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蘑菇的程序員一年鑒定毒菌2000多次!切忌拿經驗生搬硬套
提到蘑菇,從生物分類學上說,應該稱它們為菌物。目前,人們對菌物的了解其實遠遜于對動物和植物的了解。90后小伙“趕尾人”專心研究菌物已經有很多年,去年僅在微博上幫網友鑒定毒菌物就達2000多次。記者兩次和他登上紫金山,在他的指導下見到了豐富多彩的菌物。“趕尾人”提醒說,目前對菌物的研究存在很多空白,毒菌物沒有顯著特征,網上的鑒定方法幾乎都出過事,野生菌物不要輕易采摘食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宋世鋒
實地考察
黑耳不是木耳 誤食會得皮炎
“趕尾人”是個帥氣的廣東小伙,雖然大學專業和菌物沒有什么關系,工作是做程序員,但是他對菌物的研究已經有很多年了。他告訴記者,菌物喜歡氣候濕潤、不太炎熱的環境,云南的氣候最適宜菌物的生長,南京也是一個理想地點,各種類型的菌物基本都能找到,能作為食用菌的菌物也有很多。
最近南京雨水比較多,紫牛新聞記者和“趕尾人”一起到紫金山考察。一踏上登山步道,就發現路邊一截樹枝上長著不少黑耳。“趕尾人”介紹說,這種黑耳長得有點像木耳,是凝膠狀的,但是干了之后不像木耳那樣還能保持耳朵的形狀,而是會縮成一團。如果把它當成木耳食用,會得光敏性皮炎。之后,在他的指點下,記者見到了裂褶菌、毛木耳、野生型金針菇、樹舌靈芝等。
認識誤區
從前按形態分類,基因測序后顛覆認知
“趕尾人”說,很多人喜歡把蘑菇說成植物,其實那是幾十年前的舊知識了,現在菌物與動物、植物平級,在演化樹上甚至更接近動物一些。我國的菌物研究起步比較晚,專業人員和愛好者都比較小眾,知識獲取的成本比較高。不過在應用基因測序等新技術研究菌物方面,是跟著世界潮流的。
“趕尾人”告訴記者,以往一般通過外形對菌物進行分類,近年來開始進行基因測序后,很多成果打破了人們的認知。比如常見的香菇是一個屬,包括很多物種,經過基因測序,我們經常食用的香菇被單獨拎出來,放在類臍菇科的微香菇屬,其它“香菇”跟它根本不是一家,被歸到多孔菌目下面了,全部亂了套。
還有中國人吃了千百年的黑木耳,從前以為它和歐洲木耳同種,近年來對它進行基因測序,才發現是一個新物種,于是對它進行正式命名,拉丁文名稱就是“黑木耳”的拼音。
這樣的菌物還有不少,比如金針菇,以前認為和歐洲的毛腿冬菇一樣,后來發現不是一回事,近幾年才確定物種為絲蓋冬菇。
毒菌物沒有顯著特征,不能拿經驗生搬硬套
菌物分類的復雜性不僅給科學研究帶來困難,普通人照搬經驗也容易遇到危險。在食物中毒案例中,蘑菇中毒占大頭。
在微博平臺上,經常有人找“趕尾人”咨詢鵝膏菌。他告訴記者,鵝膏菌有很多種類,其中可食用的鵝膏菌味道鮮美,但有毒的鵝膏菌所攜帶的毒素種類也非常全,僅憑民間經驗分辨很容易出事。
不少鵝膏菌是純白色的,西南地區出產的有些白色鵝膏菌非常好吃,那里的人到其他省份工作,看到當地有白色鵝膏菌,就依據老家的經驗采來吃,結果導致中毒,嚴重的甚至導致身亡。
“趕尾人”說:“以前有誤解說蘑菇顏色越鮮艷毒性越大,其實它的毒性和顏色根本沒關系,毒蘑菇沒有什么顯著特征,網上流傳的所謂鑒定方法,幾乎都害過人。在一個地方有采菌經驗,不能生搬硬套到其它地方。就算在云南或者東北采菌非常有經驗,在充分學習之前,也不要采南京的野菌來吃。”
他說,有些人喜歡拿“吃蘑菇見小人”說事兒,其實菌物毒素種類有很多,中毒后出現幻覺并不多見,過于強調這方面,不僅可能誤導讀者,還可能使一些好奇的人去模仿。
還有人為了口腹之欲,明知某些菌物有毒也會去吃,最有名的可能就是見手青。這種菌物中國很多地方都有生長,在云南經常有人豁出命去吃見手青,因為和這種菌物打交道比較久,所以那里的人可能有比較豐富的處理經驗。其他地方對見手青了解得比較少,萬一認錯了,就可能出大問題。近年來,北京、上海等地都開始出現見手青中毒案例。
微博咨詢
去年鑒定兩千多次 每兩個小時就刷一次手機
目前“趕尾人”在微博上有100多萬粉絲,每年蘑菇生長旺季,找他咨詢的人非常多。
2020年的降水量特別大,適宜蘑菇生長,因此是一個蘑菇“大年”。“趕尾人”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一到吃菌的旺季,白天基本上每兩個小時必須看一下手機,私信和評論里求助的人非常多。”2020年12月初,他用程序獲取自己的微博數據,發現近一年時間里發的有毒菌物評論達1647條,鑒定私信600段,相當于過去4年工作量總和。
相關提醒
城市綠化帶常有毒菌 野生菌物不要采摘食用
很多有毒菌物生長在山林中,和城市人口的交集比較小。不過在城市中也會出產一些有毒菌物,而且它們和可食用菌有點相似,誤食中毒案例頻發,最典型的就是肉褐鱗環柄菇和大青褶傘。“趕尾人”告訴記者,在南京等城市的綠化帶中,經常能發現肉褐鱗環柄菇,雪松樹下尤為常見。它含有劇毒的鵝膏毒肽。而大青褶傘生長在闊葉樹下,長得白白凈凈很好看,但會造成特別嚴重的腸胃炎,吃了會上吐下瀉。
“希望大家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中毒案例我看過太多太多了。”“趕尾人”提醒說,不建議采摘城市里生長的菌物食用,除了可能遇到有毒菌物,城市環境也存在重金屬超標問題。
相關推薦: