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每日簡訊:中泰證券:銀行股核心邏輯是宏觀經濟 堅持修復邏輯和確定性增長邏輯兩條主線

來源:證券時報 時間:2023-03-07 08:56:29


(資料圖片)

中泰證券最新研報表示,銀行股的核心邏輯是宏觀經濟,之前要看政策預期,如今政策預期落地后,下階段就要看經濟的持續性。近期超預期數據會支撐銀行股近期行情,未來銀行股的持續性要看經濟的持續性,因此我們仍然堅持兩條主線,修復邏輯和確定性增長邏輯。第一條選股主線是修復邏輯:地產回暖+消費復蘇,看好招行、寧波、平安、郵儲。第二條選股主線是確定性增長邏輯:收入端增長確定性最強的仍是優質區域城商行板塊,看好寧波、蘇州、江蘇、南京、成都。

全文如下

【銀行】戴志鋒:重點關注金融風險防范化解——金融角度看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金融角度看,我們認為有兩大重點需要特別關注,一是2023年經濟政策是穩中求進,更偏向穩;二是將金融風險的防范和化解放在比較高的位置,尤其是地方債務風險。

金融風險防范的三個角度:金融體制改革、主要風險領域以及未來走向。1、金融體制改革:將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放在重要位置。相較于往年,報告將“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作為第五項工作任務,新提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且放在重要位置,下階段重點觀察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部署,一是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二是完善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結構。2、風險的領域: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更關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1)房地產政策的防風險。提出 “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預計主要就是托底、防風險和穩增長(支持居民實際居住需求)。2)更關注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報告提到要“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遏制增量,化解存量”的思路,該提法是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明確提出。預計部分高成本、短期限的表內外的債務或將通過銀行表內信貸展期、和債券市場來推進替換。考慮到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的穩健,隱性債務的增量將被進一步嚴格遏制。

未來地方債務風險走向:暴雷可能性小。1、目前來看:“壓實各方責任”或表明中央兜底全面置換的可能性較小,目前核心仍是壓實地方政府責任。2、展望未來: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在發展中解決風險。1)如果經濟發展較好,則要逐漸打破剛兌的模式,實施“點”破而不是“面”破,解決長尾風險。2)如果經濟發預期較弱:政策的底線思維仍然是比較重要的,暴雷也不太可能出現。3、預計不暴雷的情況下,解決方案有兩種:一是時間換空間,期限結構調整以及利率下調,風險向后延展;二是繼續通過專項債、開發性金融工具等增加對地方政府的支持。

經濟政策穩中求進,重視金融風險防范與化解。1、三重因素考量下,GDP目標5%穩健務實:估計是在一季度恢復超預期的背景下出于三個考量:一是外需走弱,出口仍有較大壓力;二是要為經濟結構調整留有空間,包含了主要靠內需驅動的考慮;三是給金融風險防范留有空間,包括地方債務風險、房地產風險等。在這樣的背景下,5%的目標是務實穩妥的。2、貨幣政策預計穩健精準,降息降準預期更加謹慎。報告去掉了2022年 “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擴大新增貸款規?!钡缺硎?。結合央行表態以及一季度復蘇態勢,判斷總量寬松應該是很難看到了,預計政府對于近期降息、降準政策的出臺應該會更加謹慎,或為下階段經濟發展可能存在的不確定性保留貨幣政策調整空間。3、財政政策預計適度加力,中央赤字、專項債目標適度提升。赤字率目標約3%,高出去年0.2個點,適度增加中央政府赤字率。專項債目標約3.8萬億,高于去年3.65萬億,但增幅不大,無論是今年還是去年的專項債目標,均低于去年實際投放規模4.04萬億。

投資建議:銀行股核心邏輯是宏觀經濟,堅持修復邏輯和確定性增長邏輯兩條主線。銀行股的核心邏輯是宏觀經濟,之前要看政策預期,如今政策預期落地后,下階段就要看經濟的持續性。近期超預期數據會支撐銀行股近期行情,未來銀行股的持續性要看經濟的持續性,因此我們仍然堅持兩條主線,修復邏輯和確定性增長邏輯。第一條選股主線是修復邏輯:地產回暖+消費復蘇,看好招行、寧波、平安、郵儲。第二條選股主線是確定性增長邏輯:收入端增長確定性最強的仍是優質區域城商行板塊,看好寧波、蘇州、江蘇、南京、成都。

風險提示:經濟下滑超預期。國內外疫情反復超預期。金融監管超預期

責任編輯:

標簽: 地方政府 宏觀經濟 地方債務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