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國家電網大力推動能源轉型 新能源綜合利用率達97.3%

來源:長江商報 時間:2020-11-16 10:01:32

咸寧市白云山風電項目10月底并網線路完工,即將正式投運,正式投運后每年約1.96億度清潔電量進入電網優化咸寧能源結構;我國風電裝機規模持續擴大,穩居全球第一。不僅僅是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清潔能源不斷被納入電網。

在10日舉行的2020能源轉型國際論壇上,國家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電網已成為全球輸電距離最遠、能源資源配置能力最強的電網,同時也是全球新能源并網裝機規模最大的電網。

新能源綜合利用率達97.3%

國家電網公司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家電網綜合采取技術升級、擴大聯網、優化調度等措施,持續提升新能源并網消納能力,已成為全球新能源并網裝機規模最大的電網。截至今年10月底,新能源并網裝機超過4億千瓦,比2010年底增長18倍,其中風電裝機1.86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1.97億千瓦,新能源綜合利用率達到97.3%。

而有關測算顯示,我國新能源裝機到2035年將超過煤電成為全國第一大電源,預計2035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分別達到7億、6.5億千瓦。到2050年,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我國煤電與新能源發電量的占比將出現反轉。

國家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能源互聯網是能源轉型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國家電網已累計建成投運24項特高壓交、直流輸電工程,跨省區輸電能力超過2.3億千瓦,為中國西部能源資源開發利用和沿海核電基地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家電網已成為全球輸電距離最遠、能源資源配置能力最強的電網。

電網產業鏈延伸釋放生態紅利

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增強了我國能源資源配置實力和底氣。電網產業鏈延伸出的帶動作用也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中持續釋放動能。

以部分國家電網工程為例,山西垣曲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期年均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約1.5億元;由于特高壓工程涉及大批輸配電零部件,比如變壓器、開關、電容器、避雷器、換流閥等,涉及大量原材料企業,社會投資規模巨大。2020年國家電網的特高壓建設項目投資規模達到1811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3600億元,整體規模5411億元。

同時,電能替代在居民采暖、工(農)業生產制造、交通、電力供應與消費、家庭電氣化五大重點領域飛速發展。電能替代的迅猛發展帶來的是生態紅利的不斷釋放,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該公司已累計推廣實施電能替代項目27萬個,替代電量792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散燒煤消耗4.44億噸,減排二氧化碳7.90億噸,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塵污染物2.51億噸。特高壓輸電則能夠將西部的清潔能源不斷送往東部地區,如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于今年7月啟動送電,每年可輸送清潔電能400億千瓦時,相當于替代標煤12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880萬噸。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14 676 113@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