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暴跌22000億!萬億賽道遭遇爆雷潮!公募砍倉 什么信號?

來源:證券時報 時間:2023-04-25 18:11:19


業績“爆雷”的代價慘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25日,A股三大指數再度走弱,其中,多只個股業績爆雷的鋰電板塊更是出現跌停潮,鋰電池指數大跌5%,簡單依據鋰電池指數的最新跌幅估算,截至發稿時,鋰電池板塊的總市值約36200億元,相較于2021年11月的巔峰時刻,累計縮水約22000億元。

從剛剛披露完畢的2023年基金一季報中也可以看出,公募基金在一季度對鋰電板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減倉。有公募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近期,TMT板塊的火爆對資金的虹吸效應非常顯著,新能源板塊跌跌不休,疊加年初以來碳酸鋰價格一路下滑,對A股新能源車產業鏈,尤其是上游鋰礦資源板塊造成較大沖擊。

這個板塊崩了

4月25日,A股開盤后,新能源板塊大幅走弱,鋰電方向領跌,截至發稿,鋰電池指數大跌5%;其中,長遠鋰科、中科電氣20CM跌停,富臨精工、川金諾、天力鋰能、萬祥科技、德方納米跌超10%。

依據鋰電池指數的最新跌幅估算,截至發稿,鋰電池板塊的總市值縮水至約36200億元,相較于2021年11月的巔峰時刻,累計縮水22000億元。

消息面上,鋰電池板塊多股遭遇業績爆雷,一季報虧損或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具體來看:

長遠鋰科公告,2023年一季報歸母凈利潤為92.94萬元,同比跌99.69%;

江特電機公告,一季報凈利潤5064.81萬元,同比下降92.39%;

天力鋰能公告,一季報凈利潤同比下降99.15%;

蔚藍鋰芯公告,一季度虧損1254.96萬元;

勝華新材公告,一季度凈利潤預降98%。

總的看來,談及業績大降的原因,上述上市公司均在財報中提到上游產品、材料價格下跌,導致毛利下降。

據上海鋼聯發布的數據,自2022年11月下旬以來,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從最高點59.5萬元/噸一度跌至17.5萬元/噸,最大跌幅超70%。

分析人士指出,鋰電原材料價格步入下行周期,給鋰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產業格局也正在迎來新變化。

對于上游企業來說,鋰電池原材料價格波動,其利潤空間會被擠壓,甚至出現虧損,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將面臨退出市場的風險。只有一些具備規模優勢、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的頭部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生存。

對于下游企業來說,鋰價格下跌不僅會直接影響電池成本,也將助推企業推出更具競爭力的電池方案,價格戰逐漸轉移為技術創新戰。

公募基金砍倉

而從剛剛披露完畢的2023年基金一季報中也可以看出,公募在一季度對鋰電板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減倉。

據天相投顧數據統計,一季度公募基金減倉的前十大股票包括億緯鋰能、紫光國微、中國中免、比亞迪、美團-W、萬科A、寧波銀行、藥明生物、立訊精密、隆基綠能。其中,千億市值的鋰電池龍頭億緯鋰能,公募基金的持倉由去年四季度末時的3.23億股,降至一季度末時的2.22億股。去年四季度末時共有381只基金持有億緯鋰能,而到一季度末時已降至160只。

此外,華寶證券對主動權益基金的權益倉位進行統計發現,一季度,被主動減持最多的五個行業分別是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國防軍工、消費者服務、銀行、非銀行金融,分別較上季度持倉變化為:-1.49%、-0.89%、-0.76%、-0.69%、-0.44%。而計算機、食品飲料、通信、家電、傳媒為前五大主動增持行業,分別較上季度增持了:1.69%、1.20%、0.79%、0.34%、0.32%。

部分明星基金經理的動向也露出端倪,如信達澳亞基金經理馮明遠,一季度大幅減持鋰礦股,以其代表產品信澳新能源產業為例,該產品在一季度對天齊鋰業、贛鋒鋰業進行了減持,相較于上期減持比例分別為24.23%、12.95%。

有公募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近期,TMT板塊的火爆對資金的虹吸效應非常顯著,新能源板塊跌跌不休,疊加年初以來碳酸鋰價格一路下滑,對A股新能源車產業鏈,尤其是上游鋰礦資源板塊造成較大沖擊。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表示,長期來看,鋰電板塊仍是新能源產業中的重要投資方向。國投瑞銀施成此前提到,鋰價的成本是不斷抬升的,鋰的供給在新能源汽車所有環節中,屬于很難擴產的,所以長期還是值得投資的方向之一。

泰信基金基金經理黃潛軼認為,短期來看,目前存在著產業鏈主動去庫、一季度供給釋放的壓力,疊加去年補貼透支一部分需求,鋰價有一定壓力。但是隨著行業進入銷售旺季,銷量回暖,產業鏈補庫,價格將止跌回升。中長期來看,供給端由于鋰云母拉高了行業的成本中樞,而低成本鹽湖面臨著基礎設施建設、環保、水資源等問題,開發進度和產量或不及預期,回收仍處于產業化初級階段,對于供給補充效果有限。需求端,考慮到新能源車全球滲透率僅20%,預計未來仍將保持高速增長,鋰鹽價格維持高位。

上海重磅發布

4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新時期強化投資促進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支持引進高端產業項目,圍繞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對引進承擔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率先打破國外壟斷、國內首次示范應用等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按照規定最高給予項目投資的30%、不超過1億元的支持;在研發、設計、金融、貿易、航運、科技、法律、人力資源服務等專業服務領域,對引進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符合條件的優質項目,最高給予600萬元的支持;加大對引進創新型、貿易型企業總部和民營企業總部、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等項目的支持力度。鼓勵各區對首次購置總部自用辦公用房最高給予1000萬元補助,對租用辦公用房最高給予500萬元補助。

該通知指出要聚力招引“三大先導產業”,包括:

集成電路產業。圍繞芯片設計、制造、封測、裝備、材料等領域,積極招引硬實力優質企業落地。對引進符合條件的零部件、原材料等集成電路裝備材料重大項目和EDA等高端軟件項目,給予不超過項目投資的30%、最高1億元的支持。

生物醫藥產業。吸引國內外優質企業在滬設立各類總部、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等,加大對優質項目的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創新藥械研發項目,最高給予3000萬元的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生物醫藥領域核心技術攻關、關鍵專業化服務平臺建設和重大產品產業化項目,最高給予1500萬元支持。

人工智能產業。瞄準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前沿理論、龍頭企業等,加快招引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等重點項目落地。對引進符合條件的人工智能關鍵技術項目,給予不超過項目投資的30%、最高2000萬元的支持。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