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做個溫暖的人!遇困者請進杭州這家店嘗嘗免費單人套餐吧
“如果您在杭州沒有收入遇到困難,您可以來本店,來份‘單人套餐’,吃完直接走就好,不必客氣!”
這是杭州一家砂鍋店門上貼的海報。
短短幾句話,人情溫暖盡顯。
飯店老板甘楊說杭州是一座溫暖的城市,自己也要努力去做一個溫暖的人。
單人套餐成本不低
但會一直做下去
位于上塘路322號的這家金華砂鍋是甘楊開的第三家砂鍋店,2020年11月剛剛開業,生意并不是很穩定。
但是,為沒有收入或遇到困難的人提供一份愛心單人餐,卻是他一直都想做的事情。
甘楊的另外兩家店一個在二樓,一個在負一樓。“新開的這家店臨街,亮出海報,來來往往的人都能看見。”甘楊說。
今年29歲的甘楊出生在湖南,很小的時候便輟學,開始四處打拼。“什么苦都吃過了。最困難時身上一分錢都沒有,在街頭游蕩。”
17歲那年的夏天,甘楊一度陷入了生活的低谷,“身上沒錢,晚上只能睡在別人臺球室外面的臺球桌上。”甘楊笑著說,還好是夏天,要是在冬天,不敢想……
吃過苦,所以更懂得苦。甘楊從困境中爬了出來,選擇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去幫助別人。
兩個多月里,已有三四人來店里吃過“單人套餐”,幾乎都是在后半夜。
“店里白天是我爸媽幫忙看,我一般是晚上六七點過去,早上六點多回家。”甘楊對來免費吃飯的人印象深刻,“看樣子都是五六十歲的,雖然穿得很多,但都是很多薄衣服疊在一起,不暖和的。”
甘楊會坐下來和他們聊聊天,拉近距離。“我苦的時候也和他們一樣。”甘楊憑著自身的經歷就能判斷出那些人是不是真的困難,“我不會主動追問,但他們一來,我就能看出他們確實條件不好。”
“單人套餐”是甘楊特地搭配的,有兩根大骨頭和千張、萵筍等配料,另外還有一份面條之類的主食,一個人吃足夠。
“我們店里一個正常的雙人份砂鍋有四根大骨頭,單身套餐就減半了。”單人餐成本不低,但甘楊覺得自己力所能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甘楊的新店正是缺人手的時候,他主動問過那幾位愿不愿意來當幫工,都被拒絕了。這讓他有點疑惑,但他表示“單人套餐會一直做下去”。
有能力做個溫暖的人
那就抓緊開始吧
今年是甘楊來杭州的第十年。
從懵懂的19歲少年到如今即將邁入而立之年,甘楊都是在打拼中度過,幸運的是他來到了杭州。
初遇杭州,是十年前的10月,滿城桂花香讓這個少年一下愛上了這座城。“一來杭州就感覺城市很干凈,這里的人素質也很高,桂花香也特別好聞,我就很想留下來。”甘楊告訴記者,“車讓人”是他來了杭州才知道的。
真的扎根杭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學歷不高的甘楊只能憑著自己能吃苦四處打工,經歷了各行各業,最后選擇在餐飲業定下來。
開金華砂鍋也是因為他自己在砂鍋店當了多年的學徒。
“那個階段真的很困難,但是碰上了很多好心人,所以現在留下來了。”甘楊把父母和妻子都接到了身邊,一家人共同打理“砂鍋事業”。
雖然上半年遭受疫情沖擊,但甘楊挺住了,而新開的上塘路店就是他最新的希望。
“現在還沒有步入正軌,還是想一步一步慢慢做好。”甘楊說現在距離買房還差很遠,但已經買了一輛車,自己算一個“有能力的人”了。
“我有能力了,去幫那些有困難的人也是應該的,抓緊開始吧。”憶苦思甜,常懷感恩之心,甘楊把自己的處世哲學運用到了生活里。
除了供應免費的“單身套餐”,他還會為周邊的環衛工人和熟悉的代駕師傅提供一份熱乎乎的食物。“后半夜我都在店里,很多這一片的代駕師傅和環衛工都會來店里聊聊天,我也會煮個面條什么的跟他們一起吃,大家都很熟悉了。”
甘楊說,在這個溫暖的城市,自己也要努力做個溫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