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券商集合理財年內平均收益率達3.14% 近八成產品保持正收益 全球看點

來源:中國網財經 時間:2023-09-21 09:05:40


(相關資料圖)

當前,券商資管均在加強主動管理能力提升,而旗下集合理財及公募產品的收益表現備受市場關注。

在持續波動的市場行情下,券商資管旗下的集合理財產品整體收益表現優于公募產品。Wind資訊數據顯示,有數據可查的2675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為3.14%,中位數為3.63%,78%的產品保持正收益,有8只產品收益率超100%(全部為戰略配售相關產品)。

同期,券商旗下有數據可查的838只公募產品(A/B/C/D份額分開統計,剔除今年以來新成立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2%,中位數為1.08%。其中,60%的產品實現正收益,有8只產品的收益率在10%以上。

券商旗下公募產品的收益分化也較大,今年以來,有311只主動權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8.71%,中位數為-9.14%;其中,渤海匯金新動能暫列第一,國泰君安信息行業、申萬宏源紅利成長、渤海匯金量化成長緊隨其后,收益率均超10%。有483只債券及偏債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1.93%,中位數為2.33%;其中,國海證券安盈A、華安證券睿贏一年持有A、國海證券安盈C收益率均超6%。有44只指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1.57%,中位數為-1.21%,東方紅中證東方紅紅利低波動A/C的收益率超15%。

“大資管”時代下,受益于券商資管業務結構的持續優化,雖然私募資管規模持續壓降,但以主動管理為代表的券商集合理財規模占比在提升,同時券商正全方面加大公募賽道布局力度,通過并表公募基金公司來推動其資管業務收入的增長。

以43家上市券商為例,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同比增長2.88%。中信建投非銀金融與金融科技首席分析師趙然表示:“2023年上半年大財富管理轉型邏輯依舊,證券行業持續做大客戶市場規模推進財富管理轉型,公募基金牌照帶動證券行業資管收入增長是大勢所趨。截至2023年6月末,上市券商參股公募基金實現營收430.85億元,占證券行業營收的16%。”

當前,共有15家券商及資管子公司持有公募基金牌照,而設立資管子公司并申請公募基金牌照,已成為券商資管重要的戰略轉型方向。今年以來,國聯證券、華安證券、長城證券3家券商獲批設立資管子公司,證券行業資管子公司數量增至28家,還有多家券商處在申請設立資管子公司的過程中。

不過,面對競爭激烈的公募市場,即便是拿下公募基金牌照,券商布局公募賽道仍面臨諸多挑戰,從各家券商未來的資管業務發展趨勢看,“切實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成為行業資管業務發展的共識。比如,光大證券資管子公司表示,將有序推進公募資格申請事宜,同時進一步修煉內功,持續提升投研能力,推進投資方法論的優化與沉淀,圍繞絕對收益目標,做優、做穩、做強產品業績。財通證券資管也表示,將持續錘煉權益投研功底,全力輸出穩健優異的產品業績。申萬宏源表示,將以資管子公司成立為契機,堅持“全資產”和“多策略”經營的定位,回歸資管業務本源,鞏固完善投研體系、提升主動管理能力。

責任編輯:

標簽: 券商集合 集合理財 理財產品 公募基金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