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N次”查個遍,上海用“史上最嚴”法規監督垃圾分類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近一年半,“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法規與“新時尚”生活習慣的融合越來越深。這背后,有效監督的力量不可或缺。
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上海市人大城建環保委連續兩年采用“問題清單”督促政府部門對照整改,并建立“整改清單”逐一銷號。
“問題清單”來自生活垃圾全程分類專項監督過程中發現的薄弱環節和問題。從2019年的6個方面31個細目,到今年的7個方面24個細目,“問題清單”在更新,生活垃圾管理監督工作的有效“閉環”愈加完善。
“用‘問題清單’的方式進行有效監督,需要有發現問題的機制,而發現問題源于對問題精準的了解。”上海市人大代表、上??辈煸O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許麗萍說,要“精準”,首先要做到的是“全覆蓋”。垃圾分類檢查是“高頻”“N次”地進行,上海各級人大代表積極發揮作用,“調研報名通知一發出來,都是被代表們‘秒殺’的。”
從社區到公共場所,從醫院到高校,從末端處理到源頭減量……代表們把各個環節“看了個遍”。“因此,清單中的問題也并非‘隨機’地羅列,而是有針對性地梳理得出。”在許麗萍看來,正是這樣的“全覆蓋”,讓相關部門也切切實實感受到壓力。
“‘宏觀監督’的同時還有了‘精準監督’——調研得出的問題很具體,對照清單,問題有沒有得到整改一目了然。”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浦東新區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施政說。
近日,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就《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執法檢查第二批“問題清單”的整改落實情況向上海市人大城建環保委進行了匯報說明。
這批清單中的問題,涉及生活垃圾分類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源頭減量、“兩網融合”體系建設等。
對政府部門來說,收到“問題清單”后,會立即向各區和分減聯辦會議成員單位傳達有關精神,會同各區、各單位共同開展整改工作,逐項對照,制定新一輪整改的目標任務。而為使問題聚焦更精準、整改措施更清晰,上海市人大城建環保委也繼續做好審議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執法檢查、開展專題詢問等各項準備工作,推動監督“閉環”真正落地見效。
“‘問題清單’的目的不是停留在‘挑出問題’,而是著眼于‘建設性’,讓人大監督與政府部門形成合力,共同從根子上解決問題。”施政感到,這一過程中,既有“釘釘子”精神,還有“榫卯結構”——即各方協同,共同讓條例真正落實。
這樣的建設過程也在“進化”。代表們表示,條例實施以來,各方實踐不斷進步,遇到的問題也在不斷變化,“問題清單”本身也體現著上海垃圾分類推進的成果。
“第一批‘問題清單’整改后今年有了較大改善,但這些問題要徹底解決,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第二批‘問題清單’中,有些是去年第一批的未盡事宜,有些是今年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體現了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依然任重道遠。”上海市人大城建環保委主任委員崔明華說,“問題清單”不僅提高了人大監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履職能力和水平,也讓人大監督與政府行政更加合拍,倒逼政府制定“整改清單”,有力促進了政府依法管理和發揮效能,助推政府有關部門更加精準地了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加快完成整改“閉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