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當前快訊:慶陽“東數西算”工程和“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為依托

來源:新甘肅 時間:2024-09-11 14:07:22

建成標準機架達到1.5萬架,算力規模達到1.8萬P,數字經濟產業鏈蓬勃發展;

鎮原圣越1.2億羽白羽肉雞、寧縣甘農蘑力食用菌等全產業鏈項目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鏈質效并進;

支持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加大研發投入,新增認定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10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6戶;


(資料圖)

……

今年以來,慶陽市以“東數西算”工程和“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為依托,在全市8大產業鏈中選取“數字經濟”產業鏈和“現代農業”產業鏈,以“數字經濟賦能新質生產力、‘三元雙向’搞活循環農業、農數雙鏈共進質量融合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快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9月3日,“質量強省 富民興隴——2024年全國主流媒體‘質量甘肅行’”主題采訪團走進慶陽,在實地采訪中感受了當地“農數”共進、向“新”而行的脈搏。

在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各個項目競相建設,挖掘機、打夯機轟轟作業,運土車、混凝土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爭分奪秒搶工期、保質量。

“目前,園區路網、綜合管溝、給排水、熱力、電力等基礎設施正在全面跟進建設,全力保障數字項目落地建設。”慶陽云創智慧大數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霍斌說,今年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

隨著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數字經濟招商和數字項目建設快速推進。1至7月,慶陽市簽約數字經濟企業411戶,在慶陽注冊成立公司的118戶。

目前,已落地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的219戶數字經濟企業,實施各類項目47個,累計完成投資78.63億元。

走進中國移動(甘肅·慶陽)數據中心,建成項目高效運行,在建項目火熱推進。已建成的N01機房,是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第一個建成投產的數據中心,是全省唯一一個18千瓦智算高功率數據中心。

“N01機房現有標準機架500架,算力規模達到4000P以上。依托這一載體,我們與燧原科技合作,點亮了慶陽第一個國產萬卡算力集群。”中國移動慶陽分公司總經理陳長流介紹,N02機房將于10月底建成投用,彼時中國移動慶陽數據中心算力規模將達到3萬P。

數字項目建設“快馬加鞭”、算力規模持續擴大,算力資源開始源源不斷地輸向長三角等地。慶陽算力調度服務平臺顯示,目前慶陽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已完成算力資源交易144筆,交易額2億多元。

“東數西算”,讓慶陽跨上了發展數字經濟的新賽道。“三元雙向”為慶陽開辟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徑。

時下,走進位于西峰區彭原鎮鄢旗坳村的慶陽黑木耳菌種選育基地白玉木耳種植大棚,一朵朵白玉木耳晶瑩剔透,長勢喜人,工人們穿梭在菌壟之間,熟練地采摘著木耳。

慶陽黑木耳菌種選育基地由當地招引晶晶生物科技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而成,帶動鄢旗坳村發展木耳大棚75座,單棚年收入12萬元以上,實現產值近1000萬元,帶動周邊近千名群眾穩定就業。

食用菌產業是慶陽市近年主推的農業產業,也是當地發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的重要紐帶。

“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是以種植業、養殖業、菌業產生的廢棄物作為資源在三個產業之間雙向閉合循環利用的綠色生態農業模式,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通過發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慶陽市農業產業快速發展。1至7月,當地牛、羊、豬、雞出欄分別超過12萬頭、91萬只、45萬頭、2265萬只;培食用菌龍頭企業27家,新建綠色標準化食用菌生產基地13個,食用菌產量2萬噸;農作物秸稈、果木枝條、畜禽糞便、菌糠菌渣資源化利用率分別達到91.2%、63.4%、84.7%、95%。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