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中加基金:債券中期走勢需觀察政策力度及效果 政策落地后或有交易機會 時訊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23-07-05 21:17:37


(資料圖)

7月5日中加基金發表債市觀點稱,三季度穩增長配套政策預計陸續出臺,機構博弈行為影響債券波動節奏。新的經濟沖擊出現以前,10年國債難下破降息后2.6%的低點,但預計在降息前2.7%-2.75%的區間也面臨一定阻力。短期債券以震蕩為主,中期走勢需要觀察政策的力度及效果,政策落地后或有交易機會。

中加基金認為,當前經濟同時受到短周期、中周期因素和疫后疤痕效應的共同影響,情況較為復雜。在二季度經濟環比下行速度加快,全年經濟目標完成難度提升的背景下,三季度穩增長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政策重點可能從此前的保供給轉向促需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發揮政策性銀行的逆周期調節作用、地產調控政策繼續放松、新能源汽車及家電下鄉、加強對先進制造業的扶持等政策都有落地可能性。但也需看到,政策不是萬能的,如果使用短期政策解決中期問題,最終可能反而得不償失,高質量發展仍是思考政策應對時的一條主線。從貨幣政策角度考慮,穩定經濟增長仍是主要目標,貨幣政策易松難緊,按全年基礎貨幣缺口估算,三季度降準有博弈空間,但降息仍需觀察到需求領域超預期惡化的催化,在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穩定前,需要階段性關注人民幣匯率的問題。

基于此,中加基金認為后續債市投資可基于震蕩思路相機抉擇。目前債券市場面臨的多空因素交織,需求積壓帶來的經濟補償性高斜率修復結束,短中期經濟問題與疫后疤痕效應疊加,同時美聯儲步入加息末期,海外因素對我國貨幣政策掣肘減弱,資產荒格局有望延續。與此同時,政策對經濟有底線目標,三季度穩增長配套政策預計陸續出臺,機構博弈行為影響債券波動節奏。新的經濟沖擊出現以前,10年國債難下破降息后2.6%的低點,但預計在降息前2.7%-2.75%的區間也面臨一定阻力,短期債券以震蕩為主,中期走勢需要觀察政策的力度及效果,政策落地后或有交易機會。

此外,還應注重信用票息策略。實體融資疲弱是信用債投資的主要支撐,利率處于震蕩狀態意味著票息策略性價比提升,二季度利率債收益率相對信用債的超量下行一定程度上增厚了信用利差。信用債投資的核心關注點在機構行為,尤其是銀行理財規模的變化。土地出讓收入負增格局下,城投債下沉僅限優質區域,需防范尾部風險。產業利潤分配格局向中下游傾斜,上游資源品行業景氣度承壓,周期行業等待需求回升后的機會。金融債收益率目前有性價比,關注2-3年高等級銀行二永債的配置價值。

另外,中加基金還建議把握可轉債市場的結構性機會。政策呵護加上經濟偏弱的格局仍未發生較大變化,“弱現實”鈍化+“強預期”邊際升溫的組合可能會再次出現。7月政治局會議落地之前,對于刺激政策的預期可能會反復發酵,對轉債的結構性行情持相對積極的態度,但在溫和修復的框架下,仍需要對轉債上漲的上限保持警惕,關注預期差切換的機會。結構上關注可關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于經濟周期相對脫敏,擁有自身獨立產業周期邏輯的生豬農產品、半導體電子等行業;二是題材熱度持續提升的數字經濟TMT等行業;三是防疫政策和地產政策邊際變化下,有業績亮點的部分順周期行業。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