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焦點短訊!桂浩明:A股市場上消費板塊為何預期很熱但表現一般

來源:金融投資報 時間:2023-03-11 10:15:12


【資料圖】

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經濟實現了一個重大轉變,就是在經濟格局中,國內消費的占比超過了投資與外需,成為了拉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動力。從那時起,鼓勵消費、以消費促進經濟發展是經貿活動中的主題,股市中也崛起了消費板塊,尤其是以白酒為代表的消費股,在市場上獲得了廣泛的推崇。如今,在經歷了三年新冠疫情的沖擊后,國家要穩定經濟增長,需要進一步以促消費為重要抓手,強調消費在經濟發展中更好發揮推動作用。

不過,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A股市場上的消費板塊雖然也有表現,但多少還是顯得與預期存在落差。這里當然有市場復蘇節奏還不夠快,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還較為有限,以及居民對未來的收入預期相對謹慎,符合大眾新興消費需求的產品還不是很多等實務層面上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里還有一個A股消費板塊與整個消費市場存在偏差的問題。在筆者看來,這種偏差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是較為明顯的,而它們對A股消費板塊行情的運行,客觀上是起到了某種抑制作用。

譬如,現在雖然新股發行節奏較快,每年有400多家新股上市,但其中真正屬于消費行業的并不多,而相關的指導意見也并不鼓勵一般消費領域的企業上市,同時對中小型的消費品生產企業,更是缺乏培育機制。這就難免使得市場上的消費股出現老化,新興的消費企業不容易走上資本市場,以至于提到消費股,人們的視線主要還是集中在白酒等少數幾個板塊中打轉,這就降低了消費股的市場吸引力。再譬如,近幾年國內興起的平臺經濟,其業務重點也是在消費領域,且發展勢頭迅猛,展現出一種全新的業態,在青年群體中有著極大的滲透力。但是,這些平臺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去海外上市,它們在A股市場的缺席,不僅使得國內投資者無法直接分享其高速增長的成果,也讓A股市場在表征中國平臺經濟,特別是平臺模式的消費經濟發展方面失去了代表性。最后,在A股市場上機構投資者對消費股的投資,存在較為突出的集中化態勢,大家習慣把大量資金配置在白酒等少數板塊中,通過抱團取暖的方式,不斷推高這部分股票的價格,可是對于大消費板塊中其它行業的股票,關注度并不太高。從投資操作的角度來說,這樣做似乎也是有其道理的,但一旦這樣的投資方式演繹到極致,難免讓整個市場失衡,多數消費股得不到相應的資金關照,這就形成了雖然輿論很熱,投資者期望也高,但市場表現較為平淡的局面。

客觀而言,以上這三種狀況,雖然也是事出有因,但畢竟帶來了市場與現實的偏差。這種偏差,不僅僅是影響到了投資資金在消費板塊上的配置,壓低了它們的估值,同時也影響到了相關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促進發展,使得其再融資變得較為困難,而這種狀況的出現,對國家通過刺激消費來加快經濟復蘇顯然是不利的。應該看到的是,如果證券市場的熱點、重點與實體經濟的關鍵點不盡相同時,就一定是存在某種偏差,而這種偏差如果不能及時得到矯正,那么不管是對經濟主體還是對投資者,都是不利的。

政府工作報告把今年經濟增長的目標定為5%左右,雖然看上去要比去年設定的目標低一些,甚至也比一些投資者的預期要低,但結合當下國內外經濟運行的狀況來看,這是個不低的指標。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消費增長乏力,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而現在要穩增長,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穩消費,只有加快消費的增長,才能夠真正推動經濟上行。顯然,在這方面資本市場也應該并且可以有所作為。而基于對現實的分析,如何消除前面所提到的存在于消費板塊的三個偏差,讓資本市場更好地服務于消費領域,也讓消費行業反哺于資本市場,應該是一個不小的課題,值得人們認真思考。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