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中外學者發現一億年前螢火蟲祖先 對生物發光的起源與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1-01-21 09:50:55

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0日消息,中外學者近期在一億年前的緬甸琥珀里發現螢火蟲祖先,解開了發光甲蟲身體軟化的“演化謎題”。

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助理李言達、蔡晨陽副研究員等人與捷克帕拉茨基大學、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及國內中山大學的同行合作,從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個叩甲總科的新科:白堊光螢科。這一新類群的發現,對于研究叩甲總科中生物發光的起源與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該項研究成果已于2021年1月20日在線發表于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研究人員在白堊紀中期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枚保存較完好的阿扎白堊光螢雄性標本。白堊光螢的觸角具有12節,呈雙櫛狀,與現生的光螢科相似。

白堊光螢的第1—3節可見腹板上具有一個淺色明亮區域,這可解釋為它的發光器官,其位置與雌光螢科中的一些物種十分相似。這一發現表明發光的螢類進化枝至少在白堊紀中期就已經發生了多樣化。在白堊紀,包括螞蟻、青蛙、早期鳥類在內的軟軀體叩甲的潛在捕食者發生了快速分化。研究人員推測,白堊光螢中的發光器官或許與抵御這些捕食者有關。

蔡晨陽副研究員表示,白堊光螢的發現也為這一類群的軟軀體化及生物地理提供了新的見解。華光叩甲科昆蟲的身體完全硬化,而螢類進化枝中的其余類群身體都發生了強烈的軟化。白堊光螢的身體介于二者之間,處于中間過渡狀態,填補了這一演化上的缺環。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14 676 113@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