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國家數據局掛牌 國產大模型逢春_世界微速訊

來源:北京商報 時間:2023-10-30 09:19:16

10月25日上午,國家數據局正式在京掛牌了!首任局長劉烈宏表示,“中央賦予了國家數據局一些非常重要的職能,包括統籌推進數字中國的建設,統籌推進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數據要素的市場化、價值化,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動能。所以我們在接下來要加快推進國家數據局的運行,切實履行好我們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推動數字中國建設的職責”。


(資料圖)

數字化時代,數據就像工業化的石油一樣重要。多位業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國家數據局的正式揭牌具有重要意義,對維護數據安全、加速數據要素市場化及數據應用開發等都是重磅利好,這將有效推動國產大模型生態的發展,解決國產大模型無數可用等問題。

數據管理和利用進入新階段

實際上,早在今年3月,國家數據局就已經露面。當月,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首次明確提出了組建國家數據局。

根據《方案》,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

《方案》顯示,將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承擔的研究擬訂數字中國建設方案、協調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信息化、協調促進智慧城市建設、協調國家重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共享、推動信息資源跨行業跨部門互聯互通等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的統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組織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設、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布局建設等職責劃入國家數據局。

隨后,在7月28日和10月11日,國家數據局先后迎來了首任局長劉烈宏和副局長沈竹林。據悉,局長劉烈宏曾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聯通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等職;副局長沈竹林曾任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巡視員、高技術司副司長、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等職。

在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看來,國家數據局的掛牌意味著我國數據管理和利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數據資源的重要性和價值得到了更高層次的認可,數據管理和利用將更加規范化和標準化。同時,也表明我國政府對數字經濟的發展給予了更高的重視和支持。

正在招攬融合型人才

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看來,國家數據局的成立有兩方面的核心意義,“一是完善數字經濟的監管機制;二是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我國在數字經濟發展上采取的是先規范、后發展的策略,所以監管目標在前,發展目標在后”。

盤和林指出,雖然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但這當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戰,比如,數字安全問題突出,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缺乏明確的規則引導,數字跨國貿易、服務需要統籌協調,數字應用創新需要政策激勵等。所以,需要國家數據局這樣的部門來加以協調,來制定規則,來引導產業發展。

具體來看,國家數據局的任務主要在三個方面,“其一是維護數據安全,這是我國數據產業發展的基礎要求。當前國家數據局就是從制度層面,通過立法和標準化去推動數據安全,也主導政府將資金投向數據安全基礎建設,包括數據安全技術開發、政務系統等的數據安全防護;其二是加速數據要素市場化,打破大企業對數據的獨占,推動公共數據要素市場化、資源化,讓數據發揮價值。同時,掃清一些障礙。比如,平臺間的數據壁壘、數據交易制度不完善、數據確權問題等;其三是加速數據應用發展”。盤和林對北京商報記者說。

數勢科技研發負責人李飛則向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表示,“數據的共享性在其安全和合規的保障制度下變得更易于交易,這能有效推動國產大模型生態的發展,解決國產大模型無數可用等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也注意到,當下,國家數據局也在積極招攬人才。在此前“國考”發布的《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4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招考簡章》里,就有多個崗位涉及國家數據局。

據悉,相關崗位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從事數據治理和發展政策研究,參與數據領域、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參與數據基礎制度和政策研究,參與數據相關重大戰略、重大規劃、重大改革、重大活動等;從事數據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推進;參與研究擬定數字經濟有關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等。

對此,劉烈宏表示,結合國家數據局的職能定位,這次重點招錄既懂專業又懂行業的融合型人才。

解題國產大模型無數可用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0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40%,繼續保持在10%的高位增長速度,成為穩定經濟增長新引擎。

當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我國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和穩固、支撐作用更加明顯。而數據安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底板工程,數字化越深入,安全問題就越引發各界擔憂,隨著我國數字化建設不斷加快,數據安全的底板作用也進一步凸顯。

奇安信集團副總裁、數據安全首席科學家劉前偉認為,數據發展和安全兩者密不可分,數據要素化的全過程中要讓安全和合規貫穿始終,用技術賦能合規,將安全技術與業務發展相融合。“其中包括,確保數據要素流通的基礎設施安全,流通平臺的安全,處理活動中的合規與安全,以及將安全合規做到常態化、場景化。”

劉前偉對北京商報記者指出,目前,數據要素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在數據到數據資源到數據要素的轉化過程中,數據加工和處理的技術頻頻創新,例如AI大模型。同時,數據安全和合規技術也在創新,例如隱私計算、數據空間等。“我們要將數據開發利用技術和數據安全保護的技術相結合,才能在安全和發展中作出平衡,共同發展,保障數字經濟的有序迅速發展。”

“隨著數據局的正式掛牌,未來會有很多措施加速落地,例如‘數據二十條’細則的落地、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數據產權確權等,有利于萬億級數據要素流通市場的加速釋放,進而對數據安全市場帶來重磅利好。”劉前偉說。

此外,李飛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年初爆火的ChatGPT訓練時用的中文語料占比僅為0.09%,數據的不足導致中文答案的準確度對比英文來說較低。隨著國家數據局的成立以及統籌數據的建設和發展,中文數據會在其帶動下逐漸更準確、更豐富。“數據的共享性在其安全和合規的保障制度下變得更易于交易,可以有效推動國產大模型生態的發展,解決國產大模型無數可用等問題。”

責任編輯:

標簽: 數據 數字 國家 安全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