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天天看點:基民懵了!漲跌這么嚇人 “這個日經正經不?”

來源:中國基金報 時間:2023-05-24 08:56:06

在投資日經225ETF的“基金吧”里,基金的大漲大跌走勢,激起了基民的熱烈討論,“這個日經正經不?”“還要有個跌停板才和凈值一樣”“這基漲跌這么大,嚇人”……到底發生了什么?

5月23日,華夏、易方達基金兩大公募巨頭紛紛公告,對公司旗下高溢價日經225ETF提示風險,目前折溢價率已經大幅回落。與此同時,科創50、創業板指繼續受到資金的青睞,今年以來創業板ETF凈買入資金已達165億元,而滬深300、上證50ETF等凈流出居前,熱門板塊傳媒、基建ETF受到資金“落袋為安”,但部分機構看好傳媒、順周期板塊的長期配置價值。

提示高溢價風險,日經ETF溢價已有所回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23日,華夏、易方達基金兩大公募巨頭紛紛公告,兩家公募旗下的“野村日經225ETF(QDII)”、“日興資管日經225ETF(QDII)” 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波動較大。截至5年22日,兩只產品的溢價率分別為5.5%、9.12%,并特此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如果盲目投資,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從兩只產品的表現看,今年兩只ETF近日走勢兇悍,今年以來漲幅都超過了16%。截至5月23日下午1點開盤,兩只產品溢價率都回落到4%以內,投資者的追捧熱情在風險提示后有所降溫,正在回歸理性。

而從資金流向看,由于兩只產品規模僅有1個億左右,流通盤偏小,昨日凈流入資金都不到2千萬體量。

從全市場看,目前跟蹤日經指數的產品共有4只,總規模5.4億元,今年以來資金凈流入2.42億元,漲幅最高的產品已經達到27%,體現了很好的賺錢效應。

目前,四只產品跟蹤的指數都是日經225指數收益率(經匯率調整后),從該指數表現看,今年也大漲18%,指數漲幅在亞太市場高居前列。

一位股票ETF基金經理告訴記者,日經ETF跟蹤的指數近期漲勢較大,漲幅犀利,疊加產品流通盤不夠大,短期內受到資金的凈買入,產生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就會推高二級市場價格,讓價格走在指數漲幅的前面,這個情況就會產生基金產品的高溢價。

“日經ETF的底層資產是跟蹤日經225指數表現的,如果短期出現高溢價,也就意味著當前的價格超出了指數的漲幅,未來會回歸到指數正常走勢和漲跌幅的狀態,也就是會逐漸消除溢價。而高溢價回歸的過程,就會產生二級市場價格的下跌,因此,建議投資者不要盲目買入高溢價品種,避免下跌風險。”該基金經理稱。

而從日本股市表現看,今年年初以來日本股市持續上漲,日經225指數超越30000點大關,達到1990年泡沫經濟破裂以來的最高點。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近期日本股市上漲受多重因素驅動:一是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下降和日央行緊縮預期上升,吸引國際資本回流日本市場;二是隨著疫后經濟活動復蘇和去年日元持續貶值,東京交易所上市公司多表現良好;三是今年東京交易所提出將改革公司治理監督機制。在這一改革下,預計部分低估值企業可能采取股票回購等方式提振股價,截至本周,已有價值3900萬億日元的股票被宣布回購;四是近期部分利好消息帶動市場情緒。包括G7峰會在日召開、巴菲特赴日考察并表示大舉投資日本股市等,推動市場對日本股市的整體情緒提振。

也有基金經理提示短期過快上漲帶來的投資風險,并提示投資者,海外投資可能會涉及相關的匯率風險,對相關市場熟悉程度不高等問題,建議投資者在自己能力圈內投資,避免盲目追高帶來的風險。

科創50、創業板指繼續受青睞

創業板ETF凈流入資金已達165億

除了關注市場熱點ETF外,再來看下ETF市場最新風向。

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收盤,全市場728只股票ETF總規模1.39萬億元,比去年末規模新增1293億元,規模增幅10%。在本周震蕩市場中,昨日凈申購份額13.23億份,按照區間成交均價測算,凈流入資金微增3.89億元。

從資金凈流入方向來看,資金凈流入寬基ETF中,科創50ETF、創業板ETF昨日凈流入都是3.39億元,位居行業前列。另外,易方達科創50ETF、中證1000ETF、恒生ETF也都有1億元以上資金的凈流入。

行業和主題產品中,半導體、游戲、證券ETF等凈流入資金居前,都超過了2億元資金體量。另外,觸底反彈的醫藥ETF、高位回調的傳媒ETF,也同樣吸引資金關注,凈流入資金相對居前。

拉長時間看,今年以來凈流入資金最多的是易方達創業板ETF,今年凈流入資金165億元,位居行業首位。另外,創業板50ETF、科創50ETF分別凈流入70億元、67億元,都位居行業前列。

而今年景氣度回升的半導體、酒ETF,具備估值吸引力的醫療、恒生互聯網等,也都受到資金的追逐,凈流入資金都在50億元體量及以上。

談及創業板相關指數的“越跌越買”,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表示,隨著前期創業板50指數的回調,當前估值已來到30倍的歷史低位區間,且一季報顯示成分股凈利潤同比增長52.69%,基本面向好趨勢明顯,持續關注板塊趨勢反轉機會。

該機構分析,在政策層面,4月底的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培育壯大新動能。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范風險”,這宣示著國內經濟發展動能要加快轉變,新能源及人工智能將是經濟轉型的兩大動能,匯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業板持續受益于政策紅利,該機構建議關注創業板50指數的投資機會。

滬深300、上證50ETF等凈流出居前

傳媒、基建“落袋為安”

而從資金凈流出方向看,表現相對強勢的上證50ETF遭遇資金凈賣出,當日基金份額流失4億份,資金凈流出超過11億元。另外,南方中證100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等寬基指數,也分別有超過1個億的資金凈流出。

行業和主題ETF中,芯片、煤炭、中藥ETF等近期出現階段性行情的板塊,遭遇資金的賣出,天弘銀行ETF、恒生科技ETF等多只產品凈流出資金也有1個億以上。

拉長時間期限,今年以來寬基ETF中,中證500ETF、滬深300ETF等都出現百億體量的資金凈流出。上證50ETF也有57億元資金凈流出。

而行業和主題ETF中,今年漲幅超40%的傳媒ETF凈流出資金24億元,位居行業首位。5G、證券ETF、基建50ETF等也出現越漲越賣,整體資金凈流出位居前列。

雖然部分熱門主題行業的資金出現流出,但部分機構仍建議從中長期角度,觀察各類板塊的投資機會和行情演繹。

中歐基金表示,預計復蘇仍是中國經濟中長期的趨勢,但市場展現出更多結構性機會,當前市場對題材的追捧熱度仍持續偏高。“傳媒板塊近期跌幅居前,主因前期漲幅較大,炒作有逐步退潮趨勢。”

短期內,中歐基金建議繼續關注資金合力最強的人工智能與央企相關品種,中期在市場炒作熱度回落、且經濟復蘇趨勢確立后關注“順周期”板塊的整體機會,尤其是大眾消費等領域;而長期來看,可以積極關注數字化對生產力的提升,重點關注計算機、互聯網和傳媒等行業。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