在的價格要低,已經提前反映了下行的風險,所以估值也是有底的,出現了一個估值底。

產業底估值底,供需結構底,供需結構趨于上行的通道打開,對于整個基本金屬板塊,也是我們在23年重點推薦或者說重點看好的大類品種。

責任編輯:

標簽: 大宗商品 基本金屬 資本開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