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甲醇供需存在階段性改善機會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23-06-21 08:53:49

在基本面偏空、成本支撐偏弱的情況下,下半年甲醇價格或維持弱勢,但甲醇供需具有季節性特點,后市價格有望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操作上,下半年仍以逢高做空思路為主,同時把握短期逢低短多機會。

上半年價格大幅下跌

今年上半年,甲醇價格呈持續下跌走勢。春節前,受全球宏觀預期轉好的影響,下游補貨意愿較強,成本和運費持續提升,國內外裝置檢修,烯烴裝置重啟等利好兌現,甲醇價格短暫反彈。春節后,全球宏觀向好預期難以持續,對節前高漲情緒有所修復,甲醇價格逐漸回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后,宏觀、成本及供需多重利空因素接連出現,甲醇價格持續承壓下行。一是在美聯儲連續加息、地緣政治等影響下,國際原油震蕩運行,甲醇價格缺乏宏觀支撐。二是澳洲煤進口放開,國內煤炭價格下滑,甲醇生產成本大幅降低。三是甲醇制烯烴新興需求恢復相對緩慢,傳統需求處在消費淡季。四是甲醇內地供應充裕,進口逐步恢復。

到5月下旬,甲醇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已跌至近3年最低點1953元/噸,較春節期間的高點2818元/噸大幅下滑865元/噸,跌幅高達30.69%。6月以來,甲醇價格則維持低位震蕩。

高產能籠罩甲醇市場

近5年,國內甲醇產能不斷增長。2022年,我國甲醇總產能達到10171萬噸。由于部分裝置利用率偏低,疊加國內少部分企業長期停車,2022年甲醇整體產量僅有7621萬噸,環比增長3.67%。

今年上半年,國內甲醇新投產能近310萬噸,主要分布在西北主產區,華北、東北等地涉及少量。新增項目工藝路線整體呈多樣化表現,除煤制甲醇仍占主要工藝外,焦爐氣制甲醇、礦熱爐尾氣制甲醇及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均有涉及。

目前,新投產項目多數運行平穩。其中,山西藺鑫焦化年產20萬噸焦爐氣制甲醇項目于4月12日短停檢修,5月初已逐步恢復正常,該企業出貨多采取每周二上午線上競拍策略。寧夏寶豐年產240萬噸大甲醇項目于今年4月中旬投產,該項目精餾工段于5月9日停車檢修,目前已于5月底逐步恢復正常,企業產品多流入魯北、魯南,另該企業一期年產180萬噸大甲醇配套年產60萬噸烯烴項目于5月4日計劃內檢修,6月中旬逐步恢復重啟。此外,內蒙古東日新能源、遼寧錦州豐安兩套新建項目自5月投產以來,整體運行平穩,部分貨源以周邊或區域內消化為主。

整體來看,供應預期增加是導致上半年甲醇價格弱勢下跌的主因。然而,下半年仍將有近150萬噸新投產能釋放,高產能陰云繼續籠罩甲醇市場。

進口量維持增長趨勢

進口方面,甲醇是進口依賴度較強的產品,近5年增加較為明顯,尤其是近3年來年進口量維持在1000萬噸以上的高位。2022年,甲醇進口總量在1200萬噸附近。甲醇進口持續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等行業發展受阻,國外最大的消費領域甲醛行業需求增加有限。國外甲醇企業庫存被動積壓導致其進行“提前賣空,去庫存化”的操作。同時,由于我國剛性需求穩固,成為國際主要產區廠家轉移過剩貨物的目標市場。

另一方面,近年來中東其他區域、南美等地陸續有新增裝置投產,國際貨源仍將中國作為最主要的銷售區域,所以我國甲醇到港量不斷增加。今年,伊朗仍有望投產一套165萬噸的裝置,美國有兩套裝置共205萬噸產能準備投放。

今年以來,甲醇進口窗口持續打開,進口利潤維持在歷史較高水平。一季度,我國甲醇進口總量約為291.5萬噸,顯著高于去年同期。4月進口回落主要是海外裝置集中檢修造成,預計5月甲醇進口量將重新站上120萬噸的水平。

就短期而言,由于國外主產區仍在向中國轉移貨物,所以預計今年全年甲醇進口環比增加4.2%,進口總量在1250萬—1300萬噸。因此,下半年甲醇進口量或維持增長趨勢。

下游需求暫難有起色

作為基礎化工原料,甲醇下游應用領域十分廣泛。近年來,MTO/CTO消費占比在50%附近窄幅波動,是甲醇的主要消費下游。國內甲醇制烯烴行業發展是因為高油價和高進口依存度提升了國家經濟發展成本,但隨著國際油價走低,煤制烯烴和甲醇制烯烴成本的優勢不再,新增項目投產意愿降低,并且部分裝置由于經濟性等原因長期停車。據悉,5月20日,三江化工100萬噸EO/EG項目125萬噸/年輕烴利用裝置產出合格產品,這意味浙江興興的MTO裝置開始進入永久性停產倒計時。對應甲醇年度消費減少210萬噸,占甲醇2022年表需的3%。雖然目前隨著甲醇價格下跌MTO利潤得到了改善,但維持在盈虧平衡線附近的利潤水平對MTO開工回暖的影響非常有限。

除此之外,甲醛、二甲醚、冰醋酸、MTBE等行業消費占比雖小,但仍是傳統消費領域中占比較大的支柱行業。今年以來,多數傳統下游產品呈偏弱下跌走勢,成本傳導不暢導致下游行業開工水平偏低,需求較差。目前,產業鏈終端需求恢復緩慢。據悉,部分大中型貿易商月度訂單量縮水40%左右,貿易商參與度降低,對原料持貨意向偏弱,抵觸高價,進一步利空甲醇價格。

整體來看,在國內經濟弱復蘇和海外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下半年甲醇下游需求難有明顯起色。

成本端支撐持續松動

基于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結構,在國內甲醇生產工藝中,煤制甲醇產能占比達七成,煤炭作為國內甲醇的主要原料,其價格變化對甲醇市場走勢影響顯著。今年,在全球需求減少的背景下,能源價格持續下行。目前,歐洲天然氣單位能源價格已經回落至煤炭單位能源附近,其經濟性和環保性再度超越煤炭。我們預測,海外天然氣對煤炭的替代將持續發生,煤炭需求下降,部分貨源轉向亞洲。在我國煤炭價格維持高位的情況下,進口窗口打開導致進口增量。國內主流大礦保持穩定生產狀態,產量維持在高位水平。當前,我國煤炭庫存處于歷史高位,整體供應壓力增加。

需求方面,電力行業長協煤供應充足,且主流電廠原料庫存相對高位,市場煤采購需求有限,非電行業采購以滿足剛需為主,且下游用戶對后市存看空情緒,市場交投氣氛冷清,價格弱勢下跌運行。按照過去4年平均需求增速來看,下半年煤炭價格或繼續震蕩走弱,甲醇市場缺乏成本支撐。

綜上所述,在基本面偏空、成本支撐偏弱的情況下,下半年甲醇價格或維持弱勢,但甲醇供需具有季節性特點,供需存在階段性改善機會,甲醇價格也有望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

需求方面,根據歷史規律分析,9月全國高溫多雨天氣逐漸減少,多數下游行業的銷售旺季到來,下游生產積極性較高。因此,在裝置本身可以正常運行的情況下,下游企業普遍會選擇保持高開工,以保障銷售目標的完成,所以需求端短期恢復會推動甲醇價格上漲。

供應方面,11月開始,為保障民用供暖需求,西北地區部分天然氣裝置存季節性停車計劃,裝置開工率的季節性下降或能改善供需狀況,促使甲醇價格由低位逐漸回升。此外,7—8月是沿海地區的臺風季節,臺風登陸或造成港口臨時關閉,短期阻礙港口進口甲醇貨物的到港和卸貨,進一步影響沿海地區甲醇供應,促使價格上升。

操作策略方面,下半年仍以逢高做空思路為主,同時把握因甲醇供需季節性波動特點而帶來的短期逢低短多機會。其間,關注全球金融風險引發的系統性下跌風險,以及宏觀政策推出時的階段性做多機會。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