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天天即時看!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是怎樣的景區?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有什么景觀?

來源:路途網 時間:2023-06-09 08:36:22

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是怎樣的景區?

徐州蟠桃佛教文化景區坐落于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蟠桃山麓,東臨漢源大道、北接蟠桃路、南靠楊山路,占地面積1100余畝。其中一期工程占地200余畝,投資約合4億人民幣;二期工程占地550余畝;三期工程占地260畝。南北中軸線以佛教文化為中心向東西兩側依次輻射開來,西面為王母娘娘廟,供奉著傳說中的蟠桃大會主持者王母娘娘;獨占鰲頭,供居士居住。東面則是五行養生館和書畫院;南面正在策劃實施三期工程,蟠桃古鎮,預計3至5年完工。整個景區完美的將中國傳統的佛、道、儒融為一體。

其中主體項目為寶蓮寺,打造的是彌勒菩薩的道場,始建于南北朝時期劉宋永初年間,同為北魏永興年間,原是中國第一座有印度風格的寺廟,其祖師法顯大師也是歷史上第一位西行取經歸來的高僧。千余年來歷經滄桑,幾度興廢,先稱龍華寺,后名洪峰寺、紅蓮寺,在清乾隆年間定名寶蓮寺,于解放前夕荒廢。

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有什么景觀?

寶蓮寺自2009年4月11日奠基以來,至今歷經兩年多的緊張施工,在占地700畝的蟠桃山上建起了七佛殿(大雄寶殿)、天王殿、鐘鼓樓、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文殊殿、普賢殿、通天閣、藏經閣等11座大殿,現主體工程建設基本竣工,配套工程齋堂、寮房、方丈院、藏經閣也基本竣工。2011年6月20日近20名僧人已正式入住,秉佛教誡,如法如律,可謂祇園再現,寶蓮復興,將舉辦靜坐禪修、戒論研討及懺摩共修,并以大乘慈悲濟世精神,舉辦慈善、文化、教育等種種活動,方便接引學人親近、聽聞佛法,普植善根;將寶蓮寺建設成弘揚佛法、普渡眾生的正法道場。為徐州的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寶蓮寺內“八殿、兩閣、一院”, 面積1.64萬平方米,建筑特色盡顯盛唐風格的恢弘大氣,其間宮塔交遞、雅致經典。天王殿、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地藏殿、七佛殿、文殊殿、普賢殿、通天閣、藏經閣、方丈院、上客堂、齋房、僧寮等逐次排開,鐘樓、鼓樓分布在寺門兩側,所有建筑以通天閣為中軸南北展開,廊院回環,尊卑有序,各安其位,相得益彰。其中,七佛殿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大雄寶殿,建筑面積2377平方米;殿內藏有長37.5米高9.5米的南海拜觀音壁畫,是目前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佛教題材壁畫;通天閣高59.88米,是目前國內最高的佛閣,供奉著彌勒菩薩真身---天冠彌勒;佛像高39.88米,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室內鍛銅佛像。寺外菩提圣蓮廣場、蟠桃勝境山門、天龍八部(須彌山)廣場與通天閣一道形成了蟠桃佛教文化景區的中軸主線,也為景區未來發展空間拉開了框架。

重修之后的寶蓮寺作為蟠桃佛教文化景區核心所在,將遵循蟠桃佛教景區以人為本、尊崇自然的發展理念,秉承祖師法顯為華夏舍身天竺(印度)求法的精神,努力將佛教教義賦予現代化、人性化、生活化、科學化的新內涵,將傳統文化其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育、樂之中,營造一個遍地皆佛法,行臥亦菩提的和諧世界。

責任編輯:

標簽: 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 蟠桃山佛教文化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